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第一城,也难了!

城市财经 2024-05-22 11:30:34
作者:余飞01 | 降价被投诉

才全面放开限购的成都楼市,这两天因为降价被投诉一事,被推向了舆论漩涡。

根据澎湃新闻爆料:

今年4月以来,成都部分网友通过“问政四川”投诉开发商“恶意降价销售”、损害老业主利益,所涉楼盘集中在双流区。

其中一个投诉内容如下:

其于2023年买下了双流区越秀曦悦府的高层项目售价2.4万每平方米,本周开发商不顾政府价格监管,以工抵房的说辞恶意降价销售曦悦府11栋的房子,直接从2.4万降到1.7万进行销售,恶意的降价严重损害了我们老购房主的利益,一套房仅半年降价70万,直接导致整个区域价格全部扰乱,希望有关部门能够严查该开发商,帮助我们老百姓补偿差价或者进行退房。

去年买2.4万元,现在买1.7万元,每平米足足降了7000元,一套房半年降价70万,直接跌走了三分之一,跌没了首付。

客观来说,这事放在谁身上都不爽,都有可能和这些业主一样,采取相似的动作。

同情归同情,但按照市场逻辑,并没有什么理由可讲。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早就说过,当下买房不是不可以,只要不给自己无端加杠杆,只要自己的收入能够覆盖房贷,只要做好心理准备就可以。

去年那样的市场,买房显然就应该做好承受下跌的心理准备,这是认知。去年的市场,如果你还想着买了就能上涨,那是自己的认知出了错误,首付跌没了,就是为自己的认知错误买单。

02 | 成都楼市也难了

然而,对于买房的当事人来说,大多数人都会被愤怒冲昏头脑,做出过激举动。

今年这样的事情,在深圳、广州、武汉都发生过。尤其是武汉的业主,更加激动。

4月份,武汉电建地产·泷悦长安降价促销,项目此前销售价格1.7万-1.8万元/平方米,活动价则在1.45万-1.5万元/平方米,同时还赠送车位。

此举引来了老业主不满,有一位业主不满开发商的操作,怒砸售楼,当时开发商就报警,警方带走了该业主。

从心理上来说:

儒家说人性本善,法家说人性本恶。我更接受第三种观点,人性本私。

很多时候,大多数人反感一件事情,或者因为某件事情义愤填膺的时候,不是因为真的反对,而是因为自己不是受益的一方。

以买房来说。已经上车的业主,很多人恨不得价格一天一涨,让自己的资产水涨船高。而没买房的业主,则期盼着房价拦腰斩断,最好是能降到自己轻松上车才好。

这些想法都无可厚非,毕竟人性本私。

从道理上来说:

你买贵了,就不允许别人买便宜?要是当初买的房现在涨价了,是不是要把差价补上呢?

无论是业主还是监管机构,无论心里头有多不愿意,都应该尊重市场,尊重市场合法合规的正常自行涨跌。

所以,这一次成都双流区住建局给出了铿锵有力的回答:属于市场调节价。

尊重涨跌,也是尊重自己。

客观来说,买房就是为自己的认知买单。你买房的时候,就应该做好涨跌的一切心理准备。

更何况,投诉开发商无济于事。开发商其实最不想降价,他们们巴不得一天涨一次价格,能让他们降价卖房,说明市场太冷了,不得不降价促销。

成都算是比较能扛的城市。

从2021年年中开始,全国楼市进入了调整周期当中。此后中心城市次第陷入泥淖。

但成都依旧如火如荼。

2022年,成都二手房成交量在当年创下了历史新高。新房和二手房价格更是持续上涨。

在这种背景下,2022年年中,成都的商品房成交量就取代武汉,登上了楼市第一城宝座。

2023年年末,成都新房成交量14.75万套,位居全国第一。二手房成交量21.99万套,位居全国第一,是当之无愧的楼市第一城。

直到去年,成都才开始转向。

成都市统计局数据,2023年成都商品房销售面积2204.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9%。

房价方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成都新房从去年11月份开始转向下跌,二手房则从去年7月份开始下跌。

进入2024年,在全国大势影响下,成都跌势在加快。

成都市统计局数据显示:

2024年一季度成都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30.7%。房地产投资数据也未走出下行通道,一季度成都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2.9%,商品房新开工面积下降29.1%。

2024年1-4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7.6%。商品房新开工面积下降8.5%,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33.6%。

二手房同样如此,克而瑞四川数据显示,一季度成都二手房成交了37376套,同比下跌了34%。而且套均成交周期都在大半年。

房价方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份新房环比下跌0.3%,同比上涨1.4%。同比显示上涨是因为成都新房价格去年11月份才开始转跌。

二手房,成都3月份环比下跌0.8%,同比下跌5.7%。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数据与市场真实的体感,其实存在很大差别。从机构披露的数据来看,成都的房价跌幅,显然没有这么温柔。

诸葛找房披露,当下成都的挂牌二手房调价房源中,90%在降价出让。

克而瑞四川数据显示,3月成都中心城区二手房成交均价约为1.45万元/㎡,跌回2019年1月水平。

从各板块来看,跌幅最大的是科学城板块。数据显示,科学城目前二手房均价17477元/平方米,相较于2020年的30258元/平方米,下跌了42%。直接从“3”字头跌入了“1”字头。

相比于2020年,二环内的东客站均价跌破了2万,柳林、郫都老城、龙泉驿老城、新都老城、温江老城、红光、西河跌破了1万。

量价齐跌的市场,开发商如何坚守价格?所以,降价是再正常不过的操作,这如果都要投诉,政府根本应付不过来。

03 | 挡不住的趋势

周期力量已经形成,在大趋势面前,个体力量想要扭转,是螳臂当车。

看看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商品房成交数据,就能明白当下的市场是个什么情况。

国家统计局披露:

1至4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2925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0.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3.8%。新建商品房销售额28067亿元,下降28.3%,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31.1%。

来源:国家统计局

进入2024年,我们的商品房销售面积与销售额,在连续两年调整的情况下,再次迎来了大跳水。

从上面的走势图可以看到。去年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下跌了8.5%,销售额下跌了6.5%。

而今年前两个月跌幅直接达到了两位数,一季度销售面积跌幅19.4%,销售额跌幅27.6%。

前4个月,销售面积下跌了20.2%,销售额下跌了28.3%。跌幅比一季度扩大了。

更重要的是,今年前四个月的销售面积相较于去年前四个月跌去了超五分之一,销售额跌去了超四分之一。

按照这种形势,今年商品房成交量“双9”都很难维持住。

开发商现在降价,是顺势而为而已。

所谓的放开限购,降低首付,降低利率,都是想着多卖房,实现软着陆而已,也就是让房价跌得慢一些,无法扭转下跌趋势。

所以,我们看到,在放开限购后,成都的新房在五一期间步调一致开启降价促销揽客模式,84%的新盘推出了特价房,60%的新盘推出了优惠。

不降价,只能砸在自己手中。

所以,本号再次强调一下,当下买房卖房的观点,适用于所有城市:

第一,高位站岗的炒房客,能现在卖掉,不要拖,越拖亏损越大。已经赚到甜头的炒房客,应该见好就收,否则当初凭运气赚到的钱,未来会凭本事全都吐出来。

第二,至于只有一套房的中产家庭,未来要做的,是尽一切可能降低刚性债务,收缩家庭的债务表。

第三,买房方面,没有硬需求,没有急需求,尤其是买房需要加杠杆的人群,可以推迟。

第四,对于有自住、小孩上学、结婚需求的硬刚需来说,挑到好的房子,如果收入能够负担得起,又特别想买,可以买,但需要做好承受房价下跌的心理准备,这是认知。

0 阅读:4

城市财经

简介:席地而坐,对酒品茗,共话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