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洪学智参加过长征,小战士撇嘴:别吹了,你不就是个饲养员吗

凌瑶看趣事 2024-05-14 02:02:01

洪学智是河南商城人,出生于1913年,父亲以种田为生,日子过得比较艰难。由于家境贫困,他勉强读完小学后就被迫辍学了。为了谋生,他当过学徒工,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1928年,15岁的洪学智参加革命,一年后正式加入红军队伍。之后他跟着部队先后在鄂豫皖根据地和川陕苏区与敌人战斗,累积战功升任军政治部主任,成为四方面军中的高级将领。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红四方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129师。正在抗大学习的洪学智未能进入野战部队,而是留在了抗大任职。1940年冬季,他奉命率领部分抗大学员经过数个月的艰苦转战后来到了江苏盐城,随后出任担抗大第5分校的副校长。当时的校长由陈毅兼任,由于陈毅的职务很多,工作十分繁忙,因此5分校的实际工作就由洪学智主持。

在他的带领下,5分校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新四军培养了一大批干部。陈毅对洪学智的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不久后又对他委以重任,让他出任盐阜军区司令员。在此之前,洪学智几乎没有担任过军事主官,而且当时的盐阜又是新四军的军部所在地,是日伪军重点进攻的目标,因此这个职务对洪学智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他上任后带领部队以伏击战、夜袭战和奔袭战等方式和日伪军作战,取得了不俗的战果。同时积极开展宣传工作,不少热血青年纷纷参军,部队的实力因此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后来洪学智又被调到新四军第三师工作,担任参谋长,协助黄克诚指挥了不少重要的战役和战斗,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抗战胜利后,洪学智跟随第三师挺进东北,先是担任第三师副师长,后来调任黑龙江司令,负责剿匪工作。陈光离开6纵后,洪学智接任6纵司令,率部参加了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等战役战斗,累积战功升任四野15兵团第一副司令,并和邓华、韩先楚等人携手解放了海南岛。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为了保家卫国,彭德怀率领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洪学智担任志愿军副司令,主要负责志愿军的后勤保障工作。当时志愿军没有飞机,高射炮也很少,因此美军掌握着绝对的制空权,经常不分昼夜地出动飞机对志愿军的运输线进行狂轰滥炸。

在敌机的疯狂轰炸下,志愿军本就不多的汽车很快损失过半,大量的军需物资堆积在鸭绿江边无法运到前线,洪学智身上的压力可想而知。在困境中,他积极想办法,想出了分段运输和顶牛过江等许多好主意,并带领众人一起努力,建起了一条“打不断、炸不烂、冲不垮”的钢铁运输线,有力地保障了前线的作战需求。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彭德怀对洪学智的贡献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应该给他颁发一个像天坛那样大的勋章。1955年,洪学智被授予上将军衔,之后他出任总后勤部部长。1959年,洪学智由于为彭德怀说话,受到牵连,被迫离开部队,来到吉林农业厅担任厅长。

1970年秋季,洪学智的处境更加艰难,他被下放到了胜利农场劳动。不久后又成了一名饲养员,和一个姓孙的知青一起养猪。由于饲料有限,养的猪又多,因此不少猪都吃不饱,饥饿的时候,它们很不安分,经常把粗木围成的猪圈拱倒,然后跑出来糟蹋庄稼。每当这个时候,洪学智就要和小孙一起撵猪,把它们赶回猪圈。

这项工作很累人,洪学智当时已经57岁了,体力也下降了不少,他认为总是这样赶猪不是办法。既消耗自己的体力,猪也养不好。经过几天的思考后,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从附近的酒厂里挑了不少酒糟,掺合在猪食里喂猪。这个办法果然有效,吃了掺有酒糟的猪食后,农场里的50多头猪像喝醉了酒一样,倒头就睡,不但再也不拱猪圈了,而且长得还特别肥壮。

之后农场里的所有人都对洪学智刮目相看,称赞他点子多,他的处境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洪学智为人和善,又多才多艺,因此许多小战士都愿意和他聊天。在一次聊天的时候,洪学智说自己参加过长征,翻过雪山,走过草地。一个小战士听后撇了撇嘴,认为他是在吹牛,并说:参加过长征的几乎都成了首长,你要是参加过长征的话,怎么现在还是一个饲养员呢?

如果换成一般人,可能会和这个小战士理论一番,并讲述一下自己辉煌的过往。但洪学智并没有这样做,而是一笑了之。一年后他离开了胜利农场,回到了长春,处境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1976年10月,洪学智从吉林调回北京,担任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后来还担任过总后部长兼政委。1988年,我军恢复军衔,洪学智再次被授予了上将军衔,他也因此被人们称为六星上将。

1 阅读:67

凌瑶看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