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算力就是新时代的电力。近日,东莞的一场人工智能产业大会,意外地撕开了中国手机行业表面平静的面纱。随着大湾区(东莞)人工智能联盟的成立,当华为、OPPO、vivo共同担任大湾区人工智能联盟轮值理事长的消息传出,业内人士立刻嗅到了不寻常的气息——这标志着中国智能手机行业的AI竞赛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而有些玩家却可能已经被悄悄排除在核心圈层之外?
东莞这座城市素有“世界工厂”之称,如今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下,需要一边聚集急需AI赋能的制造业企业,另一边引入算力提供商,而连接这两端的,正是华为的昇腾、鲲鹏处理器构建的AI算力生态。
当OPPO、vivo搭上华为AI算力的快车时,缺席的安卓厂商突然发现自己站在了十字路口:跟,还是不跟?
OPPO、vivo虽然在国内市场风生水起,但在AI底层技术上的积累却捉襟见肘。它们有AI芯片吗?答案是否定的;有完整的企业级AI工具链吗?同样没有;至于基础大模型,虽然都曾高调宣传,但业内人士心知肚明,这些模型要么是接入了第三方技术,要么仅停留在消费级应用层面。
东莞的算力联盟恰好提供了一个绝妙的解决方案。联盟中的算力资源,除了本地的大模型中心和智算中心,主要来自三大电信运营商和鹏城云脑——而这些算力基础设施,几乎清一色基于华为的昇腾、鲲鹏处理器构建。
这意味着什么?OPPO、vivo只要加入这个联盟,就等于获得了一把打开华为AI算力宝库的钥匙。这把钥匙来得正是时候,因为DeepSeek等AI应用的爆发性增长已经让行业算力供不应求,而华为恰好在此时推出了昇腾910C和920系列,算力供给即将迎来一波大扩容。
随着美国对中国AI算力出口的限制加码,英伟达特供版GPU H20和AMD Mi308都被禁运,算力供应链实际上已经被拦腰斩断。
所以,随遇进退两难的友商来说,面临的不仅是技术路线的选择,更是战略定位的重新思考。
摆在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放下身段加入华为的算力联盟,要么眼睁睁看着自己的AI研发能力逐渐掉队。
分析来看,算力联盟的深层逻辑是它恰好卡在了三个关键节点:
一是国内AI应用爆发导致算力需求激增;二是华为昇腾新一代处理器即将量产;三是外部算力供应面临断供风险。
AI时代的竞争已经不再是单一企业之间的较量,而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对抗。华为通过昇腾处理器构建的算力生态,正在形成类似苹果封闭生态的协同效应,但又比苹果生态更为开放。
OPPO、vivo的加入,实际上是在用市场换技术——它们贡献的是庞大的用户数据和丰富的应用场景,换取的是华为强大的算力支持。这种互补性合作,可能比各自为战更能抵御外部技术封锁的风险。
而对于进退维谷的安卓厂商,眼下的困境实际上反映了中国科技企业的一个普遍问题:在全球化供应链时代,过度依赖外部核心技术而忽视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它的教训应该引起整个行业的警醒——在AI这个战略领域,没有自主可控的算力支撑,再好的商业模式也是空中楼阁。
结语:
东莞的算力联盟只是一个开始,它预示着从单兵作战转向集团军作战,从产品竞争转向生态竞争。在这个新时代,企业间的关系将变得更加复杂,竞争对手也可能成为合作伙伴,关键是要找准自己在生态中的定位和价值。
AI算力竞赛的下半场,或许会见证中国手机行业格局的又一次洗牌。但无论如何洗牌,一个不变的真理是:核心技术是买不来、求不来的。最可靠的永远是自己掌握的核心能力。
类联想灰灰,特朗普就得跪!犹太的“打压红利”巨大,美犹的关税战讹诈注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