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专家尹艳艳老师:过度顺从的孩子将无所适从

谛道互联 2023-04-23 14:22:45

有一位家长讲了一段很有智慧的话:“把孩子教得过度顺从,他长大会无所适从!”

这段话真是让我深深的感到认同,只可惜,“听大人的话”、“听话才是乖小孩”的讲法,依然是我们文化中很被重视的价值观。

我注意到这其中有个很”的地方,部分相当强调要孩子“听话”的家长,其实本身的个性很自我,也不见得听他父母的话,简单来说,他是用传统的大帽子,像是“孝顺”等价值观来要求孩子,但是家长却可以不用被要求,不管用什么说法,家长只是想要他人来配合自己的需要而已。

大人说的话都对吗?

以前资讯不够流通,很多台面上的讲法过于单一,无法被检证,但现在资讯爆炸,即便是高学历、高成就的知识分子,讲法也可能偏颇,甚至论证的基础薄弱,其说法有明显的利益与目的性,不见得是事实,说不定他们自己心里也清楚。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大人说的话都对吗?”、“听大人的话,能促进孩子思考,培养独立判断的能力吗?”、“大人说的话,是为了大人,还是为了孩子呢?”

大人说的话,当然可能不是为了孩子,我曾遇过长辈或者是父母的某一方,因为离婚的关系(有时牵涉到监护权的争夺),一直灌输孩子要仇恨自己的爸爸或妈妈的想法,细究大人的心态,基本上比较没那么在意孩子的心理健不健康、快不快乐,他主要是为了出一口气。

孩子清楚自己的想法,我会失去他吗?

有一位家长曾经很忧心的表达:“如果让孩子搞清楚自己真正的想法,那我不就有可能失去他了吗?”

这目的,显然是为了大人自己的情绪,至于对孩子有没有利,那是其次,期待用一些方式(例如打压、扭曲、愚弄),把孩子留在自己身边,代价就是,孩子没机会好好的探索自己的心,以及不敢表达自己对另一方父母的喜爱。

甚至,我遇过一位单亲妈妈,明白表示自己不喜欢某个孩子,觉得管不住他,所以对这个孩子,妈妈特别不上心,家庭联络簿经常没签名,很多跟这个孩子有关的事都放着不处理,不过,即使孩子清楚表达想跟爸爸住,爸爸的意愿也很强烈,父子的关系很好,但妈妈就是不放手,我不清楚妈妈的目的,但我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人得到好处。

不是只有现在才发生这样的事,我也曾听长辈讲过,即使在以前民风保守的时代,把孩子卖掉,换取金钱去赌博的例子,也时有所闻,也可能大人不够成熟,也可能利欲薰心,大人也常常做出错误的判断。

听话,真的是为了孩子好吗?

听话,真的是为了孩子好吗?孩子听话,大人在管理和教养上,会比较轻松方便,但这真的是为了“教育”孩子吗?

孩子过度顺从,没有磨练出自己的判断能力、逻辑思考能力,当他进入职场与社会后,需要大量的决策判断时,父母的知识不见得跟得上时代,更不见得在孩子身边,他便可能无所适从。

这时候,如果遇到愿意帮忙的贵人还好,但通常机率比较小,如果遇到想要借着孩子的信任,而进行欺压与剥削的人,那得靠孩子自己跌跌撞撞摸索出一条路,不知道要花费多久时间。

其实,大人要孩子听话,只是把孩子遇到问题的时间往后拖延而已,有时候大人没想那么多,只想要眼前轻松。

为了听话,我们用了什么手段?

让我们从问题的根本着手,为了让孩子“听话”,我们用了什么手段?

正向一点的方式是“鼓励”,偶尔我们也说理,不过,相对来说,负面的方式通常频率更高、强度更强,像是威胁、恐吓、欺骗、命令、碎碎念、处罚(包括斥责与体罚)等,是教养中最常见的方式。换个方式来说,就是通常我们比较不希望孩子跟同侪相处时进行的互动,但我们却拿来用在孩子身上。

说理、鼓励,很花时间,需要很多爱心与耐心,父母自己需要刻意去培养,而且正向的方式,虽然长期来说,有助于孩子内化,但是却难以保证立即见效,有些父母也不是故意的,是因为他们也没有好的榜样可供学习,所以这种比较成熟的思想与行为,可能这辈子都学不会。

不过,想学就有机会。

尹老师小叮咛

教育孩子就是要花时间,要想清楚为了孩子好,所以我们有要求的理由,我们有什么困难就明说,让孩子早一点知道,父母也不完美,很多能力也有限。

这一步能踏出去,我们自己会先变得更成熟,孩子更有机会从我们身上学习与成长。祝福您!

0 阅读:5

谛道互联

简介:分享职场最新资讯,传播职场干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