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算中心大厂算力紧缺,智算中心却陷入“压价、退租”寒潮

玩数据还有点懒 2025-04-22 03:42:15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AI算力中心建设的热潮。从中国各地的“智算中心”项目密集开工,到美国科技巨头动辄数百亿美元的数据中心投资,算力基础设施成为新一轮科技竞赛的核心战场。这股热潮之下,业内也开始出现不同的声音。阿里巴巴集团主席蔡崇信等业内人士警示“AI算力投资存在泡沫”,而Meta、英伟达等企业则坚称“AI算力需求远超供给”。

算力租约“断供潮”

近期,国内多家智算中心遭遇“租客毁约潮”。某头部智算中心负责人透露:“去年签约的客户中,已有30%要求提前终止合同,甚至宁愿支付违约金也要撤离,并且不需要算力了,只是有更合适的算力了”

这种场景联想到房地产市场的“房贷断供”——租户与智算中心签订的长期算力租赁协议,正因市场需求骤变、技术方向调整而批量崩解。这场“技术房贷”危机,正在动摇算力经济的根基。

是谁让中国算力成为全球成本最高,但是租金最低的现状?算力市场的“三重杠杆”陷阱正在威胁产业发展。

需求泡沫杠杆:AI热潮下,企业盲目追逐“算力军备竞赛”,签订远超实际需求的长期合约。当技术落地不及预期、资本寒冬来临,虚高需求瞬间蒸发。

金融杠杆绑架:智算中心建设高度依赖金融机构资金,很多从房地产产业链抽身的资金没有投向,算力成为主要投向,算力产业有实物又被看做保值资产,成为房地产产业理想的替代产业。

技术迭代杠杆:deepseek的爆火让fp8精度算力炙手可热,A100和A800等不支支持fp8的n卡算力和众多国产不支持fp8的算力已经淘汰,不再适合大模型产业,租户宁可违约转租新一代算力,旧机房的“技术贬值”速度远超物理折旧。

算力基建正在重走房地产之路

当算力租赁合同开始像房贷合同般被成批撕毁,这不仅是某个行业的危机,更是对“新基建”过热投资的当头棒喝。

面对外界的质疑,微软发言人表示:“我们的数据中心容量需要提前数年规划,以确保在正确的地方拥有足够的基础设施。随着AI需求的持续增长,以及我们数据中心布局的不断扩大,我们所做的调整展示了我们战略的灵活性。”

一方面,微软需要确保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数据中心布局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AI需求;另一方面,微软也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避免过度投资导致的资源浪费。

房地产产业跟算力产业最大的区别就是周期,房子30~50年一个周期,不可能今天建好的房子,5年之后就拆。但是算力周期只有3~5年,甚至更短,今天建好了,技术迭代了,最多3年之后就需要更新设备啦,这个周期差10倍不止。

算力租不出去,并不是市场不需要算力了,而是你的算力不具备市场竞争力了。今天刚建的算力中心,三年后可能因为芯片换代变“电子废铁”。

免责声明:

1、本号不对发布的任何信息的可用性、准确性、时效性、有效性或完整性作出声明或保证,并在此声明不承担信息可能产生的任何责任、任何后果。

2、本号非商业、非营利性,转载的内容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无意构成任何其他引导。本号不对转载或发布的任何信息存在的不准确或错误,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

3、本号部分资料、素材、文字、图片等来源于互联网,所有转载都已经注明来源出处。如果您发现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以及个人合法权益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0 阅读:3

玩数据还有点懒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