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云南李女士深夜被顺风车司机甩客高速服务区的事件,撕开了共享出行领域长期存在的监管漏洞。从平台接单到私自换车、强制线下交易,涉事司机的一系列操作犹如"黑车"套路,而平台500元赔偿的"封口费"式处理,更暴露出责任推诿的行业顽疾。
事件中最值得玩味的是监管部门的回应:顺风车既不被认定为非法营运,也不受道路运输法规约束。这种"三不管"的定性,使得平台、司机、乘客陷入诡异的责任真空——平台可以规避管理义务,司机能够游走法律边缘,而乘客则被迫成为"自愿互助"的牺牲品。当"共享经济"沦为规避监管的挡箭牌,所谓的创新模式反而成了安全隐患的温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