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和堂哥进村相亲,他娶美貌姑娘,我情定灰姑娘,如今他悔青了

庆庆说情感 2024-05-25 07:34:06

素材/赵斌

文/舒云随笔

我叫赵斌,今年53岁,来自广东梅州市大埔县。

今年五一节期间,我和妻子莫梅一起去了趟云南,游玩了丽江、大理古城、泸沽湖等著名景点。

我们一共外出旅游了一个礼拜,返程的时候,莫梅买了不少当地特产,有云南最出名的普洱茶、豆末糖、宣威火腿等等。回家后我们将这些特产送给了邻居朋友,这是我们多年来的习惯,只要外出旅游,多少都会做的一个小举动。

邻居朋友们也都习惯了,知道我们旅游回来肯定会带有礼品的,就都纷纷来家里串门,妻子就将带回来的云南特产都分发给他们一部分。

关系好的邻居朋友都到位了,唯独没见我堂哥,于是对妻子说: “莫梅,留一半那个宣威火腿,等会你送去堂哥家!”。

莫梅这会正忙着呢,因为邻居家小媳妇正入迷听着她旅游途中的趣事,两人时不时还哈哈大笑起来。

“我没空,要不你自己送去吧!”,莫梅没空搭理我,直接回了我一句。

其实我不是很想去堂哥家,当然这不是因为我们兄弟感情不好,而是如今我们两家生活条件相差有点大了,我平时给他家送点东西,堂哥明着不说,但是我已经感觉到他有些不悦了。

或许我的好心举动,有可能在他眼里成了炫耀,所以我才内心纠结起来,不送过去吧,这又是自己的堂哥,送过去吧,又怕他乱想,索性就先放着过一阵子再说。

晚饭过后,往常习惯我和莫梅都会到梅谭河那块散散步,年纪大了不能光躺着,还是要动起来,身体才能更加健康,现在的人年纪一大,又喜欢躺平,三高就是这样得来的。

我就比较偏向于散步慢走,莫梅更喜欢和一群老太太跳广场舞。

时间还早,莫梅也还没到跳广场舞的时间,我们就一起向前散步,路过一个小集市时,莫梅停下来脚步,她拉住了我,示意我向集市看去。

我好奇地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在集市里面我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人是堂哥陈广顺。

只见他身穿一件红色工作服,上面印有环卫清洁四个字。看着正在打扫卫生的堂哥,我心里一阵心酸,赶紧拉起莫梅就快步离开那个地方。

向前走了一段后,我心里一阵感慨,对莫梅说: “唉,堂哥是个好面子的人,如果让碰到我们,他心里肯定很难受!”。

莫梅也是赞同我的想法,她说:“堂哥他人其实也不差的,怎么就落魄成这个样子了呢,我一直弄不明白!”。

我笑了笑,对莫梅说:“很简单,一个选择,就能改变人生!”。

莫梅见我卖起来关子,连忙追问我,说:“啥选择啊这么严重,都能改变你堂哥的命运了!”。

我看着莫梅一脸不可置信的样子,没再说话,只是牵上她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继续向前。

朋友们,是什么样的选择让我和堂哥如今生活天差地别呢?这事得追溯到30年前,事情的始末请听我慢慢道来。

我的父亲一辈有兄弟姐妹5人,其中男丁就父亲和大伯,剩下的就是3个姑姑了,大伯也就是堂哥陈广顺的父亲,我们家族住在县城里。

其实原本我们一家都不是城里人,老家都是在农村地区,能进城扎根下来,还是多亏了爷爷。

爷爷小的时候给过村里的地主家当过伴读,伴读其实就是陪地主家少爷读书,那个时候,地主家吃穿不愁,这种少爷一般是不愿意读书的,所以需要找一个同龄的孩子伴读,既能陪伴地主家少爷,又能起到监管的作用。

那会爷爷的父母都在地主家干长工,地主见爷爷正好和他儿子一般大,就让爷爷跟着地主少爷一起读书。

晚年爷爷回忆说,做人一定不能认命,时刻要想着提高自己,这对以后人生会有很大帮助。爷爷就是这样的人,他年幼时家庭贫困,全靠地主家打工救济,可他还是在短短不到2年时间里,学会了认字和练得一手好字。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百废待兴,全民教育的普及性率还没有跟得上来,那会如果你会识文断字,那真的是很吃香的。

爷爷在附近十里八乡还是有一定名气的,因为他会认字算数,乡亲们有个需要写信的事都会找到爷爷,爷爷也是热心肠,他都是能帮就帮,在我们当地算是很有名望了。

再后来,爷爷被村里安排到县城的供销社上班,他会算数又能写一手好字,很快他就被提拔成了会计,这会计一干就是30多年。

爷爷那时候将家人全部带出来到县城定居,后来还买了地皮,自建了房子,这算是完全在县城定居下来了,当年的地皮和房子也流传到了父亲那一辈,我们这些晚辈也顺理成章地脱离了农村地区,变成了城里人。

我父亲是一名老实巴交的工人,他在县城的食品厂干了三十多年,直到退休都是默默无闻的工人。

大伯则和父亲不一样,大伯年轻时喜欢折腾,有着一手木工手艺,自己开了一家具加工厂,那个时候算是个体户了,后来改革开放后,大伯的生意很是兴隆,火热得不行,那些年大伯家赚了不少钱。

短短不到两年,大伯就成了县城里的万元户,大伯挣了钱后,他还在城南那边买了一块地用来建房子,自己分家搬出去住了。

大伯的儿子陈广顺,比我大3个月,我们堂兄弟俩从小就玩到大,他从小就调皮一点,我比较老实内向一点,他经常带我疯玩,有一次不知道堂哥从哪里弄来一辆自行车,他愣是带着我骑回去农村姑姑家。

我们没在农村生活,那时候的农村好玩的地方可多了,我们可以下河摸鱼,上山摘桃子,这些可都是城里人体验不到的乐趣。

后来我们一起读书,可他就是不爱学习的这么一个人,每回考试都是倒数,我和他相反,我成绩还算不错,堂哥学习差,大伯他们都不担心,还说读书不读书问题不大,以后家产全由堂哥继承。

这就是当年万元户的豪气,可大伯当时并不知道的是,他对堂哥的放纵日后会使他吃尽生活的苦头。

初中毕业后,我和堂哥选择了不一样的路,他没考上高中,索性就没去读书了,直接到他家的家具厂帮着干活去了。

我考上了梅州中学,高中生活让我和之前的生活区分开来,这里的学习氛围很浓厚,我也逐渐有了压力,投入了更多精力用来学习,和堂哥就少了联系。

三年后高考,我以3分之差落榜了,那个年代确实想要考上大学真的太难了,虽然感到惋惜,可是当时的高中文凭也算蛮高的,找工作什么的都容易很多。

说回堂哥这边,三年里大伯教了不少做生意的技巧给他,他也越来越得心应手了,厂子在他手上生意也越发红火。

我高中毕业后,一时间找不到什么合适的工作,最后还是父亲拖了关系,帮忙在当地报社谋了一份新闻摘录的工作。

转眼间,时间来到了1993年,那一年我和堂哥都是22岁,都还没有结婚,同龄的很多人都已经结婚了。

堂哥是爱玩不愿意去结婚,其实他对象都换了好几个,我嘴笨人又太过于老实,遇到喜欢的女孩子都不敢上前搭讪,这么大了还没处过对象呢。

姑姑是他们村上数一数二的媒婆,经过她介绍的男女青年,结婚成功的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对了。

大伯见堂哥整日里吊儿郎当的,就让自家妹子给介绍好的姑娘,想让堂哥早点结婚,心安定下来。

因为我也到了适婚年龄,姑姑见都是自家侄子,也不好偏向谁多一点,索性就连着我一起给安排了。

姑姑介绍的是她临村的姑娘,两个姑娘都是21岁,也是堂姐妹来着。

姑姑安排妥当后,我和堂哥一人提着一盒糕点水果就进村相亲了。

进村的路上,堂哥一脸笑眯眯地对我说:“兄弟啊,等会你挑姐姐还是妹妹啊!”。

听他说完,我想了想,还别说这个问题我是真的没想到呢。

堂哥见我没说话,他一副为兄弟两肋插刀地样子,无私地说道:“我作为大哥,自然是不能与老弟抢的,等会你看上那个,不管是姐姐还是妹妹,你先谈着,怎么样?”。

我心里一阵好笑,这堂哥是个什么样的人,我再清楚不过了,等会他绝对会选择最漂亮的那个。

于是假装和他说:“我说老哥,万一人姑娘有自己的想法,不同意怎么办,不是说了么,强扭的瓜不甜呐!”。

“管她甜不甜呢,看对眼就行,不过你还别说,这谈恋爱啊,还真的就是要你情我愿,你侬我侬才对嘛,哈哈哈……”,堂哥真的是越说越离谱了。

进村后步行了十来分钟,姑姑就在女方家门口等着我们,见到我们来后,姑姑急忙跑上来,一见面久责备我们,说:“都交代你们要早点来,怎么到这个点了,都快到饭点了!”。

“哎哟,姑姑嘞,这到饭点不是更好么,就留下来吃饭呗!”,堂哥撇了我一眼,笑着对姑姑说。

姑姑知道堂哥这个人很贫,也没有再和他说什么,领着我们往里走。

这户人家住的是泥瓦房,门口还堆满了稻草,那个年代没有煤气,一般人家里有点条件的,都是烧蜂窝煤,或者是木屑,条件差的只能收集稻草回来烧。

姑姑介绍说,这一户是姐妹花中的妹妹家,听到姑姑说姐妹花,我心里多少有些许期待。

那天是这妹妹家的父亲接待的我们,我们喊称呼他叔叔,他热情招待我们,聊天过程中得知他们是单亲家庭,这大叔辛苦将一儿一女抚养成人,也是不容易。

可聊了一会,我和堂哥还是没见到他家女儿,堂哥性子直爽,就问大叔道:“叔,你这闺女咋不出来聊聊天啊!”。

“她正好上山打柴火去了,这会应该也快回来了吧,我交代她今天早点回来的!”,大叔给我们续上开水,不好意思地说。

门外突然一阵脚步声,“哎哟,他三叔啊,这来客人了,咋不通知一声啊!”,门外人还没到,就听到了一妇女的声音 。

那妇女刚一进门,看着我们就一脸谄笑地说道:“哎哟,你们可来了,走,去我们家,婶给你们做白切鸡吃!”。

原来这大婶姐妹花中姐姐的母亲,她身后孩跟着一姑娘,这姑娘第一眼就让我感到惊艳,她身材应该有1米65左右,只比我低一个头,皮肤白皙,瓜子脸,都说一白遮百丑,更何况她人还长的漂亮。

要知道,在我们广东地区,因为地方气候问题,大多数人的肤色都是偏黑一点点,这是因为地处亚热带地区,常年挨晒太阳的原因。

大叔看到这个阵势,有些为难,本来我们是先到他家的,于是看向了姑姑,还没等姑姑说话,堂哥就拉起了姑姑的手,说:“姑,我们就去这婶子家吃饭吧,人家都已经做好了,不去不是违背了人家一篇心意么?”。

堂哥边说边看向那姐姐,我知道堂哥是看上她了,姑姑觉得堂哥说得也有道理,就同意去那婶子家。

我在这里人生地不熟,也就一起跟上去,结果堂哥拦住了我,说:“老弟啊,我相亲谈对象,你跟过来干啥啊!”。

堂哥既然都这样说了,我也只好留在了大叔家,大叔见他们都走了,也没再管我,我自己无聊就四处逛逛,这家里虽然不大,只有三间瓦房,可却是收拾地相当干净整洁,与我印象中一些农村家庭脏乱差的环境完全不一样。

一看就知道这家的女儿是个爱干净勤快的人,我想堂哥既然选择了姐姐,我等会就看看这妹妹怎么样吧。

没过一会,一女孩带着草帽挑着两捆柴火回来了,当时正是夏天,她衣服全被汗水浸湿了,看到我坐在屋里,她脸一红,急忙跑进屋内。

我看到她挑回来的两捆柴火可不轻啊,换作是我都不一定能够挑得那么远,这女孩确实厉害啊。

没过一会,女孩换洗了衣物出来,我这才看清楚了她的模样,和姐姐相比她黑瘦黑瘦的,身高应该只有1米58左右,长得不算丑但也看的过去。

她还是红着脸,应该也知道我是来相亲的,她腼腆地问我,说:“你叫什么啊,吃饭了没有!”。

“我叫陈斌,还……还没吃饭!”,我回答她,没什么社交经验的我也有些紧张。

“我叫莫梅,给你下面条吃,怎么样!”,莫梅倒是放开了,她不再那么拘束了。

那天她给我煮了鸡蛋面,她给我和她父亲的碗里都打鸡蛋,自己则是吃白面条,那时起,我就认定了这个女孩。

那天相亲我们都成功找到了对象,堂哥三个月后就办了婚礼,他们婚礼举行得很隆重,彩礼也给得很足。我和莫梅是第二年春天结的婚,我们的婚礼就很平淡,但是岳父并没有在意这些。

再后来,莫梅在县城自己弄了个摊位卖瓜果蔬菜,搞得风声水起,我父亲还将大半辈子的积蓄全部交给了莫梅,有了启动资金,她直接开起来了小型超市。

莫梅真的是让我很惊叹,这瘦小的个子下竟然这么富有能量,不光是能干还孝顺父母,我们一共生育了两个孩子,她都教育得很好。

说回堂哥这边,婚后堂嫂从来没有出去工作,家里的家具厂由于竞争激烈也越来越难以为继,不到三年就关门了,当年的万元户,也越来越不值钱了。

堂嫂在之前家里条件还好的时候,就喜欢跟县城里的一些富婆打麻将之类,后来有了孩子,她也不愿意带,全部丢给婆婆去管,自己就是每天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大伯找过儿子,说要让他媳妇去找份工作,不能整天这样闲着,不然总有一天会坐吃山空。

当时堂哥手上有点钱,哪里听得进去,直到厂子关了破产了,才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干。

堂哥夫妇动不动为了点小事情就吵架,闹得翻天覆地,堂哥说,要不是为了孩子,他早想离婚了,堂嫂也不甘示弱,说跟了堂哥这么个窝囊的人很憋屈。

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看着一地鸡毛的堂哥家,感慨万分,我很庆幸当年选择了那个瘦黑瘦黑的妹妹,才有了我们家今天幸福美满的生活。

2 阅读:183

庆庆说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