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与孩子天天争吵到亲密无间,到投身家庭教育,我用了7年来蜕变

百合读书 2025-04-29 12:01:29

说起家庭教育,我踏入这个领域的时间并不长,只有不到2年的时间。

只不过,在没有投身家庭教育之前,我在家庭教育和学习心理学的探索,已经有5年之久。

之前,我从未想过自己会做家庭教育的落地辅导,可能是因为自己曾经是一个非常糟糕的妈妈,没有勇气能胜任这个方向的工作。

于是,就花了大量的时间深耕、沉淀、学习和自我成长。

向下扎根,向上成长,以空杯之心,不断清零着自己固有思维模式。

再后来,我一边从糟糕妈妈一路蜕变,从暴躁不安到情绪平和,从极度焦虑到宠辱不惊,从灾难化思维到积极乐观,从跟孩子天天争吵到亲密无间。

我跟孩子亲子关系的修复,也让孩子的自驱力和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从小升初每科的20多分,用一个学期从年级460多名逆袭到年级前20;

从不学习不写作业到主动学习,奋发向上;

从初三压力过载跌落至暗时刻,萌发退学念头,又用30多天时间重整旗鼓,上岸重点高中;

从初中的尖子生到高一的中等生,经历了失眠、内耗、自我否认、分班落差、大把掉头发等的各种躯体症状,从差点休学到重整旗鼓;

从高二经历人际关系和青春期问题而厌学和摆烂后,成绩再次暴跌,在底部纹丝不动盘踞4个月后又重新浮上来近200名。

每一步都走得惊心动魄,每一步都让我更加坚定学习和自我成长的决心。

我接住了孩子所有的情绪,也赋能了孩子摆烂时刻,做好不再继续下坠的力量托举。

在家庭教育领域,我既是萌新,也是资深老师傅。

萌新是因为我正式转型到家庭教育的时间并不长,区区2年而已。

资深老师傅,是因为我有足够扎实的心理学基础,在孩子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孩子的成长体系以及花样百出的坑,都被我走完了全过程的闭环。

懂足够多的理论,熟练到到信手拈来的程度,但又不拿理论去套现象。

在家庭教育中,我有这样的理念:

不需要懂太多的道理,养育娃的基础理念一本家庭教育的心理学书籍,就能完成理论体系,花1%的精力就够了,但想做到知行合一,还需要99%的践行。

而我在家庭教育中,更侧重于践行,更侧重于实战和日常生活与相处细节的觉察。

只有解决掉实际问题,才能将问题消解于无形。

育儿问题,完全不是靠看似正确的废话,看似有理的道理去打通闭环的。

家庭教育是一场实战,是与孩子在生活的点点滴滴相处,情绪的丝丝缕缕,内心的真实感受以及无意识的习惯。

是读懂孩子的每一句话,解码孩子的每一个诉求,倾听孩子的每一次心声,接住孩子的每一次内耗。

这才是家庭教育的有效指导,而不是说教,道理和形而上的各种理论。

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将具体的问题细节化,将细化的问题本质化。

这是我在养育孩子时遵循的理念,也是我在辅导父母如何更好接住孩子时的理念。

在教育孩子问题上,道理不重要,重要的是感受,是共情,是包容,是接纳,是发自内心的真诚与坦诚。

这才是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赋能以及托举。

如果父母只着急想改变孩子,而不去洞察孩子内心的诉求,去忽略孩子语言背后的求助,只是想快点帮助孩子。

那么急切想帮助孩子的结果,大概率会只有反作用,而起不到实际的作用。

而我帮父母解离、分析、疏导和给出建议,则是用第三视角,来帮助父母走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新路径。

踏实、靠谱、落地、认真、清晰、能解决实际问题,是我在辅导过程中,父母给予我的正向反馈。

但我会给家长以下几个建议:

首先,不要等到孩子严重厌学或者已经休学了,才想着解决。

不提前改变自己和觉察养育问题的家长,或者只想改变孩子的家长,会走更多的弯路,甚至花3倍不止的时间与精力,最终坑的是孩子。

耽误的是孩子的宝贵时间,最好的学习阶段,就那么几年。时间不可逆!

家长醒悟更早一点,成长更快一点,是给孩子争取更多的成长空间。

另外,意识不到家长自己的问题,只想解决孩子问题,无解;

其次,太着急解决问题,而没有耐心去观察的家长。

太着急,又不听劝,只会造成双重内耗,对实际的改变起不到太大作用。

会反反复复,在焦虑和内耗中循环,情绪会占上风,解决问题的周期会被拉长。

最后,缺乏基础信任关系时,先暂停求助。

如果相信就放心和敞开以及坦诚,不信任就多去观望或换个信赖的。

不内耗自己,也不内耗别人,时间宝贵,同频才能共振。

每一段旅程都是痛则通的蜕变,向上走,向善走,向美行。

每个家长,都要先学会自我成长,成为足够好的自己之后,才能起到托举孩子和帮助以及赋能孩子的最终目的。

先透视本质问题,表象问题才能解决。

不过度功利化,不过于急着灭火,防患未然,慢慢来,才更快。

0 阅读:30

百合读书

简介:爱读书、爱思考、爱写作的百合,读完10000本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