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重庆一中迎来了94周年校庆。值此之际,由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主办的“弘扬红岩精神 争做时代新人——让烈士回家”主题活动走进校园,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深刻的精神洗礼。作为沙坪坝区“红岩文化周”和重庆一中校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引领青少年深入理解红岩精神的内涵与价值,汲取奋进力量。
红岩文化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黄振伟,重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二级巡视员朱立群,红岩文化中心宣教处副处长罗雪,沙坪坝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田婕,沙坪坝区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教委总督学樊丽,重庆一中党委书记唐宏宇、校长毛明山、纪委书记、分管德体艺校领导周鹊虹及千余名师生代表共同参与了此次意义非凡的活动,携手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
参观主题展览,追寻先烈足迹
活动伊始,师生们步入“红岩精神 永放光芒”主题展览区域。在红岩文化中心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依次参观了陈列其中的历史图片、烈士遗物、手稿档案等珍贵文献资料。这些展品宛如时光的使者,将那段波澜壮阔、充满艰辛与牺牲的历史鲜活地呈现在师生眼前。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展览特别展示了黄细亚、聂晶等七位曾在重庆一中学习战斗过的红岩英烈的英勇事迹。重庆一中作为一所历史悠久、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府,曾见证了这 7 位红岩英烈在此就读或工作的身影。
“在凯旋的号声里,我们将会交换一个微笑。”烈士黄细亚在诗中满怀希望地憧憬着未来,展现出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易仲康面对国民党特务的威逼利诱,大声疾呼“我无过可悔”,彰显出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进步学生代表聂晶、韦延鸿、李承林,优秀教职员工代表陈以文和胡作霖,他们同样以自己的方式,为革命事业奉献出了一切。
师生们驻足凝视,认真聆听每一段故事,不少学生眼中泛起了泪光。参观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记录下内心的感悟:“正是因为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今日的美好生活,我们00后更应该传承红岩精神,接续奋斗!”
文史资料交接,赓续红色记忆
随后,在庄重的文史资料交接仪式上,沙坪坝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田婕发表致辞。她指出,沙坪坝区作为红岩精神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不仅留存着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独立奋斗的初心印记,更积淀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文化根脉。而重庆一中在革命历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此次活动是对红岩精神的深刻践行。通过参观展览、举办文史资料交接仪式以及开展革命故事展演等一系列丰富的活动,能够让师生们更好地学红岩、知红岩、传红岩,从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中汲取信仰的力量。
田婕 沙坪坝区委宣传部副部长
重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二级巡视员朱立群在致辞中强调,今年是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重庆谈判”80周年,开展此次活动具有非凡的意义。自2019 年启动的“让烈士回家”主题系列活动,已走进多个省市及重庆区县。重庆一中的7 位红岩英烈的事迹,正是红岩精神的生动体现。他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能够让师生们回溯红岩精神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和科学内涵,感悟其强大的精神伟力,汲取信仰力量,坚定前进方向。
朱立群 重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二级巡视员
在热烈的掌声中,红岩文化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黄振伟向重庆一中赠送了相关文物资料,重庆一中党委书记唐宏宇代表学校庄重接受捐赠。此次捐赠的《民国聂晶写给大哥聂仲逊的信》《1949 年黄细亚的诗稿》《民国胡作霖论报纸的新闻角度手稿》等3件文物及相关文史资料,真实记录了峥嵘岁月中的英勇事迹。这些珍贵资料将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让红岩精神在校园中薪火相传,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学子。
故事展演震撼人心,砥砺强国初心
紧接着,“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红岩革命故事展演在学校大礼堂精彩上演。演职人员们以讲、诵、展、演等鲜活多样的表演形式,带领师生们穿越时空,重回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砥砺强国报国的初心使命。
在《我的修养要则》节目中,大家仿佛走进了周恩来同志在曾家岩50号写下修身准则的场景,深切感受到共产党人严于律己的高尚精神。《红色女特工——张露萍》则生动展现了隐蔽战线上巾帼英雄的智慧与忠诚。
当《沁园春・雪》的旋律响起,全场气氛达到高潮。师生们齐声吟诵,那整齐而洪亮的声音,仿佛穿越时空的呐喊,展现出对伟人的崇敬与对革命先辈远大抱负的深刻领悟。在这激昂的吟诵中,红岩精神的力量进一步扎根在每一位师生的心底。
《我们没有玷污党的荣誉——刘国鋕》《江姐》等节目,生动再现了红岩英烈们在狱中坚守信仰、英勇不屈的形象;《绣红旗》则通过江姐和战友们用被面绣红旗的情节,传递出对新中国的无限憧憬。在全场合唱《歌唱祖国》中,此次展演落下帷幕,庄严激昂的旋律响彻礼堂,歌声与热泪交织,感动了在场每一位观众,激励着青年学子奋勇前行。
师生深受触动,传承精神力量
红岩英烈的故事深深打动了现场的师生们。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深入了解了伟大红岩精神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和科学内涵,深刻感悟到了其强大的精神伟力,从中汲取了信仰力量,也更加坚定了未来前进的方向。
陈骏辉同学激动地分享道:“参观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献,不仅是对我道德素养的淬炼升华,更是一次理想信念的深刻洗礼,让我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找到了清晰而坚定的方向。革命先烈们在战火纷飞中挺身而出的果敢担当,在生死考验前坚守信仰的赤子之心,都让我深刻体会到责任二字的千钧重量。他们用热血与生命诠释的家国情怀,就像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照亮了我们这一代人赓续奋斗的前行之路。”
王宝珠同学眼中闪烁着光芒,说道:“这次活动在我的心中留下三个关键词:坚定、真诚和希望。坚定,就是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真诚,就是踏踏实实对待生活中的每一步;希望,就是对未来充满憧憬并努力为之奋斗。这三个词将化作我青春路上的指南针,指引我在追逐梦想的征程中,永葆初心、砥砺前行。”
李翎嘉同学感慨地说:“张露萍、刘国鋕、江竹筠等革命烈士的故事的生动演绎深深震撼了我。有无数的革命烈士如他们一般不惧敌人的威逼利诱,始终坚持革命理念和信仰,相信党的力量,相信中国共产党一定会胜利!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用钢铁般的意志坚持着革命事业。亲情、爱情他们同样珍惜,同样期盼,但他们的浴血奋斗,宁死不屈是为了后世的幸福,为了后一代不再继续承受这份苦难。江姐曾在信中写道,‘活人可以在活人的心里死去,死人可以在活人的心中活着’,而他们所代表的无数革命烈士将永存于我们心中!”
蒋易佐同学观看完革命故事展演后,深受感动:“张露萍、刘国鋕、江竹筠既是共产党的革命者,也是妻子、儿子、母亲,他们是英雄的人民。为千万同胞不再流离失所,为千万人民不再蒙受苦难,为千万孩子不再孤苦伶仃,他们是千万人民中的一个,却以血肉之躯、钢铁之志筑起新中国的稳固基石,开出血红的花。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征程,作为青年人的我们要发扬革命精神,传承红岩薪火,积极投身于现代化建设。”
孙子涵同学也表示:“无数革命志士为今日之富饶中国流血牺牲,放弃个人利益。我们总将革命英雄们的形象神化,却忘记他们也是一个个普普通通、活生生、有血有肉有情的人。当张露萍为完成组织交予的任务与新婚丈夫李清永远断绝了来往,当刘国鋕为了理想信念放弃出狱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当江竹筠为了党和人民建立新中国的事业独留三岁的儿子成为孤儿,英勇就义。他们的内心并非没有挣扎,在亲人与革命之间纠结。但正是因为这些内心矛盾,他们能为家国大义而放弃个人生命幸福才格外伟大。愿我们传承红色血脉,跟随先辈足迹,建设更为美好的中国。”
蒋汝轩同学谈到:“红岩的红,不仅是位于重庆红岩嘴的中共中央南方局,更是由一个个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用鲜血浇铸而成的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和衷共济的爱国情怀。让烈士回家,是让英雄魂归故里,也是让英雄的名字不再隐没于世,更是让红岩精神深刻根植于我们的文化血脉。作为新时代青年学子,我们应牢记红色历史,在新时代新征程中铸牢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为伟大祖国建设努力奋斗。”
此次“让烈士回家”主题活动,为重庆一中的师生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历史教育实践课,更是一场深入人心的精神洗礼。通过沉浸式、互动式的体验方式,红岩精神深深扎根于青少年的心中,激励着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书写属于自己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