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部队不属于任何野战军,49年还穿着红军军装,地位却无可替代

凌瑶看趣事 2024-04-09 21:50:42

1949年春季,为了适应新的作战需要,各个战场上的解放军队伍统一整编为四大野战军。华北野战军下属的三个兵团有两个调归了一野,还有一个归军委直接指挥。但此时仍有一支部队不属于任何野战军,并且两万多名官兵还穿着红军军装,武器装备也比较简陋。但就是这样一支部队,却在关键战役中立下了大功,地位无可替代。

这支部队就是大名鼎鼎的琼崖纵队,他的前身最早可以追溯到1927年成立的琼崖讨逆革命军。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举起屠刀,对革命群众和进步人士疯狂迫害,琼崖的党组织也遭到了破坏,不少地下党员被捕。危急时刻,时任澄迈县特委书记的冯白驹挺身而出,拉起了一支队伍和反动派进行坚决的斗争。

在冯白驹的影响下,其他一些城镇也建立了革命队伍。为了把这些队伍集中起来,形成拳头,琼崖特委专门召开会议,把各县的游击队统一整编为琼崖讨逆革命军,总兵力700余人。不久后敌人出动重兵对琼崖红军发起多路围攻,由于兵力和武器装备都不如对手,战士们也没有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因此琼崖红军没能打退敌人的进攻,冯白驹率余部100多人退入了母瑞山。

当时正值隆冬季节,战士们还穿着单衣,晚上睡觉的时候只能在岩洞里铺一些稻草御寒。即便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冯白驹依然保持着乐观的革命主义精神。为了解决部队的御寒衣物和吃饭问题,他利用夜间敌人防守松懈的机会,率领骨干队员悄悄下山,端掉了几个区公所,搞到了一批弹药和御寒衣物。

熬过寒冬后,冯白驹带领队员们以母瑞山为依托,和敌人打起了游击战,取得了不少胜利,队伍也发展到了一千余人,改编为琼崖独立师。琼崖红军的发展壮大引起了敌人的恐慌,再次出动重兵前来围攻。琼崖独立师苦战后失利,冯白驹身边只剩下了数十人。面对困境,他没有气馁,带领队伍继续和敌人斗争,八个月后,又把部队发展到了数百人。

不久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经过艰苦谈判,琼崖红军游击队被改编为“广东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十四区独立队”。部队改编完成后不久,日军出兵侵占海口,岛上的国军不战而逃。冯白驹率部和日军血战了一天一夜,打响了海南武装抗日的第一枪。海南岛上的国军兵力比冯白驹的部队多好几倍,还有机枪和大炮,面对日军的进攻却一枪没放就跑了。

冯白驹只有几百人,没有重机枪更没有大炮,却和日军血战了一天一夜。两者一对比,冯白驹自然就赢得了老百姓的支持。在之后的数年间,冯白驹率部和日军进行大小战斗2200多次,毙伤敌军5800余人,自身也发展到了7000多人。在孤悬海外,没有援助,也没有兄弟部队配合的情况下,还能取得这样的战果,是十分不容易的。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第46军进驻海南岛,并多次对琼崖纵队发动进攻,但都被冯白驹率部打退。1949年12月,国军名将薛岳出任海南防卫总司令,他上任后就动用重兵对琼崖纵队发起了多路围攻。冯白驹率部以五指山为依托,和敌人在大山里打转转,把敌人拖得精疲力尽,苦不堪言。

薛岳无奈,只得下令撤退,琼崖纵队趁机杀出,以优势兵力围堵敌人的后卫部队,打了一个大胜仗。薛岳不服输,之后又对琼崖纵队发起了几次大规模进攻,但每次都铩羽而归。在和薛岳的斗争中,琼崖纵队不仅没有被消灭,还发展到了20000多人。不久后四野15兵团决定发起海南岛战役,当时三野刚刚在金门战役中失利,渡海作战的9000余人全军覆没。

受此影响,15兵团的不少将士都对即将发起的海南岛战役产生了一定的畏惧心理。邓华和韩先楚等人经过分析后认为,有琼崖纵队做内应,拿下海南岛还是有很大把握的。事实也果真如此,不久后冯白驹就派人偷渡过来,送来了岛上守军的布防图。凭借这份地图,邓华和韩先楚等人对薛岳的防御部署做到了心中有数,在选择登陆点时轻松避开了薛岳的重点防御地段。

海南岛战役打响后,冯白驹率领琼崖纵队主动出击,牵制了薛岳大量兵力,极大减轻了渡海部队的压力。由于物资困难,琼崖纵队直到此时仍然穿着红军的军装,不少战士的衣服都是补了又补。但就是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他们却顽强地坚持了下来,不但没有被敌人消灭,还不断发展壮大,并为海南岛的解放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琼崖纵队虽然不属于任何一支野战军,兵力也没有野战军一个主力纵队多,但他在海南岛战役中的地位却是无可替代的。如果没有琼崖纵队做接应,在金门战役刚刚失利的情况下,四野还没有决心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前进攻海南岛恐怕还是一个未知数。1955年大授衔的时候,冯白驹由于已经不在军中任职,因此遗憾地和军衔失之交臂,但却获得了三枚极为宝贵的一级勋章。

8 阅读:4607
评论列表
  • 2024-04-11 17:30

    应破例授冯白驹上将。

凌瑶看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