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后,少吃鸡肉和牛肉,多吃这3种肉,腿脚有力气,精神饱满!

娱综有礼 2024-05-12 02:34:14

昨天小编和朋友吃饭的时候,餐桌上摆着一大锅炖牛肉,虽说牛肉营养丰富,但是立夏过后,天气渐热,不再适宜过多地食用牛肉。

为什么呢?因为在中医理论里,牛肉性热,食用过多易助火生热,对于脾胃虚弱、体质偏热的中老年朋友来说,可能会加重内热,导致口干舌燥、便秘等问题,所以啊,夏天吃牛肉时要注意。

牛肉不适合,鸡肉也是同理,那夏天适合吃哪些肉呢?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推荐3种立夏后应多吃的肉类,保证你吃了腿脚有力气,精神焕发!

入夏后多吃这3肉

1. 鱼肉

鱼肉因其口感鲜美、味道甘平,备受推崇,富含大量优质的蛋白质,搭配多样化的维生素与矿物质,极易被人体吸收,减轻消化系统的压力。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深海鱼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这一独特成分,夏季能有效帮助降低血脂浓度,具备卓越的抗炎与护心功能,对保障中老年人的心脑血管健康大有裨益。加上鱼肉天然的清凉属性,能消暑去热,激发食欲,提升免疫力。

2. 鸭肉

古人云:“夏日食鸭,胜过补药。”鸭肉性凉,既能补充营养,又能清热降火,尤其适合夏天食用。鸭肉中的B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硒含量较高,能够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对于改善因暑热引起的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尤为有效。

3. 兔肉

或许有些朋友觉得兔肉吃得少,其实它可是夏季养生的一块瑰宝。《本草纲目》记载,兔肉性凉而无毒,具有补中益气、凉血解毒的功效。兔肉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且氨基酸组成接近人体需要,易被吸收利用,常吃能帮助增强体力,延缓衰老,对防治高血压、冠心病也有一定效果。

夏季养生注意要点

入夏后,养生的关键要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1. 养心安神

立夏后,由于天气回暖,阳气升发,人的情绪容易受气温影响而变得烦躁不安。因此,精神调养十分重要,需戒躁戒怒,避免大喜大悲,保持心情舒畅,笑口常开,做到心静自然凉。

尤其夏天心脏负担可能增大,需要特别注意心脏的保养,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定期监测血压,保持良好的心脏功能。

2. 饮食调理

清淡饮食: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蔬果,如苦瓜、黄瓜、西红柿等清热解暑的食物,同时减少油腻、高脂厚味的食物摄入,以免助热生火。

健脾除湿:适当食用具有健脾利湿功效的食物,如薏苡仁、赤小豆、白扁豆等,帮助消化吸收,防止湿邪侵袭。

增酸减辛:依据中医“春夏养阳”的原则,适度增食酸性食物,如山楂、乌梅、五味子等,有助于收敛心气,保护津液;同时减少辛辣刺激食物,避免心火过旺。

3. 充足饮水

夏天出汗增多,需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适当饮用淡盐水,促进体内新陈代谢,预防脱水。

4. 适时运动

立夏后可以加强户外锻炼,但应避免在烈日下剧烈运动,选择早晚凉爽时段,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轻度有氧运动,运动后要及时补充水分,注意防暑降温。

5. 冬病夏治

夏季是冬病夏治的好时候,利用夏季阳气旺盛之时,采取中医手段治疗冬季易发病症,例如艾灸、穴位敷贴等。

0 阅读:457

娱综有礼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