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走访圩厍村

山鬼鬼 2024-02-02 15:07:47

为了详细地描述圩厍村乡村战略实施情况,调研团采访了圩厍村书记、圩厍村村民、养蟹人,记录不同人的视角下,圩厍村近年来发生的改变。

调研成员从特色产业、圩厍村村民文化精神建设等方面进行提问。调研成员问:圩厍村是如何因地制宜地走好特色化多元化的乡村振兴之路?书记回答说:首先圩厍村位于鹅湖镇最北面,南有白米荡,北有嘉陵荡,东靠望虞河,先天的地理环境为养殖甘露青鱼创造有利条件。后期加强对环境的治理,为养殖业、农业的发展提供基础。将这些特色产业整合,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同时特色农副产品比如甘露青鱼,水蜜桃,白米荡大米等已然成为备受消费者喜爱的特产。在新媒体时代,运用网络技术如线上直播、微信公众号宣传等方式让更多人关注了解并走进圩厍村,带动圩厍村经济稳步发展。

周心怡摄

其次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让村落特色成为吸引点,比如白米荡农家乐将休闲玩乐与村落文化相结合,吸引游客前往。同时针对不同年龄的游客举办不同的特色活动,让游客更好地在此放松愉悦心情,同时也为农民创收提供机会。目前圩厍村旅游业处于探索阶段,各方面尚未成熟,需要村干部和村民们的共同努力。

书记指出圩厍村于2020年正式脱贫,在脱贫的路上,政策的推动是不可或缺的,有了相关政策的支持和法律文件的保障,脱贫道路一路绿灯。在此前提下,圩厍村村干部能够正确分析村落地理优势,能够切实实行相关政策,因地制宜走好特色化多元化道路,带领村民大步向前走,大胆干,使得农民收益显著提高,有效防止返贫现象的发生。

调研团实地考察,记录了圩厍村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期望。农副产业目前是圩厍村的主导产业,是村民主要的经济来源,但是经济发展也需要工业的支撑,遗憾的是,圩厍村不在工业规划产区内,工业发展受到阻碍。书记表示:目前我们在村里找到适宜地方用来建造工业化厂房,聚拢村民前去就业,增加收入。

周心怡摄

随后,书记提到要实现圩厍村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人才,农村人才引进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引进各类人才可以加强农村地区的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地区的人才素质,为农村地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对此,村支部特别计划实施了一系列人才引进政策,实现人才振兴,积极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支持家乡发展,为农产品赋能,利用科技富农。调研成员随后进行了实地访谈,更加深入地了解圩厍村对于人才的各种政策。

周心怡摄

调研成员对圩厍村村民进行采访调研,实地走访村情,通过访谈式对话,了解村民对农村人居环境现状的满意度以及村庄相对应的改善措施,了解村民参与农村环境治理的意愿以及对环境认知等问题,找寻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的有效成绩。村民们表示:三年来,他们感受到的最大变化是环境方面的改善与老年福利项目的开设。村干部们特别成立了圩厍村“三清三治”农村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小组,并定期召开工作例会,明晰工作思路和举措,引导村民主动参与,全力营造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美丽村庄,让幸福圩厍“美”起来、“绿”起来、“靓”起来。在水环境方面,进行清淤除障,清网拆桩,使水底更清,河面更清净,对河道部分阻塞区域进行疏浚,提升了河道的防洪减灾治理能力,实现了河道的长治久清。在老年福利项目方面,圩厍村坚持用心用情把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做好,特别是对优抚对象、孤寡老人、残疾人、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不仅定期给予救助资源,还在重阳节和春节在全村开展解民忧、送温暖等活动,真正让群众“生活有着落、心里有依靠”,把民生工程建到百姓心里,切切实实地拿出诚意,不作表面文章,不走过场,带着民意作决策,带着真心实意去办事。

周心怡摄

圩厍村始终坚持用“真心”“决心”“细心”解决好民生事项,不仅让百姓收获生活便利,也着力架设好连接党心民意的桥梁。

在得知无锡圩厍村的螃蟹养殖业发展得如火如荼后,调研成员特地对螃蟹养殖户进行了走访调查。在螃蟹养殖户的口中得知:这片富饶的土地不仅生态环境优良,而且养殖业经济效益显著。在采访中,养殖户说:“我们的技术是从阳澄湖搬过来的,虽然有所改良,但始终保持了高品质。我们的螃蟹口感鲜美,营养丰富,很受消费者欢迎。”他还透露,他们的螃蟹销售渠道在政策的支持下已经从传统的线下市场拓展到了电商平台,进一步扩大了销售范围。

周心怡摄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