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磁共振”尽量不要做?多数人并不清楚,与这4点有原因

奇妙本草 2025-04-29 12:24:34

本文为原创首发,版权为【奇妙的本草】所有

李阿姨最近一段时间膝盖总是隐隐作痛,尤其是上下楼梯的时候感觉跟有针刺一般。听邻居说做核磁共振可以查出问题,还没有辐射,她就想着自己也去医院做一个。

没想到去到医院后,医生不推荐她做核磁共振,而是让她先做CT检查,这让她很奇怪,为什么不让做没有辐射的核磁共振,非要做有辐射的CT呢?

一、最新研究:核磁共振造影剂钆对人体存有毒性

一说起核磁共振检查,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毕竟现在它也算是逐步普及,但对于核磁共振增强检查,可能听过的人会少一些。其实,和CT检查一样,核磁共振也分为平扫和增量两种检查方式。

核磁共振增强检查会先通过静脉注射一种含钆元素的造影剂,一般会选择手背较粗的静脉或肘部静脉进行给药,然后再进行MRI扫描。

增强检查能更清楚地发现普通检查容易漏诊的小病灶或与正常组织相似的病变,比如早期转移瘤和垂体微腺瘤;还能帮助判断肿瘤的良、恶性,明确被水肿掩盖的病灶范围,区分治疗后仍有活性的肿瘤组织。此外,像神经、血管等特殊部位的检查也必须通过增强扫描才能看得更清楚。

尽管磁共振增强检查使用的钆剂比碘造影剂的安全性更高,临床上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约1.5%~2.5%。不过,近年来有关钆剂在人体内的安全性问题也引起了关注。

新墨西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在《磁共振成像》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指出,含钆的造影剂可能会导致肾源性系统性纤维化,这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疾病。还可能会引起皮肤、心脏、肺部增厚硬化,伴有关节疼痛性挛缩。

但研究人员也表示,大家对此也别过分担心,在注射钆造影剂后,其会与其他分子紧密结合从体内排出,大部分人不会有不良反应。钆剂之所以会沉淀在体内,可能与它容易与高草酸分子结合或在高草酸状态下,形成微小的金属纳米颗粒,并渗透到人体的各种器官细胞内。

因此,在进行增强检查前,要避免食用西红柿、菠菜、坚果、浆果等草酸含量高的食物;另外,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和补剂,进入体内也会形成草酸,也要尽量避免食用。

二、为什么医生很少开核磁共振检查?

磁共振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广泛,几乎所有的器官都可以进行检查,且该检查的分辨率很高,可查出大部分的病变。但在医院就诊时,医生一般不会优先选择核磁共振,会先开X光或CT检查,这是为什么呢?

1、费用高

临床上,一次X光检查费用一般只需几十到百元,CT费用稍高,约几百至千元,而MRI单次检查费用可能高达千元,而且这些检查都是按照部位收取费用,如果需要检查的部位比较多,花费可能会更高。

2、时间长

核磁共振的检查时长在15~60分钟不等,具体的时间与检查的部位以及病程的复杂情况相关。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做检查,对于患者来说是个很大的考验,尤其是本身身体虚弱、患关节疾病的患者以及儿童等,很难坚持下来。

3、人群有限制

一些体内装有心脏起搏器、金属假牙以及血管夹的人群,在核磁共振检查时容易在磁场吸引力下脱离原来的位置,造成周围组织损伤。且检查时是在密闭环境下,对于有幽闭恐惧症的患者来说,会引起强烈的恐惧、焦虑情绪。

4、某些部位不合适

磁共振需要在强大磁场中激发体内的氢怨气产生共振后收集信号转换成图像,做检查的部位必须能产生足够多的氢原子。肺部、胃部以及心脏均不适合进行核磁共振,因肺部内有大量的气体,胃部含水量较少,心脏则会不停搏动,都会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三、磁共振检查,要注意这3点细节

在核磁共振检查前后,都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这几点一定要注意。

1、检查前

检查前要去除身上所有的金属物品,包括内衣上有金属扣子的也要及时脱掉,身上的配饰、腰带、手机以及钥匙等不能逮进去。如若是进行腹部、盆腔检查的话,需要空腹4~6小时,检查前遵医嘱饮水或使用造影剂。

2、检查中

检查时需要保持平躺,根据医生的指示调整姿势,全程要避免乱动以免导致图像模糊。在检查时可能会有噪音,可咨询医生是否有耳塞可以佩戴,过程中如若局部发热严重,要立即告知医生。

3、检查后

使用了造影剂的患者,在检查后要多喝水来促进造影剂代谢排出,一些人可能会出现皮疹、恶心症状,检查结束后需要留下来观察30分钟。

磁共振检查是十分常用的一个检查手段,但并不适合所有人,具体需要做什么检查要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不要盲目迷信磁共振。

参考资料:

[1] 《健康科普丨增强核磁,到底“强”在哪里?》.兰州市西固区中医医院2024-11-25

[2] 《为什么不建议大家做“磁共振”?提醒:不是辐射,主要因为这四点》.全民健康养身2025-01-22

[3] 《【981医院·科普讲堂】磁共振检查的注意事项,请关注!》.联勤保障部队第981医院2025-02-25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