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风凛冽的冬日里,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门诊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患者。六十岁的陈大爷被家人搀扶而来,右眼突然视力模糊已有三天,原以为是年纪大了,眼睛自然不如从前。
经医生详细检查后,陈大爷被紧急收治入院——他的右眼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是脑梗塞的前兆信号。

在中国,每年约有270万人罹患脑卒中,其中脑梗塞占比达到70%以上。令人担忧的是,许多患者在发病前往往会通过眼睛发出警报信号,却常被忽视或误认为普通的眼部问题。
眼睛作为人体的"窗户",不仅仅是观察外界的工具,更是反映大脑和全身健康状况的"放大镜"。
眼睛与脑血管的密切关联
眼球与大脑血管系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类的视网膜动脉是颈内动脉的直接分支,与供应大脑的血管来源相同。这意味着影响大脑血管的疾病常常也会对眼部血管造成影响。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张教授形象地比喻道:"眼睛就像是脑部血管健康状况的一面镜子,能够反映出许多尚未显现的脑部问题。"
根据《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2)》数据显示,大约15%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前会出现短暂视力障碍等眼部症状。
而国际脑血管病学会研究表明,及时识别这些眼部预警信号,可将脑梗塞致死率降低约30%。
眼睛出现这8种异常,警惕脑梗塞

1. 一过性黑蒙或视力丧失
突然间,视野中出现一片黑暗,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后自行恢复。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为"一过性黑蒙",是供应眼球的血管暂时性缺血导致的。
就像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中所描绘的:"祁老人眼前忽然一黑,好像有人拉上了黑色的窗帘,片刻后又恢复如常。"这种情况多为颈内动脉系统暂时缺血所致,是非常典型的脑梗前兆。

2. 视野缺损
某些患者会突然发现视野中有部分区域看不见了,就像电视机上的"死角"。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一项针对1200例脑梗患者的回顾性研究发现,约8.5%的患者在发病前曾出现不同程度的视野缺损。
3. 复视
突然间看东西出现双影,特别是在看远处物体时更为明显。这可能与脑干部位的小血管缺血有关,影响了控制眼球运动的脑神经。

4. 眼睑下垂
单侧眼睑突然下垂,无法自主抬起。这种情况可能是动眼神经受损所致,尤其是当伴随有瞳孔散大时,更应警惕脑干梗塞的可能。
5. 眼底出血
眼底检查发现视网膜出血点,特别是在高血压患者中更为常见。一项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的研究显示,约40%的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前有眼底微血管异常。

6. 视物旋转
"天旋地转"是许多老年人的常见描述,这种眩晕感常伴随视物旋转。尽管多数眩晕与内耳问题有关,但当它突然发作并伴随其他神经系统症状时,应考虑小脑或脑干缺血的可能。
7. 视网膜中央动脉闭塞
这种情况下患者会突然失明,且多无疼痛感。犹如沈从文笔下描写的那种"世界倏忽间失去了光明,如同浸入墨汁的宣纸"。视网膜中央动脉闭塞是严重的医疗紧急情况,常与脑梗塞密切相关。

8. 视乳头水肿
眼科检查发现视乳头边界模糊、隆起,这可能反映颅内压升高,是某些类型脑卒中的间接征象。
为何眼部症状能预示脑梗塞风险?
眼部症状之所以能成为脑梗塞的预警信号,主要基于三个关键原因:
首先,眼球的血液供应与大脑共享同一血管系统。视网膜动脉是颈内动脉的分支,而颈内动脉同时也供应大脑的重要区域。因此,影响大脑血管的病变常常也会波及眼部血管。

其次,视网膜是人体唯一可以直接观察到微血管的部位。通过眼底检查,医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到视网膜微血管的变化,如狭窄、硬化、出血等,这些变化往往也反映了全身血管的健康状况。
第三,控制眼球运动的多对脑神经起源于脑干,当这一区域的血管发生缺血时,可能导致眼球运动障碍,如复视、眼睑下垂等症状。
哪些人群需要格外警惕?
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中心刘主任强调:"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房颤患者以及有吸烟习惯的中老年人是脑梗塞的高危人群,这些人一旦出现异常眼部症状,尤应提高警惕。"

此外,有家族史的人群、肥胖者、长期精神压力大的人群也应格外关注眼部变化。特别是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由于气温骤降可能导致血管收缩,脑卒中发病率较其他季节高出30%左右,更应格外重视眼部异常症状。
如何应对眼部异常?科学防范脑梗塞
当发现眼部出现异常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立即就医:出现突发性视力障碍、视野缺损、复视等症状时,应在第一时间前往医院神经内科或眼科就诊。记住"时间就是大脑",越早干预效果越好。

定期检查:高危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和颈动脉超声检查,及早发现潜在血管问题。
控制危险因素: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研究表明,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可使脑卒中风险降低40%。
健康生活方式:坚持适量运动,推荐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合理膳食结构,减少高盐高脂饮食。

学会辨别预警信号:遵循"FAST"原则识别卒中——Face(面部不对称)、Arm(手臂无力)、Speech(言语不清)、Time(时间就是生命)。当出现眼部异常同时伴有这些症状时,应立即拨打120。
正如古人所言"眼为心之苗",现代医学研究则表明"眼为脑之镜"。通过关注眼部变化,我们能够更早发现潜在的脑血管疾病隐患,为健康保驾护航。
眼睛,这扇窗户不仅让我们看清世界,也让医生看清了我们体内的健康危机。

对待健康,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如果眼睛向你发出了警报信号,请务必倾听,及时就医。这可能是大脑在向你求救,而你的及时响应,将挽救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健康的大脑。
参考文献:
[1] 王拥军, 王伊龙, 赵性泉, 等.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2[J]. 中国循环杂志, 2022, 37(6): 528-545.
[2] 刘鸣, 王陇德, 刘建民, 等. 我国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防治指南[J]. 中华医学杂志, 2023, 103(7): 483-509.
[3] 赵冬, 李劲梅, 张苏明, 等. 眼底血管异常与脑卒中风险关系的前瞻性研究[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21, 54(12): 1156-1162.
(免责声明)本文所述内容,均基于现有科学知识和中西医理论整理而成,旨在为读者提供健康科普信息。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任何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