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科研人才流动的大背景下,一则消息备受关注。据《联合早报》报道,知名数学家陈敏,这位在中国出生、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钻研超20年的学者,毅然加入上海韦尔半导体董事长虞仁荣投资兴办的民办大学。这一举动,不仅是其个人生涯的重大转变,更反映出国际科研人才格局的深刻变化。
虞仁荣,业界尊称的“芯片教父”,创业之路满是传奇。1966年出生于浙江宁波,毕业于清华无线电系,从浪潮普通工程师起步,1998年创立专注被动元器件分销的公司,凭借商业眼光与拼搏精神,发展成北京领先的电子元器件分销企业。2007年创立韦尔股份进军半导体领域,经并购与稳健经营,成为全球第三大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巨头,2017年A股上市。2021年以123亿美元身家位列《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181名,稳坐中国芯片行业首富之位。
他捐资创办的大学,肩负攻克“卡脖子”技术、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的使命。今年将迎首批学子,专业聚焦电子信息、计算机等五大前沿领域,正广纳全球英才,打造一流科研教育平台。
陈敏学术履历耀眼,1978 年入北大数学系,1985 年获硕士学位后,先后在普林斯顿大学航空航天系、印第安纳大学数学系深造,取得硕博学位。在多所大学积累教学科研经验后,2002 年入职普渡大学数学系,从副教授升为教授,深耕计算数学等前沿领域,多次主持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声誉颇高。今年出任该校理学部教授,投身国内科研教育。
陈敏的丈夫沈捷同样优秀,1982年毕业于北大计算数学专业,留学法国后赴美博士后研究,2002年起任普渡大学数学系教授,2023年获杰出教授称号,研究偏微分方程数值解等前沿领域,自2023年担任该校数学科学学院院长。二人归国加入虞仁荣团队,目标明确,助力国内科研教育突破。
这并非个例,去年以来至少 17 名顶尖科学家从海外回流中国,呈规模效应。他们多来自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且大多来自美国。基础学科是科技创新基石,这些人才汇聚,为我国前沿科研与产业融合提供强大理论支撑与创新活力。
深入探究,特朗普的政策对人才回流影响重大。其首个任期推出的“中国行动计划”,重点针对华人科学家。虽拜登时期取消,但特朗普若重返白宫,推行激进移民政策,重启计划可能性大,令在美华人科学家担忧,成为归国潮直接诱因。此外,特朗普对科学研究轻视、科研经费分配不合理,致使美国科研生态恶化,本土科学家也大量外流。如在关键科研项目上,短视决策致项目停滞、人才流失。
特朗普在科技领域自私短视,像对“星际之门”项目热衷,只因家族能获利,对其他无直接利益科研领域漠视。科学发展关乎国家未来竞争力,他的行为如反向奔跑,削弱美国科研领先优势,损害长远发展。
与之对比,中国以开放胸怀、优厚政策、广阔空间吸引全球顶尖人才。国内经济增长、科研投入加大、创新环境优化,促使更多像陈敏、沈捷这样的科学家归国,推动芯片、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自主突破。在全球人才竞争中,美国因错误政策自乱阵脚,中国稳步前行,迈向科技强国。自2018年美国 “中国行动计划” 实施以来,负面影响不断,波及众多华裔科学家,却间接促使大量华人科学家回国,凸显美国人才流失与中国吸引力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