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生产者

时代领航者 2024-03-06 07:40:24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生产者

文.郭省非

六驳/络蹄/罗汉果;

五加/起目/卜公英。

这是前几天古广祥先生在微信上发来的一副本草名对联,标题是《求贤》,微信中还说:“人才是发展经济的命脉。为发展经济,近闻香港、深圳、海南各施各法,面向全球招贤纳士。读此新闻,故撰本草对联以记体会。”

这副本草联用了六味中药名,上下联分别含三个短语。首先是对仗工稳,数词对数词,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从结构上讲,“五加”对“六驳”是偏正结构相对;“起目”对“络蹄”是动宾结构相对;“卜公英”对“罗汉果”也可以理解为动宾结构相对,即把“卜”和“罗”单独拿出来作为动词加以利用。节奏点上平仄相反无一例外,这十分难得。

至于怎么样同重视人才联系起来?根据我读本草联“望文生义”的经验,我对这副联是这样理解的。这三组对仗,前两组是识别、搜集、吸引人才的过程,第三组才是目的。“蹄”是“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蹄”,“目”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中的目,慧眼识人中的眼。“驳”有参差不齐和辩驳去伪存真的含义,“加”是倍加更加的加。“罗”有搜罗网罗的意思。“卜”在这里的内涵是挑选和选择。“罗汉果”和“卜公英”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本领高强的人才。要注意,应选择“为人民服务”的像钱学森那样“公英”,而不是被名缰利锁束缚的“私英”。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成新型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庞大的科学技术人才队伍。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人才就是第一生产力的开路先锋,人才就是第一生产力的生产者。有了一批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前列、站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前列的人才,就可以“上天揽月,下海捉鳖”,实现我国“第二个百年”的伟大目标。不仅是香港、深圳、海南要求贤若渴,我们全国都要踔力奋发面向全世界招贤纳士,不断扩大我国新时代的科技人才队伍。

2024年3月1日于汉口

南京路汾阳庐

本文作者 郭省非

郭省非,1941年出生,湖北省浠水县人。曾任沈阳军区宣传部处长,湖北省轻工业厅办公室主任。

退休后任《湖北诗词》执行副主编《荆楚对联》主编多年,2009年被选为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2014年被聘为中联会顾问。同年被中联会授予中国联坛最高奖第二届“梁章钜奖”和第二届“联坛十杰”称号。出版有《省非联选》等。

0 阅读:7

时代领航者

简介:新时代,新风气,艺术见证,善行天下,领航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