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楼市,救了个寂寞

资本信条 2024-05-07 21:55:38

还是那一句话,该来的都会来,

深圳楼市对于限购政策也做出了松绑调整。

说实话,第一眼没有仔细看政策,简单扫了一下,看到这么多字数和条数,不用看了,政策松绑力度肯定不及预期。

原因很简单,松绑要求越详细,证明力度越小,否则“全面取消限购”就这几个字,就完事了,字越少,事越大。

而深圳此次松绑简单概括就是,

1、核心区域还保持限购不变。

2,非核心区域限购从3年社保降到1年。

3,本地二胎以上家庭,可以在非核心区域再买一套房子,

4,允许企业购买住宅,只要企业年缴税满100万,公司人数10人以上即可在非核心区域购房,

5,开展“收旧换新”和“以旧换新”

很明显深圳楼市的这一次松绑还是有所保留,最起码和五一假期之前流传出来的小作文相比,有一些不及预期。

不过也在情理之中,在北京调整五环外限购的时候,咱们就说过,北京楼市算是打了一个样,一线城市的松绑态度还是挤牙膏。

所以现在深圳的政策也是这样的态度,小步快跑并没有一撸到底。这也导致很多松绑力度完全不及预期,

唯一的亮点可能也就是允许公司购买住宅,但是刺激效果应该不会特别明显。之前深圳很多公司的购房比例确实比较高,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用来炒房的,但现在炒房意愿是极其的低,所以刺激力度应该有限。

并且深圳楼市的这一次松绑目标也非常明确,就是去化非核心区域的库存,

乐有家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截止到4月30日,深圳市预售新房去化周期为24.9个月,近3个月去化周期一直维持在24-25个月,而非核心区域的新房库存只会比这个数字更高。

这已经严重超过了正常的去化周期,再加上2024年以来,深圳新房的销量确实比较差,以楼市小阳春为例,2024年3月份深圳市新房共成交2,816套,同比下降61.8%,降幅已经远超腰斩线,

所以非核心区域的新房库存去化肯定是现在调整的首要目标。不过现在购房人群也已经意识到非核心区域房产保值性相对较差,哪怕是一线城市,所以接下来深圳恐怕还要再给政策,

特别是等七月份的大会召开以后,市场就会更加明确了,不过在此期间,深圳的二手房销量还会不断的给出积极信号。毕竟是一线城市以价换量还是有销量的。

当然了,我也看到很多人在说房地产已经成这个样子了。一线城市放开的速度太慢,应该全部放开。

因为房价上去了,房地产就上去了,涉及的众多相关产业也就上去了,经济也就回暖了,房地产的作用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其实这种言论,就是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工具,之前咱们确实经常用,也确实好用,

但为什么楼市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下行,一直到现在,这么久的一个时间,这么多松绑政策也出了,咱们为什么不用这样的手段?

大背景其实就是因为供需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如果用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就是在透支需求,

遥想2015年需求如此旺盛,房价透支一波,导致现在很多城市还没有完全缓过来,可见危害性到底有多大,所以现在咱们才会不断的强调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再说了,一线城市完全放开也不代表百分之百上涨,也就核心区域竞争比较激烈,非核心区域库存依旧很大。

并且很多二线城市早已经全面放开,根本就没有效果。所以一线城市通过完全解除限购拉高的热度,也很难全面传递到二三线城市。反而会虹吸一波二三线城市。

并且说到放开,广州现在的限购和完全取消也没什么差别了,也没有见销量持续上升,房价快速反弹,反而由于过快的松绑,使得市场对广州楼市的期待越来越低。

当然了,也不排除广州和深圳楼市基本面不一样的情况,但是基本面有差距,也不可能大到180度反转这么大的地步吧。一个是没有效果,销量和房价还在跌。那另一个放开却是房价和销量直接触底反弹,你感觉可能大嘛?

即使有可能,他能够持续多长时间?房价涨上去了,如果没有经济和需求支持的话,再跌下来,这不还是泡沫吗?

道理就是这个道理,说了那么多,其实就是想告诉大家,这一轮房地产救市单纯的依靠政策是很难完成企稳筑底的,

并且咱们上面说的还是假设快速放开,而现实依然是在挤牙膏,而且挤牙膏产生的楼市复苏结果大家也能够想得到。

所以现在楼市的企稳不是一个政策的问题,最终的市场复苏一定是所有条件的合力,比如经济、购房预期、需求,

所以作为普通人还是守好钱袋子,该做什么做什么,什么时候整体收入预期上来了,消费欲望又起来了,存银行的钱敢花了,整体房价自然就企稳了,

当然了,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然而现在楼市挤牙膏的目的就是为了争取这个时间。

0 阅读:26

资本信条

简介:解读社会与财经背后的深度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