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书生带女子回家想要成亲,母亲反对,说:她的脚不沾地

小冉有故事 2025-04-28 10:51:12

在山阴县西巷的青瓦白墙间,住着位风华正茂的书生,此人名叫张楚年。已到弱冠之年的他,不似旁人醉心四书五经,偏偏独爱翻阅那些志怪古籍。书中狐仙或妖娆妩媚,或温婉动人,轻捻衣带便能掀起人间风月,这般描写如蛊虫般钻进他心底,日夜啃噬着少年的魂灵。

隔三差五,张楚年便会背着竹篓踏入山野。春时,他踩着沾露的青苔,在断壁残垣间寻觅蛛丝马迹,残破的梁柱上悬着的蛛网,在他眼中都似狐仙留下的神秘记号;夏时,顶着似火骄阳,拨开比人还高的野草,任由汗水浸透衣袍,只为探寻密林深处可能藏匿的仙踪;秋时,踩着满地金红落叶,听着枯叶在脚下发出细碎声响,在暮色四合的老庙前伫立良久,期待能与狐仙邂逅;冬时,寒风如刀刮过脸颊,他仍固执地跋涉在白雪皑皑的山间,脚印深深浅浅地延伸向远方。

寒来暑往,四季更迭,他将周边大小山林几乎都转个遍,可追寻狐仙的念头却愈发浓烈。旁人笑他痴傻,他却毫不在意,只盼着某一日,能与那书中的狐仙来一场惊鸿之遇。

张家在当地也算是有头有脸的大户人家,只可惜人丁不旺,只有张楚年这一根独苗,见到他这般张员外也是急得不行。这日,张家书房里,黄花梨的桌面被戒尺拍得 “啪啪” 地巨响,张员外满脸通红,花白的胡须气得直抖,指着儿子鼻尖吼道:“什么狐仙鬼怪,全是糊弄人的鬼话!就算真的有狐仙,但人妖殊途能有什么结果?你这些年读的圣贤书难道都喂狗了?”

母亲李氏坐在太师椅上,抹着眼泪直抽搭,哽咽地说道:“儿啊,你都二十了,隔壁王家的姑娘生得水灵,针线女红样样好。赶紧成个家,也好给张家传宗接代,娘这心里才能踏实......” 说着说着,又忍不住哭出声来。

张楚年垂着头,手指在衣摆上绞出深深的褶皱,嘴里含含糊糊应着 “知道了”。可等父母一转身,他又像只偷腥的猫儿,趁着下人不注意,揣着本翻烂的《玄怪录》就溜出了门。

暮色四合时,他已经溜到了城外的破庙。断壁残垣间冷风 “呜呜” 直灌,梁上的蛛网在月光下泛着幽光。张楚年抱着膝盖缩在斑驳的神像下,狼嚎声从远处传来,听得他后颈的汗毛直竖。山风打在破门板上,“啪嗒啪嗒” 的声响,让他总觉得有什么东西在暗处盯着自己。可即便吓得牙齿打颤,他还是舍不得离开 —— 总觉得下一秒就能够遇见狐仙,但每一次都是败兴而归!

春去秋来,檐角的铜铃摇晃了七个年头。张楚年镜中忽见鬓角染霜,才惊觉自己已快到而立之年。而前厅里,年迈的张员外望着账簿上密密麻麻的数字,浑浊的眼珠盯着儿子又一次空着的座位,枯瘦的手攥紧算盘,“啪嗒” 一声将珠子拨得乱响,无奈地叹息道:“偌大的家业,难不成要指望狐仙来管?”

后宅母亲李氏的咳嗽声透过窗纸,在夜里格外刺耳,抚摸着儿子的手背说道:“儿啊,你爹的风湿腿越来越重,娘这副身子......” 话音未落,又是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帕子瞬间染上一抹血红。

张家的生意这几年愈发红火,张员外望着库房里堆积如山的货物,却连抬眼的力气都没有,本来想着等到张楚年成年之后就将家里的生意叫由儿子负责,可没想到儿子的心思全然不在这里,一心只想着虚无缥缈的狐仙。

这年初夏,张楚年骗父母说要出去散散心,实则揣着本已经快要翻烂的《狐仙志》,踏着露水往深山走去。山道旁的野蔷薇开得泼辣,远处的山峰裹着轻纱似的云雾,忽而被山风撩开一角,露出青灰色的岩壁,宛如仙人随手泼墨的画卷。

当他看到远处的山峰,不禁呢喃道:“好个灵气充沛的所在!”随后便激动地甩开袍角就往山间小径奔去。一路上,即便脚板底已经被碎石硌出了血泡,他也浑然不觉,只顾盯着崖边的洞穴、溪畔的竹林,连老树上垂落的藤蔓都要扒开瞧一瞧,就是希望能够见到梦寐以求的狐仙。

他对着空荡荡的山谷喊:“狐仙姐姐!” 声音惊起一片山岚,却只换来自己的回音在石壁间撞来撞去。

日头渐渐西斜,天边泛起火烧云。张楚年倚着棵老槐树喘气,汗湿的发梢贴在额角,脚掌火辣辣地疼。他望着层峦叠嶂的群山,满心不甘,又掏出怀中的书册,借着最后一缕天光,逐字逐句寻找记载中 “云雾缭绕处,必有仙踪” 的线索。

天色渐晚,他刚转身要往山下走,天边突然炸开一道闪电,紧接着 “轰隆” 一声惊雷,狂风卷着枯叶劈头盖脸砸来,转眼间乌云像打翻的墨汁,将整个天空染得漆黑。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在他后颈,瞬间浇透了单薄的衣袍。

心中暗叫“倒霉!”抱着脑袋在山道上狂奔,忽然瞥见山腰处有一间破庙,张楚年跌跌撞撞扑进破庙,撞得朽烂的木门 “吱呀” 怪叫。霉味混着尘土扑面而来,只见寺庙内蛛网密布,残缺的神像,歪着半张脸注视着这个不速之客。

他抹了把脸上的雨水,牙齿冻得咯咯直响。从墙角扒拉出几根枯树枝,又掏出火折子哆哆嗦嗦点燃。火苗窜起的瞬间,映得四壁鬼影幢幢。张楚年缩在火堆旁,和衣躺了下去。

夜半三更,火堆里的木柴 “噼啪” 爆开火星,张楚年在寒意中昏昏欲睡,忽然,一阵若有若无的轻笑钻进耳中。他猛地睁眼,瞳孔瞬间瞪大 —— 摇曳的火光中,不知何时立着一位白衣女子。月光透过破窗的罅隙洒在她身上,恍若为她笼了层薄纱,肌肤白得近乎透明,眼尾点着一抹朱砂,随着眼波流转,恰似桃花瓣上的晨露。

“你...... 你是何人?” 张楚年蹭地坐直。话音未落,女子已款步走近,广袖扫过地面,竟未沾半点灰尘。她抬手轻抚鬓边碎发,腕间银铃发出细碎声响,在寂静的破庙里格外清晰:“公子寻我数年,怎么现在却变得如此生分?”

张楚年喉结滚动,颤抖着跪坐在地,掌心沁出冷汗,哆哆嗦嗦地问道:“莫非...... 莫非姑娘就是狐仙?在下日夜盼着与你相见,踏遍山野、栖身破庙,只为一睹芳容!” 他仰头望着女子,眼中满是狂热。

女子掩唇而笑,柔声说道:“既如此,你可愿与我结为连理,共享这千年修行?” 她指尖凝出一缕幽蓝狐火,火苗跃动间,映得她眉眼愈发妖冶动人。张楚年只觉脑袋 “嗡” 地一响,狂喜如潮水般漫过全身,忙不迭连连叩首,额头撞在冰冷的青石板上,却浑然不觉疼痛:“愿!我愿!求仙妻成全!”

第二天清晨,晨光穿透雕花窗棂,张楚年带着那位白衣女子回家了,全家上下都被惊呆了。 张楚年握紧女子微凉的手,胸膛挺得笔直,介绍道:“这是我娘子。”

母亲李氏踉跄着将他拽到一处墙角,小声说道:“儿啊,你看她走路不带尘土,眼尾泛着青光,分明就是妖邪,怎么能结婚呢?赶紧把她送走,免得招来灾祸,你爹最近身体本就不好,万一......”

“够了!” 张楚年甩开母亲的手,狐仙倚在门框上轻笑,腕间银铃随着动作轻响。张翁望着儿子被迷得神魂颠倒的模样,暗叹一声,招手唤来管家,在他耳边低语道:“你现在赶紧去城西的白云寺,今天晚上务必将无念禅师请来。”

张员外被逼无奈,只能假意同意这桩婚事,当天夜里,张府大堂红烛高烧,龙凤喜烛将四壁映得通红,张楚年身着金线绣就的喜服,嘴角笑意几乎要溢出来,伸手正要牵起红盖头下那只玉手。忽听 “哗啦” 一声巨响,窗棂碎木纷飞,一位灰袍老僧破窗而入,锡杖重重杵在青砖地上,震得众人东倒西歪。

“阿弥陀佛!妖孽休走!” 老僧声如洪钟,脖颈间佛珠骤然亮起金光。新娘猛地起身,红盖头滑落,露出惊惶失色的面容。她足尖点地就要破窗而逃,却见老僧手腕一抖,串珠如流星般飞射而出,《金刚经》的经文化作金色梵文在空中盘旋。

那女子被逼得连连后退,突然发出一声凄厉的尖啸,声音不似人声,倒像夜枭哀嚎。她在咒文笼罩下就地一滚,华服瞬间化作飞灰,娇躯竟如冰雪消融般消散,露出一具泛着青光的白骨骷髅。更可怖的是,骷髅身侧散落着一套沾满泥土的寿衣,褶皱里还沾着暗红血迹,在摇曳的烛光下显得格外阴森。

家中仆人被吓得尖叫连连,有人瘫倒在地,有人夺门而逃。张楚年僵在原地,双目圆睁,死死盯着那具骷髅,脸上的狂喜早已化作惊恐。老僧收起佛珠,摇头叹息:“此乃枉死孤魂,借狐仙之名惑人,施主险些酿成大祸啊!”

老僧的袈裟在夜风里猎猎作响,指尖捻着佛珠轻转,望着地上散落的寿衣,双手合十,叹了口气说道:“西边山里有座老坟,棺材板早烂透了,里头的白骨露天放了几十年。赶上一群狐狸在旁边挖洞安家,这骨头天天吸着狐气,又借着日月精华,才学会了变成人样。”

正说着,外头突然传来一声狐狸惨叫。众人吓得一哆嗦,就见老僧抬手在空中画了个圈,金光一闪,叫声戛然而止。“我今早找到了狐狸洞,给它们念了超度经文。没了狐气撑腰,这白骨精自然现了原形。” 他看了眼瘫在地上的张楚年,摇摇头,转身对着那些散落在地上的骨头念了一段经文,那些白骨就像被火烧着似的,“噼啪” 几声就化成了灰,等到最后一缕青烟消散时,老僧已踏着满地喜烛的残蜡缓步远去,只留下空荡荡的喜堂里,此起彼伏的喘息声和张楚年呆滞的喃喃自语:“原来...... 根本没有狐仙......”

张楚年直勾勾盯着地上的白骨粉末,耳边还回响着白衣女子化作骷髅时那声刺耳的尖啸。经历过这件事之后,他高烧昏迷了整整三天。恍惚中,他总看见狐仙的虚影在床前飘来荡去,忽而化作骷髅冲他狞笑。等他终于能扶着墙下地时,镜中人眼窝深陷,鬓角又添了几缕白发。

此后,张楚年把案头那些之前视若珍宝的志怪话本全塞进灶膛,蹲在噼啪作响的火光前,看着那些 “狐仙” 二字在烈焰中蜷曲成灰。就算有人说起山中奇闻,他也是微微一笑便转身离开。

三个月后,邻县王家送来婚书。成亲那日,红盖头下的新妇举止端庄,递茶时手腕上的银镯轻轻相撞,发出清越的声响。张楚年握着那只带着体温的手,忽然想起破庙里狐仙冰凉的指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数年过去,张府后宅时常传出孩童嬉笑。张员外拄着拐杖教孙子认字,张楚年的娘子倚在雕花窗边绣虎头鞋,针脚细密整齐。茶馆中偶尔有说书人提起狐仙故事,街上的老人们就指着张家宅院笑:“瞧见没?那才是实实在在的好日子。这世上哪有什么镜花水月的仙缘?灶台上的热饭、妻儿的笑脸,才是摸得着的福气!”

从此,坊间流传着一句谚语:"痴人妄念寻狐仙,到头方知凡世甜。" 劝诫世人不要贪恋虚妄,要珍惜眼前的天伦之乐。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创作实在不易,真心感谢每一位帮我点赞或是转发的朋友们,你们的每一次轻轻点击,于我而言,都是一份无比珍贵且意义重大的支持与鼓励!每一次的转发,都仿佛是一束温暖而明亮的光,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给予我无尽的力量和勇气。小冉在这里谢谢大家,祝大家,顺遂无虞,皆得所愿!!!!

0 阅读:0

小冉有故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