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七年后的梅花簪与竹叶伞

沫沫在哪 2025-05-01 09:00:18

八岁那年,柳溪镇的桃花开得正艳。阿松攥着攒了半年的铜板,跑到镇上的玉器铺,踮着脚指着玻璃柜里那支梅花玉簪:"要这个!"掌柜笑他:"小娃娃买簪子作甚?"他涨红了脸:"送给阿樱!她爹要带她走啦!"

谁也没想到,阿樱临走时塞给他的竹叶荷包,竟成了夜里偷摸落泪时捂在嘴上的帕子。荷包角上歪歪扭扭绣着"松"字,针脚里还缠着根她的头发。

七年后秋雨骤降时,阿松正在城东画摊收摊。青石板路上突然传来"扑通"一声,藕荷色裙摆像朵凋谢的花浸在雨水里。他冲过去扶起那姑娘,油纸伞堪堪遮住她发间一闪而过的梅花簪——那簪尖缺了半片花瓣,正是当年他买瑕疵品砍价时掌柜死活不肯再让的五十文。

"姑娘可要当心。"他递过伞时,袖口露出半截褪色的竹叶纹,"明日来城东画摊还伞便是。"

雨幕那头传来轻笑:"你这人真怪,伞给了别人,自己淋着回去?"这语调像根羽毛,突然搔醒了记忆深处某个夏夜——他们偷摘李婶家杏子时,阿樱也是这么笑话他爬树姿势的。

次日清晨,阿松的摊位前来了个戴面纱的姑娘。她放下的油纸伞骨上刻着小小的竹叶,正是他去年刻了半夜的记号。

"听说公子画技了得。"面纱下传出闷闷的声音,"可否为我画幅小像?"

狼毫蘸墨时,阿松的手抖得厉害。面纱揭开的刹那,他故意打翻了砚台。墨汁泼在姑娘月白的裙裾上,绽开一片歪斜的竹影——就像当年阿樱第一次绣荷包时的惨状。

"你!"姑娘跳起来跺脚,发间玉簪叮当作响。阿松突然伸手拔下簪子,露出簪尾那道裂纹:"李记玉铺的瑕疵品,当初砍价时掌柜还骂我小兔崽子。"

面纱"唰"地落下,露出阿樱憋笑憋红的脸:"那你可知这竹叶荷包里..."话未说完,荷包已被扯开,飘出张泛黄的糖纸——正是七年前他们分食的最后一块麦芽糖。

街角突然传来李婶的吆喝:"两个小混蛋!偷我的杏子还没赔呢!"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