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改制遗留问题牵出千万补偿款谜案》

弘扬正仡 2025-04-26 09:27:31

近日,湖南湘潭一位企业股东宋某表示其所在企业在拆迁补偿过程中疑现千万级资金漏洞,涉及公职人员滥用职权、贪污受贿等问题。尽管F院已认定股权归属,相关单位也查实存在骗取国家资金嫌疑并移送线索,但当地纪委监委两年间对相关举报久拖未查,被指存在履职疏漏,需强化责任意识。宋某恳请上级主管单位介入督办,彻查背后的利益输送链条。

一、集体企业改制后股权“不翼而飞” 拆迁补偿款分配成导火索

宋某所述企业前身为湘潭市荷塘乡集体企业,1997年完成股份制改制后,他与许某、言某三人成为股东,其中宋某出资28万元占股41%,并担任董事长。1998年,企业在工商部门完成股份合作制登记,政府以土地入股,企业每年需缴纳2.4万元土地分红款。

2005年,许某、言某未经宋某同意,通过伪造《转让协议》《股东会议决议》等文件,擅自变更工商登记,将宋某股权全部转移。这一情况直至2021年企业老厂区拆迁时才被宋某发现——当年4月,企业与当地优化人居环境事务中心签订补偿协议,约定补偿款1549.9975万元,但实际到账1704.81万元,差额达154万元。许某、言某二人私下分配了全部款项,宋某作为合法股东分文未得。

“我直到拆迁款被分光才知道股权早就被伪造文件剥夺了。”宋某回忆,此后他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才揭开一系列问题的冰山一角。

二、法院两度判决锁定F罪线索 相关单位查实涉千万不当得利及公职人员失职

2022年初,宋某向岳塘区F院提起股权确认诉讼,于3月7日判决确认其41%股权,并认定许某、言某的转让协议无效。同年6月,宋某就拆迁补偿款归属再次起诉,F院在审理中发现重大疑点:

面积虚增:1997年改制评估建筑面积仅1653平方米,2021年拆迁协议却按5296.74平方米补偿,差额3643.74平方米的合法性存疑;

补偿超协议:实际补偿款比协议金额多154万元,银行流水显示资金去向异常;

改制款拖欠:企业应分三年缴纳的68万元改制款,仅首年缴纳30万元,后续38万元及22年共计52.8万元土地分红款均未缴纳,涉嫌侵吞Z府资产。

2023年9月,法院以“涉嫌合谋骗取国家补偿”为由驳回民事诉讼,将线索移送相关单位。2024年3月,岳塘分局立A侦查后查明,企业在拆迁中涉嫌骗取国家资金约1000万元,且发现虚构拆迁档案、审批环节违规等问题,涉及多名公职人员滥用职权、贪污受贿嫌疑。根据程序,公安机关于同年将公职人员涉案线索移送上级主管单位。

三、举报两年未获书面回复 基层纪委被指“消极履职”

宋某称,自2023年7月起,他多次向上级主管单位举报,指控许某、言某勾结公职人员骗取补偿款、侵吞改制款及分红款,但相关部门仅口头回复“征拆流程合法”,拒绝提供书面结论。2024年6月,他向湘潭市纪委监委求助,得到“严查”承诺却石沉大海;同年12月及2025年3月,两次前往省纪委监委上访,仍未获任何进展。

“F院判决书、侦查结论都摆在那里,纪委却以‘调查需要时间’为由拖延,甚至对相关单位的协查请求也不予回应。”宋某提供的材料显示,上级主管单位在接收线索后,未对任何公职人员启动调查程序,也未依法向举报人反馈办理情况。更令他不解的是,企业拖欠政府的改制款和分红款,相关职能部门多年来竟未予追缴,“这里面是否存在公职人员不作为甚至包庇纵容?”

四、法律程序完备却陷入“监督真空” 当事人吁请上级介入打破僵局

根据《监察法》规定,纪委监委对公职人员涉嫌贪污受贿、利益输送等行为负有法定查处职责。但本案中,从F院判决到侦查,已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1. 民事判决:确认宋某股权被非法侵吞,转让协议无效;

2. 刑事侦查:锁定拆迁中虚增面积、超协议补偿等诈骗事实,涉案金额达千万级;

3. 线索移送:相关单位明确指出多个政府部门在改制、拆迁环节存在审批失职,涉嫌权钱交易。

然而,基层监督机关的“久拖未查”让案件陷入停滞。宋某表示,他已辗转各级部门数十次,“每次都是登记材料后无下文,两年时间足够查清事实,为何就是不动?”他质疑,当地可能存在“官官相护”,导致国家财产持续流失、个人合法权益无法保障。

五、事件背后折射基层监督痛点 法治社会不容“监督留白”

宋某表示这起案件不仅关乎个人股权与财产权益,更暴露出基层治理中监督执纪的短板。当司F机关和相关单位已完成前期调查,作为“监督最后一道防线”的纪委监委若履职缺位,将直接损害法律权威和政府公信力。

宋某诉说已准备好全部法律文书和证据材料,“只盼上级部门介入督办,让违法者受到追究,让国家资产和个人权益得到保护。”

从企业改制中的股权暗箱操作,到拆迁补偿中的资金黑洞,再到监督机关的久拖未查,这起案件串联起多个环节的治理漏洞。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如何确保监督执纪问责不落空、不让“小事拖大”,成为亟待破解的课题。事件进展如何,能否通过上级督办打破僵局,值得考量。

(本文基于当事人陈述及公开资料整理代为发布,如有不实言论我们不承担法律责任,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侵权请联系更改。)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