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古城访文笔塔,本名文光,体现当地重教兴文的社会风尚

极客谈旅游 2025-04-08 02:30:31

人文旅行达人/小众秘境星探/徒步旅行家

从环城西路出发,沿中山路骑楼街向东行,经过人民会堂,三个代表的理论思想最早就是在这里阐述。一直走到中山路的尽头,对面已经看到冼太庙背后的高墙和屋脊。

这一区域是一个小型商业街,集中了不少店铺,有一些售卖当地的特色小吃。听说牛腩粉还不错,就在这里找了一家粉店,嗦碗粉作为午餐。个人感觉味道比较清淡,和前一天在中国第一滩吃的那碗牛腩粉的味道很像,极有可能是因为尚未适应当地的口味,因为看店面的规模还是不小的。

嗦完粉,回到对面冼太庙的停车场取车,继续出发,前往下一个目标。距此只有数百米的文笔岭森林公园,山上的文笔塔,是高州城区的最后一站。

几分钟就来到公园大门,竟然没找到配套的停车场,在旁边的家属院中寻了个停车位,总算停好车。山不高,登山的台阶很宽,一口气便来到半山腰,此处修有一座凉亭,取名文心亭,两旁的对联为:文笔生花铺锦绣,心弦入韵醉园林。

登山石阶在这里拐了个90度的弯,正好对着山顶的文笔塔。只见它由青砖砌成,内部空心,巍然耸立。紧走几步便来到塔下,抬头仰望,宝塔像一把文笔,直插蓝天,果然是风光无限。

文笔塔始建于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由茂名举人招元傅倡建,是为振兴郡城文风。宝塔坐东南向西北,八角七层,通高30.6米,塔内空心但无隔层,所以无法攀登。塔顶为八角攒尖形,置形似笔锋的塔刹。宝塔二层门楣上有灰塑“文光塔”三字,这也是它的本名,只因外观酷似文笔,所以俗称文笔塔。

另外,文笔塔所在的小山名为镇头岭,其南部有笔架山和挂榜岭,它们一起构成“笔架青峰”的奇景,正好暗合文光塔创建的寓意。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