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一辈企业家用“铁饭碗”培养接班人,年轻人早已奔向网红赛道

嘉祥评娱 2025-05-01 04:24:50

当董明珠2022年年薪飙升至1437万、分红进账2亿的消息撞上孟羽童月薪不足1万的现实,这场看似“老板吃肉,员工喝汤”的职场博弈,实则是传统企业转型与Z世代职业价值观的激烈碰撞!

这场被李国庆称为“中国版《穿普拉达的女王》”的职场大戏,撕开了制造业巨头在流量时代的人才困局——当老一辈企业家还在用“铁饭碗”思维培养接班人,年轻人早已用脚投票奔向百万级网红赛道!

2021年7月,一档职场综艺《初入职场的我们》将22岁的孟羽童推至台前。这个被保送至浙江大学西班牙语系的竺可桢学院学霸,凭借在节目中跳女团舞破冰、连续熬夜修改方案的“拼命三娘”人设,让董明珠当场拍板:“我要培养她成为第二个董明珠!”

同年9月,孟羽童正式入职格力,顶着“董事长秘书”头衔频繁亮相直播间。董明珠亲自为其站台,在抖音账号发布“明珠羽童精选”带货视频,甚至将她的头像印在格力官方旗舰店首页!

这位初出茅庐的应届生,以火箭速度完成了从职场新人到“格力IP”的蜕变——但代价是连续两个月无休、凌晨三点改PPT、周末被临时叫回公司拍摄短视频。格力内部员工曾向媒体透露,孟羽童基础月薪在5000-10000元浮动,年终奖与直播GMV挂钩。

据蝉妈妈数据,其2022年直播场均GMV约22万元,按行业1%-3%的佣金比例计算,月收入峰值不过3万元。反观董明珠,2022年仅分红就达2.03亿元,相当于孟羽童需直播5800年才能企及。

这种悬殊对比在2023年4月彻底爆发。当孟羽童被曝“连续两天未出镜直播”,格力直播间账号悄然删除其所有视频时,外界才惊觉这场“师徒情深”早已暗藏裂痕。

更耐人寻味的是,孟羽童小红书账号悄然转型“职场干货博主”,单条广告报价高达15-20万元——这个数字,是她在格力月薪的20倍。当当网创始人李国庆一语道破天机:“孟羽童在格力熬成高管至少8年,但MCN机构给她的保底价是400万。”

这句话背后,是传统制造业与网红经济的残酷时差:董明珠代表的“熬资历”晋升体系,在Z世代眼中不过是“用青春换期权”的赌博;而孟羽童选择的“流量变现”路径,则更符合短视频时代“三个月不火就换赛道”的生存法则!

这种代际差异在孟羽童的社交媒体中可见一斑。她曾发文吐槽:“连续工作21小时后,还要被要求保持‘董事长秘书的微笑’。”而董明珠在股东大会上的回应更显割裂:“年轻人不能只想着挣钱。”——当69岁的企业家还在用“奉献精神”画饼,年轻人早已学会用“流量思维”计算投入产出比。

2023年5月,孟羽童从格力离职的消息冲上热搜。有网友翻出她2021年入职时的发言:“我相信格力会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如今再看,这句话更像是对传统职场规则的温柔反抗。就像她小红书简介写的:“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

这场风波最终以双输收场:格力失去“年轻化”的流量密码,孟羽童则被贴上“背信弃义”的标签。但更深层的困境在于,当董明珠们还在用“接班人”话术捆绑年轻人时,Z世代早已看透。

所谓“铁饭碗”,不过是老板用情怀编织的黄金枷锁;而“做自己”的代价,或许要承受千夫所指,却能换来财务自由的入场券!孟羽童离职后,格力直播间悄然改版,主播话术从“董总钦点”变为“国货之光”。

孟羽童的小红书账号粉丝量突破130万,单条“职场避坑指南”视频播放量破千万。这场博弈没有赢家,却给所有打工人上了一课:当传统企业还在用年薪画饼,年轻人早已学会用流量估值。或许正如李国庆所说:“在短视频时代,每个打工人都该给自己标个价!”

0 阅读:6

嘉祥评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