特朗普做事一贯都是特立独行,看重的候任防长竟然公开表示,一旦中美爆发冲突,仅仅20分钟就能分出胜负,而且中国的导弹威力不能小觑,十几枚导弹就能摧毁美国十艘航母。

这样的言论引发一片哗然,因为这样夸大中国的军事实力,显然也代表美国另有图谋,不论是贬低还是夸大,美国对我国的敌意依然存在,不遵守国际规则,肆意发动贸易战,经济战,美国吃亏数次依然不收敛。现在美国防长宣扬的中美冲突的胜负论,又要达到什么企图?
美国候任防长所说20分钟就能分出中美之间的胜负,被很多军事专家和军迷所诟病,认为这不过是吸引眼球在制造新闻噱头,这也和美国防长新闻主持人的经历很符合。
不仅公开用时间表示中国的战力强大,还强调以往美国智库通过战争推演的结果,并非西方媒体对外公开的,总是美国赢得胜利,而是推演中发现中国获胜的结果更多。

言外之意美国最大的对手就是中国,甚至能和美国一决高下,美防长此举意欲何为?其实不排除是为了夸张形容中国的强大,从而引发美国盟友们的紧张感,和美国继续捆绑起来,共同联合勾结对付中国。
为何说中国十几枚导弹根本无法击沉美国十艘航母?航母是海上钢铁巨兽,仅仅单方轰炸,都需要二十几天,才能炸毁一艘航母, 更别提在役的航母,是部署了重重火力防护系统,同时通过雷达和卫星侦查,在海上会移动走位,不会亮出目标等着挨打。
导弹的精度和打击射程,并非每一枚发射都能精准无误,具体的打击到位的程度,爆炸的毁伤威力,都要看作战环境,双方交战的具体情况,以及武器的使用综合因素,因此单纯用发射多少数量的导弹,就能达到何种程度的毁伤,是一种概念文字形容,根本不符合复杂残酷的战场现实。

如果现代化战争,单纯到只需要一定数量的导弹就能完成对航母的击毁,那么世界大战都无法打起来,直接能把敌人的阴谋消灭于无形,铲除于萌芽。
因此美国的说法是以博眼球的方式在说不切实际的言论,我国的高超音速导弹再厉害,要对抗美国航母,也是异常艰巨的作战任务。
至于美国防长所说的20分钟战斗就能分出胜负,就更是夸张至极,现代化战争,各种先进的装备,信息化的设备,数据链共享,各个作战单元的协同和配合,机动力量的支援和调度,后方火力补给的持续和力度,以及前方交战的攻势和火力密度等等,这些非常复杂的多种因素,才能决定和影响战争的走向,单纯说交战时间无法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因此影响战局走向的变数很多,冲突爆发后瞬息万变的战场,每一场战争都不是按照计算机的模拟能复制出来。

美国忌惮中国的导弹防御能力,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没有把任何国家放在眼里,否则就不会向全球多个美军基地,不断增派兵力,不会往西太亚太印太区域搅和,勾结盟友做出多次的威胁,爆发战争,用武力解决问题,是美国时常挂在嘴边的习惯,也代表美国的霸权思维。
现在美国防长夸大我国导弹的威力,也有其他的用意,至少在美国五角大楼惯用的手段来对比,总是会形容出一个假想敌,然后再增加军费开支,以此增加武器数量,或者继续投入新的研发武器项目,解决所谓的安全威胁问题。
美国有一个习惯,每当看到其他国家有进步,尤其中国这样凭借自强不息和自主研发,不断进步提高的国家,在军工方面有很大进展,就被美国看作竞争对手,总要设计出对立的问题,甚至总要以夸大对手的威胁的方式,警示美国政府要继续增加军费投入,以维持美国的领先局面。

美国总是用其他国家可能存在对美国的安全威胁,作为万能借口,说服美国一部分持有反对意见的政府官员,支持美国继续增加军费投入。实际上美国的所谓安全威胁都是不存在的,都是虚构出来的,反而让美国的军火寡头们在幕后更开心了。
中国不理会美国和任何西方媒体如何故意形容和抹黑,只稳定提高防御能力,就能加大对敌人的震慑和提升保卫国防安全的能力。至于美国所形容的中国军力,不管敌人如何强大,永远无法撼动中国的勇气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