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泉先生的弟子们为何都是“大嗓青衣”

凝梦娱娱 2024-05-12 01:41:35

李金泉先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戏曲表演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著名作曲家、著名教育家,这三个“著名”基本涵盖了先生艺术生涯的三个阶段,也衬托出了他灼目的戏曲才华。

李金泉先生生于1920年,原名李景泉,北京人。13岁入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为金字科学生,中华戏校分为“德、和、金、玉、永”五科,李景泉是金字科,入学后改名李金泉。李金泉报考的是老生,戏校分行当时却将他分为老旦。他脑子一下就蒙了,老生能挑班,老旦是配角,这个分配让他感到失落。戏校老师对李金泉讲,学老旦的人少,你的条件也适合学老旦。

改学老旦,受教于文亮臣、徐寿祺、孙甫亭、刘俊峰、时青山等,具有深厚的基本功。他学戏一年余,就以童年时期的高亮嗓音一鸣惊人,中华戏校的十年,他始终以高材生的身份活跃在京剧舞台上。

1940年秋,中华戏校解散,李金泉学艺八年届满毕业,时年21岁。转年夏天,李金泉在青岛拜李多奎先生为师并被收为义子,跟从学艺,他以爱徒兼义子的双重身份,得到李多奎的真传。师父给他抠的第一出戏是《钓金龟》,李多爷老人家亲自操琴,传授发音方法,让他练习“一口气”唱法,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基本功。后搭班与李少春、袁世海、叶盛章、金少山、奚啸伯、荀慧生、张君秋等合作演出,李金泉先生还曾与梅兰芳、程砚秋、马连良、周信芳、谭富英、李万春、杨宝森、袁世海、李盛藻等人配合演出。1951年参加中国京剧院。

李金泉先生远学龚(云甫)派,近学李(多奎)派,兼收两家之长。多年来与李少春、袁世海、杜近芳、叶盛兰、李和曾等名家合作演出了《响马传》、《除三害》、《谢瑶环》等多部剧目,还与梅兰芳、程砚秋、张君秋诸位大师演出《穆桂英挂帅》、《窦娥冤》、《西厢记》。在他主演的《岳母刺字》《罢宴》及与袁世海先生合作的代表剧目《李逵探母》中,唱、念、做、表都是从挖掘人物内心世界、表达思想感情出发。他所塑造的人物无不有血有肉,有声有色,即便是扮演次要人物,都能在一两个唱段上配合精湛的念白、演唱和细腻的表演,加强同场人物的感情交流,具有强烈的舞台艺术效果。

李金泉先生嗓音宽厚高亢,演唱技巧全面,善于创编新腔,用唱腔传情和刻画人物。京剧现代戏中,他是《红灯记》《平原作战》《红色娘子军》的唱腔主要设计者之一,并帮助北京京剧院设计了《沙家浜》中郭建光的“朝霞映在阳澄湖上”和“听对岸响数枪”两段重点唱腔。

李金泉先生参加现代戏《红灯记》的唱腔设计工作,最先接到的任务就是设计高玉倩饰演的李奶奶的唱腔。

那一阶段,李金泉先生为了一段唱一句腔反复推敲,其子李思光回忆:“有时他一觉醒来,身在床上仍想着腔,一边哼着腔,一边拍着板,被子被打得啪啪响;有时坐在马桶上还哼着腔。父亲不会记谱,家中没有录音机,想出唱腔后,全靠脑子记。他到了剧院放下自行车,立刻找录音机录音,再请懂简谱的同志来记录。”

高玉倩老师和李金泉先生是师兄妹,以前两家住在一栋楼里,李家的孩子都叫高玉倩姑姑。高玉倩1964年之前唱的都是青衣花旦,1964年她被选中扮演《红灯记》中李奶奶这个角色。当时她的压力很大,不知道老旦怎么唱。京剧是唱念做打综合的艺术,唱不过关,如何表演?

高玉倩老师当时不会老旦的唱,不知道如何吐字、发声、行腔、归韵,李金泉先生为此想尽了办法,分字分句一段一段教。那时候没有录音机,他就让高玉倩跟着他唱,然后让她回去每天至少练习50遍,高玉倩有工夫就哼唱。而李金泉的科学教法也使高玉倩的演唱发生了质的变化。

高玉倩老师在纪念李金泉的座谈会发言中说:多少年来,观众们总是赞美《红灯记》剧情感人,唱腔优美,而真实的情况是,剧中三代人的唱腔都凝聚着李金泉老师的心血。

“铁梅”刘长瑜曾经回忆说,她的每一句唱都是李老师教她的点点滴滴。她学习《桃花村》这出戏,从出场到每一个唱,每一个念白,都是李老师所教。特别是在《红灯记》中,李老师的教导更是细致入微,很多唱、念、眼神、动作都来自李老师。比如“仇恨入心要发芽”,咬住仇,咬住恨,怎么才能表现出来?李老师做示范,唱“仇”字时,把五个指头攥成拳头,嘴里唱得要非常有劲,表达出心里的愤怒;唱“十七年教养的恩深如海洋”这一句时,一定要配合鼓键子的点跪下,“那不是随随便便一跪,要和唱腔里的擞音、键子和在一起。”

上世纪80年代后,他在弟子参演的《三关宴》、《八珍汤》、《一饭千金》、《清风亭》等剧目中担任唱腔设计艺术指导工作。他是一位独到的京剧唱腔设计家,设计涵盖了老旦、老生、青衣、花脸、小生等各个行当。由他创造设计的唱腔唱段大多感心动耳,韵味浓郁。同时,他“因戏设腔,因人创腔,以情创腔”的创作思想和方法,也为京剧音乐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李金泉先生基本功扎实,学艺勤奋,戏路宽广,能唱善做,常演剧目有《钓金龟》、《遇后龙袍》、《太君辞朝》、《岳母刺宇》、《罢宴》等。《穆桂英挂帅》之佘太君、《宋景诗》之宋母、《六月雪》之蔡婆、《响马传》之秦母,《李逵探母》之李母,以及现代戏《白毛女》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

李金泉先生曾在1965年2月应北京京剧院之邀,参加了现代样板戏《沙家浜》的唱腔设计。参加设计了《沙家浜》中“转移”一场和“坚持”一场中郭建光的〔西皮〕和〔二黄〕唱腔,并对沙奶奶的唱法、表演给予了加工。现代戏《红灯记》《平原作战》《红色娘子军》剧目中李玉和、李奶奶、李铁梅、赵永刚、赵大娘、小 英、洪常青的唱腔,他也是主要设计者之一。

李金泉曾为杜近芳设计《谢瑶环》的〔娃娃调〕,为《一饭千金》的韩信设计小生唱腔。

他在《李逵探母》中创造的〔反二六〕,是老旦行从未有过的板式。他在这段自己创造的新腔中唱出了李母爱子的深厚感情,唱出了慈母对游子的舐犊心情。这段新腔激越委婉、细腻奔放、刚中有柔、柔中寓刚,称得上是京剧发展史中的经典之作。

中国京剧院还有一出独有的戏《金田风雷》,这是一出歌颂太平天国的戏。这出戏由中国京剧院一、二团联合演出,李世霖先生饰洪秀全,李金泉先生反串老生饰冯云山,张云溪先生饰杨秀清,叶盛兰先生饰韦昌辉,景荣庆先生饰萧朝贵,高玉倩老师饰洪宣娇,张春华先生饰徐盛朝,茹元俊先生饰李秀成,苏维明先生饰一个叛徒。李金泉先生反串老生的冯云山,嗓音高亢嘹亮,唱[二黄导板]、[回龙]、[原板],极为过瘾。叶盛兰先生饰演的韦昌辉,唱做也很繁重。这出戏演的场次不多,现在仅见选场,全剧怕是很难再见了。

李金泉先生是李多奎大师的弟子,但是他虽然师承李多奎大师,但是却是推陈出新,已经区别于李多奎的老旦艺术了,所以李金泉的老旦艺术又被称之为“新李派”。

李金泉先生的唱法过于响亮,缺乏老旦的衰音,远远没有李多奎大师的衰音和厚重,金少山曾经评价过李多奎的艺术是“中锋嗓子亮堂音,蜂蜜嗓子秋凉韵”,这是李金泉先生所没有的。客观地说,李金泉先生的这种唱法很适合样板戏,因为样板戏中像“李奶奶”、“沙奶奶”这样的角色,英气十足,所以李金泉先生的新李派老旦十分适合这种英气十足,富有激情的中老年妇女。

李金泉先生的弟子有赵葆秀、王梦云、王晶华、王晓临、刘莉莉、成雯、郭跃进、袁慧琴、温娜、郑子茹等。这些弟子们依然是这种唱法,用力过猛,嗓音尖高,没有李多派的衰音,不象老太太唱,倒像四五十岁的大妈,老青衣,故而许多京剧戏迷称之为“大嗓青衣”。

2012年1月21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老旦新李派创始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金泉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京逝世,享年92岁。

0 阅读:11

凝梦娱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