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一台700W推力总谐波失真小于0.003%的NADM33功放是什么感觉

SKYNI的败家秀 2023-09-29 16:31:49

传统的高端功放都会在用料上堆砌,而NAD应该是目前HIFI领域功放最向数字化靠拢的品牌,虽然HFI领域不似AV领域在制式解码上一样激进得升级换代,但是依然有很多技术及音源上的发展,比如房间声学调校,流媒体音源,APP协同操控,多ZONE播放等等,NAD M33就是这么一款在各方面都做到极致得HIFI功放,当然他的定价并不低,不过M33作为旗舰型号在性能方面对于普通玩家是过剩的,NAD从入门款D3020,到高端点的 C700、M10都是这种类流媒体媒体中心的设计理念。

M33的强大其实很简单,Purifi放大带来极低的失真度和几乎没有的底噪表现,失真度和底噪一向是Hifi领域是硬指标,当年玩耳机时入手的乐彼L6播放器,当时近万元的售价在一众国砖里独占鳌头就是因为他几乎不可闻的底噪表现。

而Dirac Live声学调试功能对于影院玩家来说可能非常熟悉,是目前影音产品领域最为强大的房间声学调校系统, 甚至在汽车领域,如劳斯莱斯,宾利等豪车都在使用,他弥补了房间装修材质和比例缺陷导致音箱三频表现不如意的缺陷,使得M33在任何环境都可以获得一个相对准确的听感表现。

另外,BluOS智能系统是NAD主推的跨平台流媒体应用,虽然支持的流媒体大多以国外为主,但是在国内也能支持Airplay和QQ音乐,浏览U盘音乐,比传统数播也强大不少。

M33采用触摸式开关,其实个人感觉触摸式开关虽然有逼格,但是段落感的开关更有反馈感,顶部大面积阵列散热口。

M33采用触屏操作,配置了遥控器,还能通过APP远程操作,不过作为功放,M33还是配置了旋钮电位器来调节音量,旋钮操作配合听感来调整更为直观细腻,而且保留了功放操控的仪式感。

左右两侧底部设计了长条散热口与顶部形成对流散热,正面提供了一个6.35mm耳放,提供了>100mW/32Ω的功率。

M33作为一台定位集成了流媒体和本地解码及放大的媒体中心,提供了非常全面而且强大的端口和扩展能力。

左侧两个扩展槽可以扩展更多的功能,比如USB DSD模块,调频模块,HDMI多口输入模块等等。

M33的输入端子十分全面而强大,依然走的是媒体中心的路子,无线传输上支持WIFI和蓝牙,蓝牙支持aptX HD 5.0传输协议,提供了千兆网口和USB口,数字输入方面:提供了两组同轴、两组光纤,一个HDMI ARC回传,一个AES/EBU接口。

模拟输入方面:提供了一组唱机RAC模拟输入,一组线路RAC输入,一组平衡输入。

输出:提供了两个低音信号输出,一组前级输出。

除此自外,M33支持12v联动,红外外接接口,可以与接驳专业后级实现联动控制。

输出功率,作为旗舰的M33自然强势,两组输出端子,8Ω阻抗达到200W以上,4Ω阻抗达到380W以上,而且通过桥接模式,实现8Ω阻抗达到700W以上的连续输出功率,可以通吃绝大部分箱子。

高端功放的外设设计绝对是一种工艺享受,M33自带避震脚垫,而且机箱部位的脚垫自带磁吸设计,避震脚垫可以直接吸附,不用像传统脚垫一样,需要繁琐的摸索摆位安装。

M33的遥控器十分豪华,可以说目前影音类设备已经很少有这种复杂设计的遥控,铝型材的外壳手感非常厚重,按键段落清脆。

除了遥控控制,7寸触摸屏除了可以显示详细的歌曲信息,还可以对设备进行直观的设置与操作,比如歌曲切换吗,音源切换更为直接精准。

当然,与此相比,APP的操作更为便捷,音源切换,作品切换,流媒体服务操作等等,换言之NAD是HiFi领域少有的将Hi-END级别器材的使用体验提高到消费级数码的水准的。

Dirac Live是目前业内最为强大的房间声学校准软件,从听音位使用高清Mic拾取测试信号,测试环境声学并优化频响和瞬态响应,这个功能对于硬装材料和房间比例不是特别理想的环境有非常强大的优化效果。

NAD M33每声道都采用了一片ESS 9028的DAC,通过BluOS解码包括AAC,AIFF, ALAC, FLAC, MP3, MQA, OGG, WAV, WMA等主流音频编码格式,最高支持24bit/192kHz。

试音搭配乐彼的L6作为转盘同轴传输到M33,所以采用的还是内置的DAC解码,这种听音效果基本等同于本地U盘播放。

搭配的箱子是JBL的8寸落地箱LS80,其实早先我是AV&Hifi双修的,但是因为听音和观影场景基本不重叠,所以LS80一直作为影院主箱,LS80是JBL系列较为细腻的监听箱,当然这种细腻也是为了体现更多的细节,毕竟LS80定位本就是跨领域的。

作为Hi-Fi系统,箱子的风格本就确定了整个声音的风格走向,功放及解码的作用更多在于声音的细节、推力、背景是否干净高端器材的作用本就是无限接近保真的标准,而非超过标准,所以越高端的放大器、解码器,他们的效果一定是接近的,而NAD M33在这方面确实无可挑剔,在大声压下,在没有音乐信息时,贴耳听都毫无底噪,解析力细腻,整体风格纯净如水,因为M33的1-200W总谐波失真小于夸张的0.003%。

就听感曲目而已其实并不重要了,对于高端Hi-Fi,只有试音碟才能经得起那种非常直白粗暴的放大,调音已经无法修饰细节上的缺失,简单描述一下M33的听感,那就是纯净的,有力的、柔顺的,华丽的, NAD可以说发挥了D类放大的优势,轻盈的机身实现了最大8Ω 700W以上的推力,即便不是桥接模式,也可以推足LS80,即便是大声压下M33的声底是游刃有余,线条感分明,因为M33解决了D类放大器噪声干扰大的短板,并没有传统D类功放虽然解析力高,细节好但是毛糙不耐听的缺点,特别是弦乐这类的高频细节较多的作品简直能拿清澈见底来形容,而最为让人惊艳的是低频的表现,控制力十分惊艳,这种低频并非是下潜多么震撼,而是让赵鹏这类人声低音犹如温泉般萦绕温暖着你,却没有任何模糊涂抹的不干净。

一台Hi-END级别的旗舰功放,他是诠释一个品牌的理念和技术,并不是以性价比来争夺市场,所以M33其实并没有所谓的竞品,只有理念的差异,因为从听感来说,他们一定是凤毛麟角的,仅仅M33功放部分的表现足以奠定他的地位,而更重要的是NAD想给予Hi-Fi不一样的操作体验,尽管在听M33演绎作品时,沉醉的歌声让我已然遗忘了操作对于体验的影响,但是不可否认NAD确实在一众老牌HiFi品牌中更有创新和体验追求的,他让Hi-Fi并没有那么的传统而守旧,媒体中心的设计理念,丰富的网络及本地音源更容易使得新一代的发烧友所接受,你唯一需要的就是用足够的预算带他回家。

0 阅读:87

SKYNI的败家秀

简介:影音发烧友,智能数码硬件玩家,不差钱的自媒体测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