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年我考大学向二姑借800被拒,大姨卖地帮我,如今我喊她一声妈

庆庆说情感 2024-05-23 08:11:03

93年我考大学向二姑借800被拒,大姨卖地帮我,如今我喊她一声妈

口述:张桂兰 /编辑:舒云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姑姑与姨妈谁更亲一点,一直是人们讨论的话题,有的人说姑妈更亲,因为姑妈和侄子侄女一个姓,又是父亲的姐妹,所以更亲。可又有人说了,姨妈与外甥更亲近一点,因为姨妈和母亲是姐妹,血缘关系更近。

现年49岁的张女士在她年少时就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年她考大学,家庭困难拿不出钱来供她读书,无奈之下向二姑借800元学费却被拒绝。最后关头,还是大姨雪中送炭帮她,才能顺利上大学,张女士这才有现在的生活。

早年的经历让张女士感受到了人情冷暖,也更加懂得了感恩。大姨晚年生活不如意,张女士将她接到身边照顾赡养,还一口一声妈地喊着。

下面是来自张女士的自述:

我叫张桂兰,今年49岁,在当地国营企业担任人事科长。

我一个贫苦山村女孩,经历这么多年奋斗拼搏才拥有今天的成就,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我,才能够体会到是怎样的辛酸苦辣。

我来自广西桂西北的贫困山村家庭,我家有姐弟4人,姐弟排行分别是,大姐、我、三妹、小弟。

说到我家庭情况,有相同经历的朋友可能就发现了,我们家是重男轻女的家庭,爸妈生了我们3个女儿后才有了弟弟,这才停了下来。

在一个这样的家庭,特别又是排行中间不上不下的,上面有大姐压着,下面有弟弟妹妹争宠,这大多数家庭一样,中间的小孩往往经常被父母忽视,更别说我还是个女孩。

家里生活条件不好,爸妈没读过多少书,也没有什么手艺改善生活,收入来源全靠那两亩薄田。

两亩贫瘠之地并不能满足我们一大家子人的温饱,爸妈还在山坡上种了不少木薯,这些木薯晒干后可以打成木薯粉,可以烙煎饼吃,也是我们家重要的食物来源。

在我的印象中,家里的农活永远都干不完的,姐姐大我三岁,爸妈平时干活的时候都会喊上她,我清楚地记得,那年姐姐还不到10岁,就要挑起比她个头还高的木薯梗,我身体比较瘦弱,只能扛几根短小的木薯梗跟在姐姐身后。

姐姐从小就养成了吃苦耐劳的性格,我干活的时候,容易缺乏耐心也比较懒惰,原本属于我的活,我经常都丢给姐姐,让她帮我干,姐姐从不骂我,只是默默接过我的活继续埋头苦干。

姐姐除了帮爸妈干农活外,还得照顾我和妹妹弟弟,我算是懂事了,毕竟也上学前班了,就是妹妹和弟弟一个4岁,另一个才刚满2岁。

我和妹妹弟弟三人,平时爸妈不在家时,吃饭洗澡都是姐姐在帮我们弄好,照顾我们。可以说在我的年少时,没有姐姐的照顾和牺牲,就没有我和妹妹弟弟们如今美好的生活。

那些年我能继续读书,其实也是牺牲了姐姐换来的。

姐姐只读了小学就辍学了,可能用辍学来说也不是很恰当,姐姐当时成绩还是可以的,可家里实在是太多活要干了,姐姐三天两头要回家干活。

我很多次见到姐姐在忙里偷闲看书本,可是由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去学校,她功课落下太多了,学起来很吃力。

再后来姐姐就没去学校了,因为当时我也读到了三年级,爸爸说,“家里供不起这么多人读书,老大你成绩不好,读了也没啥用,就让老二读吧,你在家帮忙干活!”

姐姐在一旁站着,听完爸爸的话,她只是点点头,姐姐抬头看了我一眼,然后默默走了出去。

我当时心里很难受,就和爸妈说,“你们为什么不让姐姐去上学,那我也不去!”

那时的我还小,爸妈显然是不理会我的,妈妈丢下一句话,“不读书就在家种田,省得花钱了更好!”,说完两人就去逗弟弟玩了。

晚上睡觉,我翻来覆去睡不着,姐姐就睡我对面,她知道我在想什么,于是对我说,“老二,你学习好,应该要去上学,姐姐学不好,在家帮爸妈干活了,你要好好学,知道么?”

姐姐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哪怕爸妈让她辍学是对她不公平的,她也还是接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姐姐的辍学也有我的一部分原因。

十几年后,我出来工作了,每个月的都会抽出自己一部分工资,寄给姐姐补贴家用,好人有好报,纯朴善良的姐姐家庭条件一般,但是却过得很幸福美满。

话说回来,我小学成绩很优秀,顺利进入初中重点班,当时初中是在乡镇里,其实也相当于是在农村,因为学校旁边就是村庄,其中一个村庄我很熟,因为我大姨家就在那里。

外婆家没有儿子,只有大姨和我妈两个女儿,大姨和我妈的关系很好,外公给大姨找了个上门女婿,我称呼他为大舅,因为我们这边习俗就是,上门女婿就是当做儿子般看待,所以我们都喊大姨的老公为大舅。

大舅到外公家后,也确实把自己当成这个家的儿子,他承担起家里的农活,以往家里体力活全靠外公一个人,现在大舅来了,一下子就多了个劳动力,家里有了顶梁柱,生活也慢慢变好了。

大姨只生养了一个儿子,大姨的儿子,也在我们初中,不过他学习成绩并不好,但人很好,在学校很照顾我,他比我大一岁,我喊他表哥。

八十年代,当年上过学的朋友都知道,学校的饭菜根本没有油水,几乎顿顿白菜萝卜和豆腐,我们是每周自己带大米去学校,学校统一蒸给我们吃。

读初中那三年,只要大姨家有好吃的,她都会让表哥给我带上一份,有时间周末我也不回家,就直接到大姨家住上两天,大舅很喜欢下河摸鱼,每回我到他家,都能吃上他给做的黄豆焖鱼仔,那味道别提有多香了。几十年过去了,还是很怀念那个味道。

大姨对我很好,大姨就像我亲妈似的,爸妈知道我周末经常去大姨家住,我不回家他们也不会说很紧张,他们也乐得我不回家,因为这样就不用给伙食费我了。

只要我去大姨家,她都会给我伙食费,虽然大姨家也不宽裕,可她还是给我生活费,表哥有多少,我就有多少,以至于后来次数多了,我都不好意思了。大舅却说,没啥不好意思的,我们家又没有女儿,干脆你就给我们当女儿算了。

大姨在一旁哈哈大笑,我却一脸严肃地说,“将来,我要给大姨和大舅养老,给你买好多新衣服穿啊,吃好吃的东西!”

大舅在一旁给我装带去学校的大米,看着一脸严肃的我,也是忍不住笑了起来。

初中三年就这样愉快地过去了,考高中我成绩依然位列前茅,考上了县城重点高中。

当时妹妹和弟弟都在读小学,家里要供我们三个人读书,压力也很大,但我还是能够顺利上高中,后来弟弟说,爸妈当时就在商量让我不读书了,可是大姐坚决反对,还说我成绩好,将来肯定能考上大学,成我们村里第一个女大学生。

大姐说我会成为村里第一个女大学生,这会给爸妈长脸,可当时家里的条件确实也是家徒四壁,光养活我们几个孩子都很艰难了,这去哪里找钱供读书呢?

最后还是大姐的牺牲,让我继续了求学的道路,大姐那年18岁,她答应媒婆嫁给隔壁村的一个大她5岁的男人,前提就是要彩礼20块钱,我就是拿着大姐的彩礼上的高中。

姐姐结婚那天,我哭成了泪人,抱着姐姐不愿松手,姐姐也哭着说,“二妹啊,你要好好念书,不要想太多,姐姐这是自愿嫁人的,和你没有关系,你明白么?”

高中在县城里,离家里有40多里路,平时周末放假我基本不回家,太远了坐客车要花不少钱,这钱都能顶我一个月伙食费了。

在县城里虽然离家远,但也不是举目无亲,我二姑家就在县城,姑丈在县城市场开了个粉摊,大概有十来年了。二姑在县城粮油局上班,这工作端的可是铁饭碗啊。

二姑家离我们学院不远,路我是认识的,因为爸爸送我来学校报到前,带我去趟二姑家,爸爸让我在县城有什么事情可以找二姑,二姑当时也是点头答应了。

记得高一的时候,那天是端午节,我记得很清楚,宿舍里离家近的同学都回家吃粽子去了,就剩下我一个人,回家对我来说太远了,几十里地我舍不得出车费,只好在学校呆着,想着晚点去二姑家看看,毕竟自从来县城后,就没有去过二姑家里了。

去到二姑家正好赶上了饭点,大姑一家五口人,除去二姑和姑丈外,他们还有三个孩子,我比他们都大,他们应该喊我表姐,可平时我们来往比较少,导致我和表弟表妹们都不是很熟。

他们见我来后,都没人理我,我感觉到一阵失落,二姑从厨房端出来一盆粽子,她也看到了我,就喊我坐下一起吃饭。

二姑把粽子一端出来,表弟他们三人就各自分了一个粽子,盆里面还剩下两个,我看了眼二姑他们,没见他们发话,我不敢去拿。

一时间一阵阵粽子的香味传来,二姑包的粽子里面居然放了两条五花肉,我强忍口水咽了一下,再看剩下的那两个粽子,已经被二姑和姑丈分了。

二姑是见我干坐着,于是对我说,“桂兰啊,不知道你来,我粽子没有包多,厨房里有稀饭,你去打来吃吧!”

我看着表弟表妹们吃的满嘴是油,强挤出一丝笑容说,“没事,我不是很喜欢吃粽子的!”

我起身进厨房打稀饭,发现旁边的锅里还有半锅已经煮好的粽子。

那天我随便吃了一碗稀饭,就匆匆离开了二姑家。

我是步行走五六里路回的学校,本来就只吃了一碗稀饭,还没走到学校呢,肚子就咕咕叫了起来。

临近学校门口时,我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体,那是我大姨。大姨一个人手上提着一个袋子,就坐在门口旁的树荫底下。

“大姨,大姨……你咋来了!”,我边小跑过去边喊大姨道。

大姨见到我后,她忙起身结果可能是等太久了,腿有点麻木了,差点一个踉跄摔倒,我赶紧上前搀扶她。

“哎哟,可算等到你了,你这是去哪里了,我进学校也没找到你!”,大姨一脸紧张地问我。

“大姨,我就是出去逛逛而已!”,我笑着跟大姨说。

“尝尝大姨给你包的粽子,大姨在里面还特意多放了一块肥肉呢,可香了!”,大姨边说边从袋子里掏出一个粽子递给我。

我看着大姨手中的粽子,眼眶湿润起来,没有说话默默地打开,大口吃了起来,也可能是大姨包的粽子太过于好吃,刚吃两口,我的眼泪流了下来。

大姨见我吃棕子突然流眼泪,着急地问我说,“哎哟,这是咋的了,咋哭了呢?”

我笑着擦了下眼泪,对大姨说,“大姨,粽子太好吃了,我感动得落泪了!”

大姨拍了一下我肩膀,笑着说,“你这孩子,不就吃个粽子么?感动啥啊,粽子你都留着,我得回去了,你大舅在车站等我呢!”

看着大姨离开的背影,我感受到了浓浓的母爱,有了被关心的感觉,我打开大姨给的袋子,里面除了有粽子外,还有5元钱,我的眼泪再次落了下来。

1993年高考,我不负三年寒窗苦读,考上了大学。

爸妈是又高兴又忧愁,高兴的是他们生了个女儿是大学生,从此在村里挺直了腰板,忧愁的是家里三个孩子上学读书开销本就很大,我上大学费用需要800元,根本供不起来。

可那个年代,想要考上大学谈何容易啊,爸妈跟我说,他们就是借钱都要让我去上大学。

妈妈带上半袋新打的大米和两条腊肉,和我去找二姑借钱。

二姑当时每个月工资120元,加上姑丈做的生意能赚钱,他们家在当时来说,算是条件很好的了。

可在得知我考上大学后,二姑并没有表现出一丝高兴,在我妈提出想向她借800块钱让我交学费上大学时。

二姑一口拒绝了,她说,“我家里哪里有那么多钱啊,再说了人要认清自己的本事,农村人能读出高中已经很不错,没钱读什么大学啊,大学是那么容易读的么?”

那天任凭妈妈怎样求二姑帮忙,可二姑始终都是一张冷脸相对,我不忍妈妈这样被她羞辱,拉起妈妈就回家。

眼看临近开学,上大学的学费还没凑齐,我心里已经做好要南下广东打工的准备了。

没想到那天夜里,大姨上家里找到了我,她笑着掏出1000块钱给我。

我坚决不收钱,对大姨说,“大姨,我不想去上大学了,想去广东打工!”

大姨拉着我的手,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咱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咋能说不去就不去了呢,你放心,你爸妈不供你读大学,大姨来供!”

我不知道说什么,一把抱住了大姨,哭成了个泪人。

多年以后,我才知道,大姨家也困难,当年她根本也拿不出这么多钱,是她将外公留下的一块宅基地卖掉了,才换来我上大学的学费。

毕业后,我顺利进入国企工作,得到的第一个月工资,我将钱全部寄给了大姨,大姨坚决不收,但是拗不过我,她说,“这钱就保存在我这里,到时你结婚了我就当嫁妆给回你!”

30年过去了,大姨家表哥做生意失败,欠下了30万外债,我得知后,找到大姨把一张银行卡交给了她,让她拿去給表哥还钱。

大姨不愿意收,我拉着她的手,对她说 ,“大姨,没有你,就没有我的今天啊,你待我如亲生女儿一样好,你就是我第二个妈!”

大姨听后很感动,紧紧握住我的手说,“桂兰啊,没想到临老了还给你带来麻烦和负担,大姨对不起你啊!”

我轻拍大姨的手,对她说,“大姨你这是说什么呢,我还要给你养老呢,女儿给妈妈养老不是天经地义的么?”

大姨就像我的母亲一般,从小到大呵护关心我,现在也是到了我反哺恩情的时候了,子欲养而亲不待,及时行孝,莫等错过了才去后悔。

0 阅读:0

庆庆说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