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医生呼吁:老年人宁愿早上躺着不起,也千万不要多做这3件事

张老谈养护 2025-04-25 21:39:49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清晨五点,东方微亮。七十二岁的赵老伯悄然起床,迅速穿戴整齐,蹑手蹑脚地走出家门。院子里露珠未干,他却已迫不及待地开始了"锻炼"——弯腰、转体、深蹲,动作幅度之大令人咋舌。

半小时后,气喘吁吁的赵老伯满面通红,一阵眩晕袭来,瞬间倒地不起。

这并非个例。据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统计,每年清晨因锻炼不当送医的老年人数量呈上升趋势,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晨起后立即进行高强度活动所致。

"很多老年人认为早起就该立即活动筋骨,这种观念需要纠正。"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表示,"晨起后身体各项机能尚未完全恢复到最佳状态,此时进行剧烈运动,反而可能带来健康风险。"

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人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然而,不少老年人受传统观念影响,形成了一些不科学的生活习惯。尤其在清晨这段特殊时间段,老年人尤其需要避免以下三件事。

第一件不宜做的事:晨起立即进行剧烈运动

寒冬腊月,东北的老李每天清晨五点准时起床,顾不上吃早饭就直奔小区操场,开始长跑、引体向上等高强度运动。一次运动后,他突然感到胸口剧痛,送医后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

为何清晨运动风险更高?这与人体的生理节律密切相关。人在睡眠状态下,心率、血压普遍较低,血液粘稠度增高。

晨起后1-2小时内是血压波动的高峰期,心脏负荷增大,此时若立即进行剧烈运动,可能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诱发心血管意外。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的研究显示,清晨6-10点是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高峰期,发病率比其他时段高出40%。

美国心脏协会(AHA)发表在《循环》杂志上的研究也证实,早晨6-12点是心血管事件的高风险时段。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专家建议,老年人晨起后应先适当休息30-60分钟,待身体各项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后再考虑运动。

运动前宜先活动颈部、肩膀、手腕等关节,进行5-10分钟的热身,再逐渐过渡到正常运动强度。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总结道:"老年人晨练,宜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等缓和运动,避开清晨6-10点高风险时段,最好在上午10点后或下午4-6点间进行。"

第二件不宜做的事:空腹饮浓茶或喝咖啡

江南水乡,七十岁的张大爷数十年如一日,每天清晨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泡一壶浓茶,一边看报纸一边啜饮。近年来却频频被胃痛困扰,医生诊断为慢性胃炎。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研究发现,空腹饮用浓茶会刺激胃酸分泌,茶中的咖啡因、茶碱等物质直接刺激胃黏膜,引起胃痉挛,加重胃部不适。

对于本就胃酸分泌旺盛的老年人,尤其是患有胃炎、胃溃疡的人群,这种习惯可能加重病情。

同样,空腹饮用咖啡也存在类似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消化内科的临床观察表明,晨起空腹饮用咖啡的老年人胃肠道不适发生率比其他人群高出35%。

咖啡中的咖啡因不仅刺激胃黏膜,还会促进胃酸分泌,对胃部形成双重刺激。

此外,茶和咖啡中的咖啡因会刺激心脏,加快心率,升高血压,尤其对心血管系统敏感的老年人,可能诱发心律失常等问题。

湖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临床数据显示,晨起空腹饮浓茶或咖啡的老年人群心律失常发生率比对照组高20%。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专家提醒:"老年人晨起后最好先吃些食物,如馒头、面包等碳水化合物,再适量饮用淡茶。若习惯饮咖啡,建议在早餐后半小时再饮用,并选择低咖啡因含量的品种。"

第三件不宜做的事:晨起立即洗冷水澡或冷水洗脸

长江流域的农村地区,不少老人保持着晨起用冷水洗脸的传统习惯,认为这样能"提神醒脑"。七十五岁的陈老太因长期坚持晨起冷水洗脸,一次冬日清晨在洗脸过程中突然晕厥,幸被家人及时发现送医,诊断为脑血管痉挛。

为何冷水刺激会引发问题?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研究表明,人体从睡眠状态转为清醒状态是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

晨起时,人体血管处于相对舒张状态,突然接触冷水会导致血管骤然收缩,血压急剧波动。对于本就血管弹性差的老年人,这种刺激可能诱发脑血管意外。

更极端的冷水澡则风险更大。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血管内科对200名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的跟踪研究发现,坚持晨起冷水澡的老年人中,有13.5%出现过不同程度的心血管不适症状,远高于对照组的3.7%。

冷水刺激不仅影响心脑血管,还可能影响呼吸系统。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呼吸内科临床资料表明,老年人突然接触冷水容易诱发支气管痉挛,特别是本身有哮喘、慢阻肺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风险更大。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老年医学专家建议:"老年人晨起洗漱宜用温水,水温以接近体温为宜,约为35-40℃。

若想享受冷水带来的清爽感,可在上午10点后,身体各项功能恢复正常后再尝试,并逐渐从温水过渡到冷水,给身体留出适应时间。"

晨起后,老年人应该做什么?

四川成都的刘奶奶已经88岁高龄,却依然精神矍铄。她的"长寿秘诀"之一就是科学的晨起习惯:每天自然醒来后,先在床上休息15分钟,做几次深呼吸,缓缓活动四肢,然后慢慢起床,喝一杯温水,休息片刻后再进行其他活动。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推荐的老年人晨起"黄金一小时"包括:起床前在床上做5-10分钟的伸展运动,如屈伸四肢、转动关节等;起床后先喝200-300毫升37-40℃的温水,补充夜间流失的水分;进食易消化的早餐,如小米粥、蒸蛋、全麦面包等;餐后半小时可进行缓和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等。

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的长期追踪研究显示,采用科学晨起方式的老年人,血压稳定性提高28%,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22%,生活质量评分高出对照组15.3%。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老年医学科专家强调,老年人的晨起活动应遵循"慢、缓、柔、静"四字原则:动作要慢,避免突然起身;活动要缓,逐渐增加强度;姿势要柔,避免剧烈扭转;环境要静,减少外界刺激。

清晨,这个看似平常的时刻,实则是老年人健康的关键节点。科学的晨起习惯不仅能提高生活质量,更能为健康长寿奠定基础。正如古人所言:"未曾晨起辨阴阳,怎得流年永安康。"对老年人而言,合理安排晨起活动,宁可多躺一会儿,也不要冒险做那些增加健康风险的事情。

参考文献:

[1] 张文武, 李明, 陈华, 等. 老年人晨起活动模式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相关性研究[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3, 42(3): 328-334.

[2] 王晓峰, 刘静, 赵永红, 等. 不同时段运动对老年人血压昼夜节律影响的临床观察[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4, 44(2): 463-468.

[3] 李晓晖, 陈建华, 孙立群, 等. 老年人晨起饮食习惯与胃肠道疾病关联性研究[J]. 中华消化杂志, 2023, 43(6): 521-527.

(免责声明)本文所述内容,均基于现有科学知识和中西医理论整理而成,旨在为读者提供健康科普信息。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任何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