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恭让|赏石当知石,新春“石”来运转

路生观史 2024-02-08 19:13:24
赏石当知石

文|吴恭让

“石”在禅语里通常指不被一般知识和智慧所拘束,在高度空间自由活动的一种心境。日本熊泽禅师的《石德五训》,对石包括奇石的感悟堪称精妙:奇形怪状,无言而能言,石也;沉着而有灵气,埋于土中而成为大地骨干,石也;雨打风吹,坚固不移者,石也;质坚而能完成大厦高楼之基础者,石也;默默伫立山中或者庭园,增加生活情趣、并能抚慰人心者,石也。由此可见,赏石在美化生活、开启心灵、陶冶情操、激励精神方面具有特殊功效。在日益城市化的当今,赏石成为一种时尚,成为洋溢中华文化精神的自然美追求。

比起本土奇石,用海洋玉髓切割抛光的切片具有质地冰透、构图天然、画面精细、色彩绚丽、体型小巧、便于藏赏等鲜明特点。在爱好者收藏家眼里,它既是宝玉又是雅石,集珠光宝气与高清彩图于一身,诱人眼馋爱不释手。海玉虽是泊来品小众货,往往万里挑一方得佳品。尤其精品难遇,上品难求。一些海玉天花板藏品价格屡创新高,令人咋舌。海粉趋之若鹜,迅速成为藏界新宠。

“艺术之水相通”。玩海玉切片与玩奇石异曲同工。比如赏析奇石首先要懂得奇石,理解奇石,才能对话奇石,寄情奇石。这既是玩石的理念依据,这也是玩石的基本功夫。一般说来,赏石需从四个方面研读奇石所蕴含的丰富内涵。

一、自然大师造化奇石“美”

奇石摄人心魄的美,表现在它给人以形、色、质综合意境的强烈视觉冲击:恰到好处的妙笔生花,鬼使神差的画龙点晴,莫名其妙的天工神助,令人叹为观止,过目不忘。所以资深藏石家以拥有理想孤品引为骄傲,慰藉终生。大自然中美可以说无处不在,关键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由此奇石收藏也被称为“发现的艺术”。这种说法是在大自然创造美的客观基础上,强调了由人去发现美,欣赏美进面升华美的主观作用。

野渡 收藏 吴恭让 规格 50×39×5mm

毕加索画意 收藏吴恭让70×30×10mm

毕加索画意 收藏吴恭让70×30×10mm

二月春风 收藏吴恭让 规格59×38×7mm

二、天地正气凝聚奇石“魂”

中国赏石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女娲炼石补天”“精卫填海”“完璧归赵”“石猴出世”“米芾拜石”的传说家喻户晓。从古至今,石文化把天地正气、人间正道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理念,深深根植于伟大民族精神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思想和行动。开放改革后,中外文化交流密切,进一步拓宽了赏石视野,使人感受到异国石种的新奇特,丰富了收藏品种。

中华龙脉 收藏吴恭让 规格 58×35×9mm

摩登黄河母亲 收藏吴恭让 规格56×38×8mm

温泉水滑 收藏吴恭让 规格48×8mm

柳湖人家 收藏吴恭让 规格45×9mm

三、中华文化赋予奇石“神”

这里说的神,指奇石的天然神似或者独有神韵。

我国河流纵横交织,黄河石、长江石为代表的众多河流奇石往往先遭高天滚滚寒流侵袭,后经粗沙浊浪磨砺,方能修成正果。太湖石出污泥而不染,潮涌浪击显玲珑剔透,灵璧石饱受地裂雷劈乃壮其筋骨,遗传了河流大地母亲父亲的血脉基因,携带着中华文化的风采神韵。这些奇石所呈现的画意诗情,大到山川原野人物走兽,小到一草一木花鸟鸣虫,似乎都与泱泱中华地域地貌风情景物相吻合,鲜明生动地张扬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因此说,奇石取名欲画龙点睛,必先熟悉中华文化。先辈大咖苏东坡说得好:腹有诗书气自华。与其说是大文豪的创作体会,我看当成玩石心得也非常合适。

北戴河 收藏 吴恭让 规格60×40×6mm

十世班禅大师 收藏吴恭让 60×20mm

海神梳妆 收藏吴恭让 规格45×38×5mm

丽人行 收藏吴恭让 规格48×35×5mm

四、洗心革面修养奇石“禅”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一方摄人心魄的奇石,需经千万年火热水深、粉身碎骨的磨难,才能堂而皇之进入藏家厅堂。

岩石形成之初,地心深处的岩浆须经千万度高温地火熔炼,融合各种矿物成分,构成五彩缤纷颜色;后被地壳挤压喷发奔涌,冷却凝固成岩石;再遭到电闪雷击、地震、泥石流的撕裂劈砍,才被分割成块,接受河水剧烈洗磨。渐渐成型后,又被埋入河底沉沙中修心养性,吸收日月大地之精华,养成妙趣横生的灵性。寂寞了千万岁的奇石升华出宁静致远的禅意,显示出超凡脱俗的禅境,展露出淡泊明志的禅定。

洞天达摩 收藏吴恭让 规格40×5mm

面向大海 春暖花开 收藏 吴恭让 规格 40×5mm

鱼翔浅底 收藏吴恭让 规格52×41×8mm

春江水暖 收藏吴恭让 规格53×49.5×13.5mm

吴恭让,原兰州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主任,著名奇石收藏家。

1987年首次发现酷似中国版图的戈壁肖形石,经新华社定名“中国石”向世界播发,其散文《中国石》发表在人民日报,后被选入全国小学语文课本、1995年出版石文化专著《漫话黄河石》,2006年出版赏石、藏石指南《点石成金》,在人民日报发表了《论黄河石的美学魅力》在《收藏》《石友》发表数十篇赏石论文,大力提倡“神、形、色、质的赏石四要素”,积极主张“赏石当重奇与美”,大声呼吁藏石务须“注重稀有性,着眼观赏性,富有文化性,把握经济性”的现代藏石价值取向。1998年被中国首届国际观赏石艺术节组委会评为“百名观赏石名家’,2005年获得甘肃省“奇石收藏、赏石理论突出贡献奖”,2012年获得甘肃省观赏石协会“特殊贡献奖”。

吴恭让是颇有名气的军旅赏石大家,也是藏家石友尊敬、喜爱的的赏石文学家、理论家、评论家。很多石友以自己的石头得到吴恭让的点评为荣。他的创作成果累累,他的大作英气逼人,他的观点鲜明精准。最近,他在黄河九省区奇石大展高端论坛主讲的《当前奇石收藏走势分析》《丝路文化对当代赏石的深刻影响》《一带一路拓石缘》,观点鲜明,文笔犀利,切中了赏石现状要害,点明了赏石发展趋势。指导性很强。听者大呼过瘾,获益多多。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