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海的两任妻子:都是京剧著名世家

凝梦娱娱 2024-05-01 02:51:28

袁世海先生是中国著名京剧表演大家,他成功地塑造了各种性格的人物形象,尤其他主演的十余出扮演曹操的剧目赢得了观众广泛的喜爱,开创了以架子花脸主演大型剧目的先河,形成了袁派表演艺术的风格体系。其代表作有《盗御马》、《论英雄》、《将相和》、《李逵探母》、《坐寨盗马》、《野猪林》、《九江口》等。

袁世海先生1916年出生于北京。一九二七年入富连成科班学戏,艺名袁盛钟。初学老生,后随叶福海、裘桂仙和王连平、孙盛文(袁世海的师兄)学花脸,始易今名。在八年科班学艺期间,勤学苦练,潜心学习前辈及名流的表演艺术,技艺超群,学业突出。由于他聪颖好学,很快就学会了《失街亭》的马谡,《群英会》的黄盖、曹操,以及《法门寺》的刘瑾等角色,演出效果极好。

袁老入科时,学的就是曹操,那时是口传心授,没有剧本,要学得像老师;后来有了剧本,就要学会分析人物,才能把一个既奸、权、疑、诈,又文武双全、有政治头脑的曹操演活。被美誉为“活曹操”。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袁世海正式在京剧界展露头角,先搭尚小云先生的重庆社演戏,在尚主演的《九曲黄河阵》、《玉虎坠》中扮饰配角,巡演于北京、上海、武汉、长沙等地。一九三七年与李盛藻合作,先后排演了《青梅煮酒论英雄》、《胭粉计》、《三顾茅庐》、《马跳檀溪》、《除三害》等等诸多生净合作剧目,被誉为“活鲁智深”“活张飞”的美誉。

袁先生的艺术经历就是京剧历史上的真实故事,他与梅尚程荀“四大名旦”和高马谭周杨“五大须生”同台献艺,他的袁派花脸艺术已成为中国京剧的宝贵财富。袁世海先生的主要弟子有:杨赤、杨光(天津青年京剧团)、范成玉、李嘉林、吴玉璋、刘永贵、马永安、李广仁、罗长德、刘文光、苏盛义、舒建础、沈革新、刘琢瑜、刘金泉、黑永宽、何国栋等,大徒弟是大连京剧团的杨赤老师。

1940年,袁世海结婚了,妻子名叫任遇仙,是京剧名家任志秋的妹妹。

任志秋先生,是著名的京剧男旦,任志秋先生娶尚小云之女尚秀琴,尚秀琴未从艺。任志秋之女任二娟也工旦角,现在北京京剧院工作。

任志秋先生20世纪40年代初期曾加入谦和社,1942年与张君秋、陈少霖、李多奎、于莲仙等演出《探母回令》。1943年与张君秋、贯盛习主演之《红鬃烈马》。解放后先在北京市京剧三团工作,后合并入北京京剧团,曾在《四郎探母》中饰演萧太后,大约在1959年入党,后调任中国戏曲学院任教。

婚后,袁世海夫妇相继生下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1944年袁世海的妻子任遇仙在生女儿时难产去世。袁世海非常悲痛,他天天排戏演出,两个孩子托付给母亲照顾。

妻子去世不久,有好心人给袁世海做媒。女方名叫迟福媛,还是一个未出阁的姑娘,比袁世海小近10岁,袁世海拒绝了。一是他觉得迟福媛年纪太小;二是他觉得有两个孩子,女方不会善待孩子;三是袁世海刚丧妻,心情不好。

也许前生有约,袁世海的姑姑在外面租房时,与迟福媛的二姐成了邻居。迟福媛的二姐育有一个四岁的儿子,迟福媛经常过来帮助照顾孩子,还给二姐做饭。

1945年,又有人给袁世海做媒,女方依然是迟福媛。当年,袁世海与迟福媛喜结连理,袁先生再度步入婚姻的殿堂。新婚之后,迟福媛毫不犹豫地担当起后母的职责,尽管她当时还未满二十芳华,却用她的细心与爱心呵护着袁世海的一双儿女,展现出一位母亲的伟大与无私。

(袁世海与迟福媛结婚照

迟福媛也出身京剧世家,迟家第一代是迟宝财(武生)。第二代 长子迟文孝(当铺行),次子迟文魁(老生),三子迟文英(何行不详),四子迟文安(厨行)。第三代 迟韵卿,文魁子(一说宝财兄宝庆子),工老生,兼昆生,亦能操琴司鼓,迟遇泉(1845—1907),名春祥,三庆班武老生。第四代 迟笛云,韵卿子,工花旦兼刀马旦,隶四喜班,迟子俊(1872—1934),遇泉长子,文丑,曾隶同庆、双庆等班。妻室为王顺福长女,与迟月亭、姚佩兰、梅兰芳为连襟。迟振清,遇泉次子,原工武生,后改场面。迟月亭(1883—1964),春祥三子,名振源。

第五代 迟景泉,振贵之子,初工老生,子锡钊,即迟金声。迟玉奎,韵卿之孙,笛云长子,工武生。迟玉林,笛云次子,工青衣,妻室为杨宝忠之姐。

迟春明,子俊之子,原名景昆。工武生,擅演长靠戏。迟景昆先生育有儿子迟世恭、迟世尉、迟世德,及女儿迟温媛、迟淑媛、迟福媛。

迟景荣(1903—1981),月亭之子,工文场。迟景福,振刚长子,擅胡琴、月琴。迟景寿,景福弟,厨行。

第六代 迟金声,1922年生,景泉之子,名锡钊,字展云。迟世恭(1918—1998)曾习老旦、老生,为富社老生佼佼者。迟世尉,景昆次子,1920年生,武场面,精于铙钹。子迟重根工净。迟世德,景昆三子,工丑。第七代 迟重霞,世德长女,北京市戏曲学校61级毕业生,工武旦。迟重安,世德次子,1958年生人,自幼学老生,在中国京剧院工作。袁世海先生的妻室迟福瑷为迟景昆之四女,是名老生迟世恭之妹,央视《西游记》唐僧饰演者迟重瑞之姑母(四姑),其二姑父是武生名家张云溪先生。

迟重瑞出生于京剧世家,从小深受京剧艺术的熏陶,耳濡目染,然而迟重瑞最终却没能走上京剧之路,但从小受到的艺术熏陶是丢不掉的。他先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做知青,然后到云南当文艺兵,退伍后他才考入中国广播艺术团,两年后被送到上海戏剧学院上大学。毕业后,迟重瑞来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成为了一名职业演员。1998年,迟重瑞与原班人马出演电视剧《西游记续集》,剧中继续饰演唐僧,这次还客串了沙僧一角,播出后人气一路上升,被誉为是比较接近原著的唐僧扮演者。

迟重瑞的爷爷是迟景昆,外祖父王顺福是京剧青衣,迟景昆的舅舅是京剧武生王毓楼,他的表兄弟是京剧老生王少楼。迟景昆的岳父是京剧武生王怀卿,夫人王慧婷的两个舅舅分别是京剧琴师梅雨田、京剧青衣梅竹芬。尚小云则是王慧婷的姨姐(妹)王蕊芳的丈夫。迟重瑞家里还有一个大名鼎鼎的亲戚,迟竟昆的姨夫就是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另:著名老旦名家李金泉先生为迟春祥的外孙女婿李玉山的儿子,著名文武老生京剧大师李少春与迟金声为儿女亲家。

袁世海与迟福媛育有儿子袁少海,袁少海出生于1945年,斋号福海苑,袁少海子承父业,深受父亲的艺术熏陶,10岁便进入北京市戏曲学校学习戏曲,前辈名净郝寿臣先生为其启蒙传授花脸剧目。当时的他对净行脸谱产生了浓厚的兴致,并且得到了父亲的指引与传授,掌握了如何将脸谱勾勒在纸上或者脸上的技巧。他后来学有所成,1965年,毕业之后的袁少海被分配到锦州京剧团。

后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北京戏曲学院表演系,专攻红生。继由名生李万春、李盛斌先生传授文武老生表演艺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拜李洪春前辈为师,全面继承濒临失传的关羽戏。袁少海在父亲袁世海的指点下学《红灯记》,最终《红灯记》也成为袁少海的经典代表作。

在2022年,袁少海因病辞世,享年77岁

1996年,迟福媛被诊断出患有肝癌晚期,多年来,袁先生因工作繁忙而鲜少陪伴在妻子身边,此时,他毫不犹豫地放下了所有的演出安排,全心全意陪伴妻子,共同走过那段艰难的治疗旅程,甚至陪伴她去了许多她想去的地方旅游,希望能为她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在青岛的海滩上,袁世海与妻子迟福媛手牵手,一同寻觅着贝壳的踪迹。迟福媛深情地表示,当她离世后,愿将自己的骨灰撒入这无边无际的大海之中。

1999年,迟福媛因病离世,这让袁世海倍感悲痛。他深爱着妻子,决定在大连为她举行海葬。

2002年,袁世海先生去世,享年86岁。袁世海先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嘱咐儿子要将他海葬。袁世海先生的骨灰由子女和弟子运到大连海葬,将他的骨灰轻轻地撒入了辽宁大连的辽阔海域。在那里,他与深爱的妻子再次相聚,共同守护着那片无边无际的海洋。

1 阅读:219

凝梦娱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