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拓整修放大本魏碑精品《元怀墓志》欣赏

天骄谈文化 2025-04-21 03:36:42

《元怀墓志》刻于北魏熙平二年(公元517年)八月,无撰书人名。墓志石高八十一公分,宽八十公分,厚十九公分。志文楷书,十六行,满行二十字,全文二百九十六字。一九二五年出土于河南省洛阳市张羊村,原石曾嵌于开封市博物馆南碑廊。书刻均极精妙,在开封市博物馆所藏的一千多方历代墓志刻石中非常突出,堪称镇馆之宝。

1996年河南博物院从开封市博物馆调去了10多件刻石精品,《元怀墓志》也在其中,故现藏河南省博物院。国家图书馆藏有章钰旧藏拓本,上有章钰题签,钤有“霜根”印。

元怀(488——517),字宣义,河南洛阳乘轩里人,是北魏显祖献文皇帝孙,高祖孝文皇帝第四子,世宗宣武皇帝同母弟。532年,元怀第三子元修即位,追尊元怀为武穆帝。《魏书》卷二十二《孝文五王传》和《北史》卷十九《孝文六王传》虽列其名,但内容阙如,此志可补其阙,极具史料价值。

《元怀墓志》因出土较晚,未经风化,字口清晰,再加上镌刻精妙,用笔秀劲,结体宽博,布局疏朗,实为北魏墓志之精品。

此志书刻精妙,结构端正疏朗,用笔秀润而挺拔。其主要特点:用笔以中锋为主,虽少有粗细变化,但起止方圆兼备,结体端庄严谨,清秀疏朗;点画富于变化,尤其是撇画写得舒展、挺拔、飘逸,捺画与隋唐时期成熟的楷书用笔一致,捺笔出锋有力而含蓄。由于此墓志字口清晰如新,便于临摹学习,是学习魏碑书法的极佳范本。

在结构上,有方整均衡,有上紧下松,有内紧外松,有左右穿插,有疏密有致,有险中求稳,有笔断意连,有笔画简省,有同画异形等,千变万化,又和谐统一。

罗振玉《松翁近稿》评曰:“此志大书,端劲秀拔,魏宗室诸志中之极佳者,诚非虚誉。”

墓志全貌

0 阅读:46

天骄谈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