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少儿戏曲小梅花大赛十周年展演暨2023年总决赛颁奖典礼成功举行

戏曲圈那些事儿 2023-08-24 22:03:39

2023年8月22日晚,郑州市少儿戏曲小梅花大赛十周年展演暨2023年总决赛颁奖典礼在郑州市管城区国香茶城茶文化主题公园隆重举行。名家荟萃展华彩,梨园雅韵颂家乡,星光熠熠、曲声悠扬,在七夕的夜晚,名家新秀和“小梅花”共同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戏曲晚会。

视频‖郑州市少儿戏曲小梅花大赛十周年展演暨2023总决赛颁奖

中国剧协副主席、河南省剧协主席李树建,河南省戏剧家协会秘书长、驻会副主席蒋愈红,郑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张杰,郑州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马建领,管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李献民,郑州市文联主席团成员,郑州市剧协主席团成员,以及管城区和国香茶城领导和上千名观众共同观看了演出。同时,演出还通过河南省剧协、郑州市剧协等多家平台同步直播,近10万人在线观看。

戏歌《河南人爱哼梆子腔》

演出:高新军、张艳萍、刘晓燕、张海龙、星飞扬艺术培训

选送单位:郑州市剧协

此次活动由河南省戏剧家协会指导,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郑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中共管城回族区委宣传部、郑州市戏剧家协会承办,郑州广播电视台、国香茶城协办。

豫剧《老子·儿子·弦子》选段

演唱:张海龙、王子辰、王昱栋、苏成功、王腾阳

选送单位:郑州市剧协

曲剧《风雪配》选段

演唱:孙玉香、李梓涵、刘朱子、王心悦、孟珂

选送:郑州市剧协

豫剧《风流才子·作画》

演唱:王凤琴、刘开心

选送单位:郑州市剧协

郑州市少儿戏曲小梅花大赛,作为郑州市戏剧的品牌活动,自2013年开展以来,就受到全市上下的关注支持,始终承载以新时代梨园新声更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不仅赓续着中华民族文化根脉,促进了郑州市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还见证着文艺郑州、戏曲郑州活力迸发的魅力风采。10年扎根戏曲之乡的沃土,潜心深耕,挖掘推出了一大批优秀少儿戏曲人才,成为叫得响的戏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

决赛节目《清风亭》选段

决赛节目《大祭桩·卖水》

2023年小梅花大赛自4月启动以来,近200位参赛选手报名参赛,经过海选、初赛、复赛,最终10位选手和两个集体节目入围总决赛。

郑州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马建领、郑州市文联副主席楚彦凯、郑州市文联副主周春晖为获奖选手颁奖

郑州市文联二级调研员马素芳、郑州市文联副主席曹冬梅、管城区委宣传部长李献民、国香茶城董事长姬霞敏为获奖选手颁奖

在8月22日下午的总决赛上,通过选手现场演唱,评委当场打分,王泽雨、景奕垚、刘开心分别荣获2023年度状元、榜眼、探花;郑雨潇、焦艺洋等选手荣获金奖。

颁奖典礼上,中国剧协副主席、河南省剧协主席李树建为郑州市戏剧家协会颁发了优秀组织单位奖,郑州市剧协主席高新军上台领奖。

河南省戏剧家协会秘书长、驻会副主席蒋愈红,郑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张杰为获奖单位颁奖

郑州市也为仙草少儿戏曲文化传承中心和清丽少儿戏曲传承中心颁发了优秀组织奖,以表彰他们在此次活动中的突出表现。

道情《王金豆借粮》选段

演唱:王子辰、朱梓彤

选送:郑州市剧协

豫剧《红灯记》选段

演出:郑雨潇、刘浩磊、屈扬凯

选送:郑州市剧协

豫剧《铡刀下的红梅》选段

演唱:焦艺洋、李汶燃

选送:郑州市剧协、许昌市剧协

戏曲小品《五女拜寿》

演出:焦艺洋 卢向尚 刘紫涵 刘馨钰 刘艺涵 郭晨玥 钟舒帆

选送:郑州市剧协

越调《收姜维·四千岁》

演唱:胡红波、张以琳、孙佳欣、杜滟鹂、韩梓彤

选送:郑州市剧协

豫剧《穆桂英挂帅》选段

演唱:关美利、郑童菲、金子玉、李君垚、肖睿禾、陈泽菡、娄芸汐

选送单位:郑州市剧协

豫剧《对绣鞋》选段

演出:张仙草、张悦婷

选送单位:驻马店市剧协

豫剧《红灯记》选段

演唱:虎美玲、曹会敏、曹会芳、郑州市仙草少儿戏曲文化传承中心

选送单位:郑州市剧协

展演活动汇聚了几十位在全国舞台上溢彩绽放的小梅花获奖者,虎美玲、关美丽、张仙草、王凤琴、胡红波、曹会芳以及郑州市剧协主席团成员高新军、张艳萍、刘晓燕、张海龙、孙玉香、曹会敏等,充分发扬以老带新、传帮带的优良传统,闪亮登场,与“小梅花”同台演出,三代人共同演绎经典名段,引人入胜,现场掌声四起、叫好声不断。

豫剧《打棍出箱》

演出:闫濮羽、吴奥胜、曹玉龙

选送:濮阳市剧协

豫剧《抬花轿》选段

演出:薛湘薇、高晓迪、王冰心、李小甜

选送:郑州市剧协

戏曲前辈的沉稳大气与后辈学生的稚嫩认真交相辉映,成为十周年展演最珍贵的画面,展示出新征程上戏曲事业不仅后继有人,而且会焕发新的时代风貌,为郑州市加快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提升文化自信,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原更加出彩增添了浓浓的一抹亮色。

此次活动还特别设置了非遗展示区域,邀请到泥塑、烙画、剪纸、糖画、面塑、布艺、传拓、印染、书法篆刻、花馍、木雕、铜浮雕、澄泥砚等30多项民间工艺类艺术项目进行交流、展演、展示,在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到来之际,以戏曲+非遗的动静态展示内容,为郑州人民群众营造出浓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氛围。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