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明明是红墙,为什么叫“紫”禁城

大道知行 2025-04-30 13:30:02

你是否好奇,故宫为何被叫做“紫禁城”?

难道真的和紫色有什么关系?

别急让我们一起揭秘!

1

从不被待见到尊贵的象征

紫色在我们现代人的观念里一直是高贵、典雅和神秘的象征,是很有逼格的颜色。然而在遥远的先秦时代,紫色则是一种不怎么高级的颜色。

中国古代的颜色体系分为正色和间色,正色有五种,分别代指东南西北中,也指金木水火土,分别是白色、青色、黑色、赤色和黄色。

间色是由正色混合而成,一般指绀(红青色)、红(浅红色)、缥(淡青色)、紫、流黄(褐黄色)这五种颜色。

那个时代的紫色是一种什么颜色呢?《春秋释例》有言:“火畏于水,以赤入于黑,故北方间色紫也。”也有一说是青色和赤色混合成了紫色,和我们今天所说的紫色大致类似。

古时以正色为贵,间色为贱,紫色一向被视为“闲杂之色”。紫色一生的最低谷是它在古籍记载中出生的时候,我们的先贤孔夫子在《论语·阳货》第一次提到紫色:“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这番言论的起因大概是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特别喜欢穿紫色的衣服。齐桓公爱紫色,上行下效,整个齐国都以穿紫色为流行时尚风,那个时候的颜色等级制度已经有些溃败。

孔老先生最推崇周礼,周代尚赤,礼不可废,弃赤求紫乃天地之不容,礼教之不恕。所以孔夫子特别讨厌紫色,认为它与礼法不和。

孔先生带起的“恶紫潮”持续了那么一阵儿,东汉末年刘熙所作《释名》记载:“紫,疵也,非正色。五色之瑕疵,以惑人者也。”反正在那时候,紫色是个没地位还迷惑人的大瑕疵。

虽说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本位,但孔老先生对紫色的恶感似乎并没有一起传承下来,因为包括汉武帝本人在内的帝王们都深感道家长生不老的法术更对胃口。

传说道家创始人老子过函谷关之前,关令尹看到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在道家,紫有吉祥的意味,这个观念也被历代帝王接受,皆以紫为祥瑞之色。

2

天帝住在紫微宫

古代中国天文学家为了区分天文星象,将星空划分成三垣二十八宿。

其中最重要的中垣,就用尊贵的紫色,命名为紫微垣,紫微垣也被认为是天帝居住的地方。

按照古代“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天上的星辰要与皇帝居住的都城相对应。

《后汉书》载“天有紫微宫,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宫,象而为之”,天帝居住在紫微宫,而人间皇帝自诩为受命于天的“天子”,皇宫自然也要象征与天帝的紫微宫对应。

所以,紫微、紫垣、紫宫等便成了帝王宫殿的代称。再加上皇宫在古代属于禁地,常人不能进入,故称为“紫禁城”。

其实明清时期,朝廷一般把皇帝居住的地方叫做宫城,紫禁城更多的是民间的俗称。

在各种官修书籍中,也只有万历《会典》一本,正式记载了紫禁城这个名称。

现在你明白了吗?故宫与紫色,虽无直接联系,却有一段不凡的文化故事。

下次再去故宫的时候,别忘了抬头看看天空,也许紫微星垣正在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古老的土地呢!

◎本文来源:“壹读”“央视百家”,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