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马三城,饮食、祈祷和漫步(怡保|马六甲|吉隆坡5日游)

我和时光重游 2024-05-14 22:39:28
序 | 跟着大马朋友出发~

关于 马来西亚 美食,梁文道曾打趣道:“难以下咽的食物在这片土地上似乎是种必须去刻意寻找才找得到的东西。”或许会有人对此表示异议,毕竟众口难调。但美食,确实是我此行的初衷。我的 马来西亚 好友十三姨每一次回家探亲都会与我分享她又发现了哪些新的饮食店,很难不让人心动。十三姨又说,就像 中国 各地饮食有自己的地域特色, 马来西亚 也是如此。哪里的娘惹菜更胜一筹,哪里的原料风味更绝,哪里的叻沙独树一帜……大马人对美食的狂热并不亚于 中国 人。

乘着十三姨再次回家探亲的机会,我便顺理成章地跟着她一起去大马逛吃。从卧虎藏龙的大排档,到各民族的特色饮食,再到食物背后所隐含的原乡传承与在地融合的关联, 马来西亚 的美食之旅似乎不能简单粗暴地用“好吃”或“不好吃”概括。它与我们所走过的城市息息相关,亦反映了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构成。这就是 马来西亚 美食家林金城的形容:“食物,流动的古迹。”于是在饭饱之余的一次次城市漫步中,我也看到了与饮食文化相辅相成的街道、建筑、遗迹、人文…

现在想来,大马之行犹如我在 怡保 吃到的手磨豆花,初见并不惊艳,实则后劲十足。P.S. 很幸运这次大部分行程有十三姨和她朋友Kenneth带领,在 吉隆坡 独行的两天,他们也给我提供了不少好建议,本攻略强迫症患者终于可以做一次“甩手掌柜”啦~视频小白剪了个30秒vlog,大家随意看看~

——行前准备——🌏 东马 or 西马?

马来西亚 分为东马和西马,中间隔了南 中国 海,西马与 泰国 、 新加坡 接壤,东 马南 部则毗邻 印度尼西亚 ,还有 文莱 位于 砂拉越 和 沙巴 之间。主要人口和经济发展地区集中在西马,如果你对城市旅行观光更感兴趣,那就选择飞往西马,一般是降落在首都 吉隆坡 ,现在 上海 到 槟城 也有直飞了。如果喜欢土著文化、自然风光,那东马就是不错的选择。↓ 下图蓝色标注点为本次旅行目的地

🌏 免签是否意味只要护照?

我去的时候还需要申请电子签,政策变化太快,一会儿就免签了。但免签不代表拿着护照就能通关,我看了一下 马来西亚 大使馆官网的要求,个人要准备的材料其实和电子签没什么区别,只是不用拍证件照,以及少付一笔签证费罢了。具体要求如下图:

MDAC填写链接: ******⭕ 务必打印出来带在身上的文件:- MDAC确认信- 往返机票订单- 涵盖整个行程的酒店订单这三样东西是海关一定会核查的,至于资金证明,我没有被查到,估计会抽查。我不建议带那么多现金,给他们看一下信用卡可用余额应该就行。

🌏 准备物品

✅ 电话卡提前在某宝买,或者出海关在机场买都可以✅ 现金及银行卡马来西亚 令吉特和人民币的汇率在1:1.5左右,国内换不到,建议到当地机场ATM先取少量现金,然后再去市区换汇。现金不用换太多,只要不是太偏僻的地方,信用卡、支付宝基本都能使用。✅ 英标转换插头✅ 防晒用品,注意如果是去海岛玩水,请使用物理防晒霜,化学防晒霜对珊瑚有害

🌏 注意事项

马来西亚 是个跨族群、多文化、多宗教的国家,出发之前最好能了解一些当地的文化习俗,遵从当地习惯,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马来西亚 可以简称“大马”,但不要简称为“马来”。马来特指当地的马来族群,以信奉伊斯兰教为主。把 马来西亚 统称为“马来”,可能会让华人不舒服。💡 马来西亚 主要族群是马来人,约占总人口的70%,然后是华人22%左右,剩下的是 印度 人及其他族群。 马来西亚 国语是马来语,而不是网传“会中文就能在 马来西亚 旅行”,绝对不是! 怡保 、 槟城 的华人比例较高,能遇到不少说普通话、 广东 话、客家话的华人,但更多城市还是以马来语、英语为主。💡 参观清真寺要注意着装,男女都有要求,门口会贴着着装规定,自己没有准备的可以在门口免费借,但建议自己准备好,公用的不太干净。💡 注意饮食差异,有些不吃猪肉,有些不吃牛肉,不要把猪肉食物带去清真餐厅。另外有关安全事项,我会放在 吉隆坡 的章节里。正文开始↓↓↓

——怡保 Ipoh——🥣 奇峰豆腐花

怡保 是 马来西亚 的又一个华人重镇,在 中国 美食的传承上也有着自己因地制宜的特色。很早之前,我就听十三姨提起过 怡保 的水质好,所以用这里的水制作出来的食物,口感别样顺滑。她只是随口一提,但不知为何让我一直惦记着。所谓“特别顺滑”的口感,在我脑子里反复演练了很久,直到第一勺豆花哧溜一下就顺着喉咙滑进了肚里。原来,“顺滑”不是形容词,而是动词。豆花, 中国 人并不陌生,从南到北一直都有咸甜之争。 怡保 市中心豆花店林立,都是 潮州 人带去的糖水豆花,甚至名字都起得差不多,顶丰、顺峰、奇峰之类的。不过,还保留着 潮州 古早做法的豆花店已越来越少,为了创收也好、创新也罢,总之是许多店家加入了各种新玩法,有不同原料的糖汁,也有芒果、粉圆、大花豆等配料,成了一种甜品的基底。十三姨带我来的“奇峰”是一家豆花老店,还坚持传统做法,一层豆花一层糖粉,热乎乎,滑嫩嫩,甜滋滋,简单明了。奇峰豆腐花豆精水📍 地址: 50, Jalan Mustapha Al-Bakri, Taman Jubilee, 30300 Ipoh🕐营业时间:10:30am-7:30pm (周三-周一,卖完就关门), 周二休息

这家豆花店已传至第三代,不搞新花样,依然是 怡保 最受欢迎的豆花店之一。好在我们到得还算早,顺利找到停车位,也排了没多久就买到了。有的人买了就走,有的像我们这样直接坐在车里吹着冷气慢慢品尝,毕竟夏天的 马来西亚 实在晒不起。

十三姨指着店门前的一排车龙说,这家店有drive-thru服务,这些车都是来排队买豆花豆精水的,我大开眼界。

另外也买了豆精水,其实就是冰豆浆,也是甜的,很适合在这样的天气饮用。

🥣 猪肠粉

吃完豆花就到了午餐时间,我们一致想吃 怡保 最有代表性的芽菜鸡,但最多人推荐的“老黄”或“安记”看上去没有一个小时等不到位置,饥肠辘辘之下就随便走进一家茶室落座,点了份猪肠粉和炒粿条。炒粿条自然是 槟城 的更好吃,这家茶室的炒粿条确实也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所以我就无需多做介绍了。

他们家的猪肠粉虽然也没有多 大名 气,但 怡保 的猪肠粉倒是值得一说。这本是源自 广州 的一道小食,在 吉隆坡 、 槟城 等华人较多的城市,甚至 新加坡 都能吃到。其做法是由 沙河 粉改良而成,一般 沙河 粉适合煎炒、蒸煮,而改良后的猪肠粉则以软嫩口感著称,淋上酱汁,即可成为简单一餐。可见,猪肠粉并没有猪肠,而是将粉卷成猪肠状切段,不过在 怡保 常见的是摊开切成河粉的形状。

卷或不卷对口感并没有任何影响, 怡保 的最大特色是红色的甜酱汁,也是所谓 怡保 的“古早味”,而 槟城 的猪肠粉则习惯淋上虾膏(并且当地许多食物都喜欢用虾膏)。另外还可以加入生抽和熟油,同时尝到两种不同吃法。这家是我们就近随意选择,没记名字,也不是特别推荐。 怡保 有不少卖猪肠粉的茶室,不乏多年经营的老店,网上随便一搜就有了。

🥣 冬菇亭美食中心

到 马来西亚 如果没有去food court吃一顿,那是有点遗憾的。food court是 东南亚 一带最常见的平民美食广场,类似于大排档,规模大一些的由数十个档口组成,一走进去那叫一个热火朝天。在food court几乎看不到重复的档口,恨不得每个档口都吃一遍。

Kenneth开车直接把我们带到了金山冬菇亭美食中心,这家开业至今已有45年历史,大概也算是 怡保 的“老字号”了吧。大雨滂沱的夜里,冬菇亭几乎座无虚席,这对其受欢迎程度也是能佐证一二的。金山冬菇亭美食中心 Restoran Kamwan Aneka Selera📍 Lengkok Canning, Taman Canning, 31400 Ipoh🕐 早市7am-12pm,午市2pm-10pm(每家档口营业时间不一样)

这么多档口,总有那么几家备受青睐。其中一大热门便是家乡卤味,每天现做现卖,有卤鸡鸭猪可选,就在我和十三姨纠结选哪个肉的时候,排在前面的食客告诉我们,现在只剩鸡了。这时候是晚上8点,而这个档口要营业到十点,其实卤鸡也所剩无几了。料理台上大大小小的不锈钢盆里,正是档口受到广大食客追捧的秘笈:老板每天精心调制的卤汁。而且不是一种,光是主汁就有3种。每天必须经过三道工序,分别烧制,主汁用来浇淋,其余用于浸泡卤味,出餐时不同风味混合,碰撞出让人魂牵梦萦的独特滋味。

我在排队的时候就观察到,卤鸡、卤蛋和卤豆腐干都是从不同卤汁里捞出来,盛盘后还得浇上另一种卤汁,但吃起来又各有千秋,真的很绝,光是拌几勺卤汁就足够干掉一大碗白米饭。

十三姨又去买了另一个口碑很好的摊位Bibi Popiah。popiah就是薄饼,由 福建 传入 马来西亚 ,自然也保留了闵语的发音。薄饼的基本关键就是要湿润,以使得各项食材易于入口,从闽台地区惯用炖煮过的豆芽菜、高丽菜等,到大马就演化为鸡汤或鱼露煮过的沙葛。沙葛就是凉薯,是除了大马之外其他华人地区不会放的薄饼配料,属于大马独有的口味。除此之外, 马来西亚 的薄饼也会加入一款使口感酥脆的配料,例如炸红葱头或猪油渣,而 怡保 的吃法则是加入虾酥,沙葛和萝卜丝与虾酥等酥脆配料形成了强烈的口感对比,让薄饼的滋味大大提升。

忘了还有一份炒饭是啥,也挺好吃。三个人吃这些,也快吃不动了……

——攻略干货——🏠 怡保住宿参考

📍 怡保 - Belakang KongHeng By DreamScape(可以在booking预订)地址:75 Jalan Bandar Timah, 30000 Ipoh, Malaysia这家就是我在 怡保 老建筑章节里提到的“光兴广场”,其中一栋楼被改造为青年旅舍。二楼平台有个泳池,每个房间的房型都不太一样,无法一概而论。我们订的双人房是公用浴室和厕所,其他房间都是有独立浴室的。前台有点难找,和旅舍楼不在一起,前台长下面↓这样。先在这里办入住,然后工作人员会带着你七拐八绕地去房间。

🏠 马六甲住宿参考

📍 马六甲 - Layang Layang Guest House地址:26, Jalan Tukang Besi, 75200 Melaka, Malaysia一栋娘惹老宅改造的民宿,优点是地理位置好,离鸡场街非常近,宅子很漂亮。缺点是房间硬件一般,看上去有点旧旧的,以及这家没有独立卫浴,浴室厕所都还算干净。

🏠 吉隆坡住宿参考

📍 吉隆坡 - Sekeping Tenggiri地址:Taman Weng 48 Jalan Tenggiri Bangsar 59100 Kuala Lumpur在 吉隆坡 的最后一晚就无法借助在朋友家了,所以他们帮我找到了这家民宿,这家我强烈推荐~首先这家位于富人区,出入安全比较有保障,环境也很清幽;其次离中央火车站近,方便我第二天一早赶飞机;第三是内部庭院和房间都很漂亮干净,有点工业风的设计。当然,如果你想离景点比较近的话,这里就不是很合适了。另外他们家只能通过官网预订,而且需要科学上网链接: ***

🚆 公共交通

⭕ 市区<—>机场乘坐KLIA Transit或者KLIA Express,两者区别是Transit中间停靠很多站,Express是直达,Transit路上大约是40分钟,Express则更快,但是Express要稍微贵一点。市区终点站是KL Sentral中央火车站,之后再需要去什么地方就建议Grab打车。⭕ 打车马来西亚 打车不贵,推荐使用Grab,类似我们这里的滴滴。在手机上下载好应用,需要用手机号注册。我付款是用现金,支付宝可以绑定,但是支付宝只能免密而且是预扣款,为了避免麻烦我都是用现金。另外要注意Grab打车可能等待时间比较长,要预留点时间。至于地铁公交之类的,我是不太推荐乘坐的,因为出站后还要走很多路,而且由于有不同的运营公司,换乘基本也不是站内直接换乘,总之很麻烦,晚上乘坐也不太安全。

🚗 关于自驾

这次我是通过中程国际 IAA8008 办理国际驾照自驾游- 和国内相反,是右舵驾驶,过去自驾的话需要习惯一下;- 东马不清楚,西马路况很好,但要注意那些骑摩托车的,车速极快,风格十分彪悍,我甚至看到在高速上一边骑一边表演杂技的,开车要记得远离这些人;- 需要购买Touch‘n'go卡,付高速过路费都是用这个卡,机场提车时、路上的加油站应该都能买到;- 马来西亚 自驾友好,一路上有很多休息区,当地人称为R&R。设施非常非常齐全,堪比小型商场,各种快餐、咖啡饮料、水果、便利店应有尽有,洗手间也很大。

🛒 购物推荐

除了我在正文里提到的土著手作工艺品、本土品牌文具,我本人非常非常喜欢 马来西亚 的一款小零食,每次十三姨回去都会给我带几包回来解馋。中文大概叫甜辣虾片,包装如下图所示,就是蓝色圈出来的那堆。这个零食大超市还买不到,一般要去99 Speedmart这种两元店,或者高速边的R&R才能买到。

另外, 马来西亚 的驱蚊药水也推荐入一个,如果打算进森林的话,这个很需要,当地的驱蚊药我觉得效果还不错。=========全文完=========

0 阅读:0

我和时光重游

简介:我与时光重游,时光在左,我在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