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一季度GDP公布,哪些城市在领跑,哪些城市在掉队?

八十四号 2024-05-07 22:24:31
2024年一季度,各省GDP增速数据公布,有几个城市让人意外!苏州逆袭领跑

去年,苏州GDP为24653.4亿元,增长4.6%,2024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9%,位居GDP十强城市第六名。

苏州为什么这么快

苏州,这座拥有近2500年历史的城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西拥太湖,北濒长江,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地理位置优越。它不仅位于南京和上海之间,而且与上海的直线距离仅约85公里,比嘉兴、南通、无锡、南京、宁波、舟山等城市都要近。

这种地理优势,使得苏州能够最大程度地接受上海的经济辐射。根据《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苏州被定位为通过市域一体化发展,成为综合性全球城市的关键一环。苏州的区位优势不仅体现在与上海的紧密联系上,还表现在其作为长三角交通接点和沪宁杭中心位置的重要角色。这些优势为苏州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百强县前十,苏州占了4个

苏州下辖的四个县级市——常熟、张家港、昆山、太仓,均位列中国百强县前10名左右,其中昆山更是连续18年稳居榜首。

苏州的工业总产值在2021年达到了惊人的4.2万亿,超越了上海,成为全球工业最强城市之一。苏州的出口额高达14875亿,财政税收位列全国第四,拥有5家千亿级别的民营企业、1600家创新企业和6000家科创企业,以及15家国字号的研究所。

苏州常住人口已达到1200万,10年间净流入人口达到228万,人口比重、增速、增量均为江苏省第一。苏州市委书记曾表示:“来苏州一个背包就够了,其他全部交给苏州”,这个魄力不得不服。

南京:房地产市场低迷、人口增速慢南京作为中国东部的重要城市,2024年第一季度,南京的GDP达到4360.27亿元,稳居全国第十位。作为江苏省会,南京这些年一直被苏州压着,但从产业分布来看,南京相比苏州还是有其 优势的地方。南京第三产业占比高达65%,超过苏州的55%,这表明南京在服务业和非制造业领域有着较大的发展力度。与苏州相比,南京并没有特别强调制造业的扩张,而是选择了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服务业比重。南京的产业转型策略是将部分制造业外迁,有助于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同时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下的是一部大棋。这种转型短期内可能会对GDP总量造成影响,但从长远来看,有利于南京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房地产下调,南京可能是影响最大的城市之一,新房成交量下滑,价格跌至2017年水平,二手房市场也出现下跌,同时南京这几年的人口增量不足可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因为人口增长是推动消费、劳动力市场和创新活动的关键因素。

西北王——硬科技之都

西安在科技方面有很好的资源储备,但却在工业产业实力方面表现不佳。虽然拥有众多科研院所和军工企业,但实际工业增加值在全国处于劣势。其经济增速放缓的直接原因是工业增速放缓以及固定投资下降。

因此西安被戏称为“网上没输过,现实没赢过”。

西安,作为西北王,在大西北一枝独秀。有着1300万人口,可GDP却排名全国第22位,让人揪心。

2023年,西安的GDP成功跨越1.2万亿元的里程碑,同比增长率达到了5.2%,2024年西安一季度GDP增长2.7%,远远低于去哪国平均增速,也是新一线城市增速垫底。

以长远眼光去看,西安的六大支柱产业和五大新兴产业的营收增长,分别达到了10.1%和6.1%。制造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核心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更是高达47.3%,这些数据都表明了,西安在追求高质量的发展,而不是短期的增速。

西安拥有全国一流的理工人才市场,通过人工智能、增材制造、光子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并在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开辟新赛道。这些产业不仅与西安现有产业高度契合,而且关系到国家关键技术的突破,体现了西安在科技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广州:被深圳超越

广州作为一线城市,GDP增长缓慢。其问题在于工业、出口放缓。广州的产业结构与深圳相比,竞争力不够,未来如何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需要重点关注。

长沙:增长乏力

长沙的GDP增长在一季度表现出增长乏力。虽然长沙在创新科技、政策环境方面有较好的表现,但产业结构和人口动态仍需进一步优化。

深圳:产业和科技领跑

深圳作为中国的科技创新之都,GDP增速和产业实力均位居前列。其经济成功得益于高新技术产业和强大的工业基础。深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成渝双城:稳健发展

成都和重庆作为成渝经济圈的两大城市,表现稳健已经成了内陆城市的领头羊。成都在省内首位度高,GDP增速在2023年表现良好。重庆作为老工业基地,近年来在创新科技和基础设施方面投入巨大,经济增速可期。

合肥:工业立市的成功

合肥近年来在产业布局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人口增量显著。凭借在集成电路、智能终端、量子科技、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领先地位,合肥的经济前景值得期待。

南昌:人口流出,经济低迷

南昌作为江西的省会,人口增量不显著,经济增速放缓。其产业和人口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才能在未来的城市竞争中脱颖而出。

全国范围内,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经济格局正在调整,珠三角地区城市的人口和经济增速有所回升。而中部、西部、东北的部分城市则面临人口外流、经济增长乏力的困境。

中国城市经济发展中,苏州和深圳表现亮眼,逆袭领跑。南京、西安、广州等城市则面临不同程度的经济挑战。城市的经济增长与其产业、人口、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

0 阅读:3

八十四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