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如今是河北省的省会,妥妥的大城市,国际庄。可如果往前倒推120来年,回到20世纪初,石家庄是一个只有93户人家,人口加起来只有578人的偏僻小村庄。为啥一个如此小的村庄,能够快速的崛起,在中原文明的发源地、在历史悠久的河北,脱颖而出成为河北省会的呢?
1947年11月,解放战争中石门市成为华北平原第一个被解放的大城市。随后,中国共产党在石门市成立了华北人民政府、中国人民银行等。第一套人民币,就是在石家庄发行的。石家庄在北平解放之前,承担了很长一段时间华北地区政治管理中心的职责。

图1.第一套人民币
石门市解放后,新成立的政府在管理过程中,发现了石家庄地区名字管理的混乱。当时在各种文件中,同时会出现石家市、石门市、石家庄市三个不同的名称来代指“石家庄”城区。“石家市”是石家庄第一次建市筹建时所用的名字,石门市是1939年日伪政府设立城市时用的名字,而石家庄市是民间普遍流传的、对这个地区的称呼。

图2.石门市
于是,当时的石家庄市政府向上级管理部门申请将“石门市”名字改回为“石家庄市”。最终在1947年12月26日,石门市正式改名为石家庄市。

图3.石家庄市政府
《火车拉来的城市》系列,这一期关于石门市的名字又改回了石家庄的历史就介绍到这里,这是石家庄城市系列六期中的第五期,我们下一期看一下石家庄是如何当上河北省会的。
历史深处,让我们一起回到历史进程中,以现代视角去解读那些曾经发生过的、一直影响到今天的事与人,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