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差的发展带来碾压,正确的调音造就通杀——海贝ProjectAce海神圈

耳机林sir 2024-04-07 13:21:09

“假如一艘大和号战列舰在现代红海打击过往商船,需要付出多大代价才能干掉?”

这话不是我问的昂,这是前两天在知乎上翻到的一个帖子,知乎那地儿大家知道嘛,这类帖子总会有的,问这个算闲得不行,回答这个乃至围观这个也纯属闲出屁——我当时正好没事儿做,略微翻了下,这次没啥人抬杠,答案很统一:基本不需要代价,随便几个线导鱼雷,或者空投制导钻地弹,实在无聊视距外拿制导舰炮慢慢点,玩儿似的就把它放翻了。在进鱼肚子之前船上的人基本不可能看到攻击者的面目,怎么死的都不知道,这个就叫做碾压。

之所以能碾压,是因为有绝对意义上的代差,代差这个东西对于海军兵器来说差出半代就攻守易型,差出一代以上直接别打了,你那二战的战列舰看着再威武也是废铁一堆,趁早找印度人拆了卖铁还能回俩寿司钱。

其实吧,音频器材,虽然没这般夸张,却也有那么些情形类似了。

最近会跟一群老朋友搁群里聊天,都是一群十几年前就玩耳机的人,个中不乏因为工作缘故退烧N久的那种,等退完几年再想捡回爱好,就忽然发现自己手上存着的老物件,很多都只剩下个摆件价值……

“卧槽我当年的索尼XK辛辛苦苦攒钱买的,现在随便一个小尾巴就把它比成这么狼狈了么?”

“不是吧,以前这塞子很牛掰的,咋现在这牌子啥也不是了?”

“我去这塞子这么猛,多少钱!?你再说一次多少钱!?”

基本上,群里隔三岔五就会发出这类“大人时代变了”的惊叹,之所以隔三岔五是因为这种事你先讲明白了也没用,它都是眼见为实耳听为实的,非要这位亲自跑去试听,或者买的新玩意儿到货了,他才能直观的感受到这个差距的尺度。

那么,这尺度有多大呢?我这么形容吧:当年最好的闪存Mp3,现在真就是被五百元级小尾巴血虐的命;当年最棒的带耳机口的手机,也一样逃不过千元级小尾巴的屠戮;至于当年那些上千乃至大几千上万的耳塞,搁到如今,面对售价是他们彼时几分之一乃至十分之一的小塞子,都有可能守不住擂。虽然这说得全都是素质,味道这个事儿没法说清楚且没法量化,但事实已经足够惊人。

就比如说像海贝Project Ace这样的塞子,对于上古时代那些动圈耳塞来说,它就是毫无疑问的降维打击——可能都不用去欺负老头子,就是跟现在的一些耳塞比起来,它的实力,也有些太过火了……

先说外观,坦白说这是海贝迄今为止所出过得耳塞里,最具辨识度,也最“上镜”的耳塞,相机手机怎么拍怎么好看——先介绍下这个塞子的来路,它是由海贝和FAudio合作开发的型号,故而从外观设计到内在音乐审美,都有了强强联合的痕迹,坦白说海贝之前的很多耳塞都有些……你也不能说它声音或者声价比不给力,但总是让人觉得不够骚气,做播放器是得脚踏实地,做耳塞我却是觉得最好思路最好别那么理工男,多一些形而上的“我认为我觉得”多一些无法数据化的自以为是和天马行空,往往才能更有意思——是的,做耳塞,有意思有趣味很重要,这次的海贝Project Ace(也有人戏称其为海神圈),从外观来说,就够有意思有趣味了。

外壳选用T6063铝合金,兼顾了颜值耐用性和轻质量特征,高精度五轴CNC原块切割工艺+人工打磨抛光+阳极氧化处理,实物给人一种工艺质量和完成度都巨高的感觉,绝对不会产生“这塞子外观是不是还需要再打磨打磨”这样的念头,很“整”。当然看到这个外观可能会有人担心说佩戴会不会不舒服不妥帖?事实证明成品担心是多余的,前提是中号耳套叠加导管厚度之后我个人戴起来会不够贴合,换成小号硅胶套之后佩戴感就很完美了,不硌不沉不闷,亚克西~

线材选用Litz type5的同轴式编绞线材,内外三重材质和结构,铜芯与铜镀银线芯进行1:1.6混合编绞成八芯全平衡,带旋扭紧固设计的4PIN-Lock多功能可换插头设计,此外装在小盒子里的多种耳塞套,以及方方正正的皮质耳机收纳包(可以把耳塞套那个小盒装到它里面去)一应俱全。

此外我还想多提一嘴的是这次的开箱感,很好,很不拼凑——就是说它不是那种别人都有这些零件,我们也都得有,别人都分门别类塞进去了我们也学那个逻辑塞进大盒子里——不是这种观感,而是更有统合设计感的调调,再往上进化一步,就快要搞出来“艺术味儿”开箱仪式感了,这就特别好,进步十分明显吖!

声音部分,我打算换个姿势,切换到自己的第一人称视角,也算是带大家跑一遍我对耳塞做判断一般是基于怎样的方法论,有不同意见欢迎拍砖探讨哈~

第一步呢,先是在声音以外,看和摸,摸腔体抻线材插拔观察插针这些,这东西任谁摸多了都会有自己的经验与心得,对于这个塞子作为产品的完成度,通过大量的横向对比很容易心中有数,我觉得在这一步来说,海贝Project Ace算是能得90分的,相当优秀的一款高完成度作品。

第二步是佩戴和调整佩戴,测试它是否舒适,戴着重不重闷不闷是否容易被甩脱,并且稍微估测下长久佩戴之后多久必须摘下来一次,好在如今这些耳塞的气压平衡都越做越科学,这副塞子基于FAudio的专利技术「T.B.A.C.」(三重声学腔体)的基础又做了许多优化,这些优化不仅仅考虑到驱动单元控制音质,也考虑到了舒适性,这方面亦是令人十分满意,再也不是多年前那种你想要一个耳塞低频不漏就必须塞紧,还塞得自己很难受那个时代了。

第三步,先是拿文件夹里自己熟悉的或者最近爱听的不同曲风,给它快速过一遍,按照计划每首歌都不会听全,通常是拉到自己想听的那一段各有侧重的听一下,但这种方法时不时会有意外发生,比如我过到《权力的游戏》原声时我就卡在这一环了,咳咳……

这么说吧,我一开始就笃定这是条几千元素质水平的高级动圈,它的12mm镀铍振膜+镁合金球顶根本就不是便宜塞子用得起的,它的高磁路系统和「T.B.A.C.」(三重声学腔体)也属典型的高级动圈特征,说白了,就是这些特征让我群里那些老朋友产生了错愕——这是科技进步带来的红利,也是耳机厂家们从上游到品牌一步步累计研发的结晶,当很多人以为动圈塞不过是一个圆喇叭跟当年没什么不同的时候,这些新技术新系统的叠加却使得上古时代那些被神话的动圈,无论是细节还是动态在新娇子面前都绝非一合之敌。大和在海里呢,这些油漆崭新的055才是真正的猛船。

所以我对于海贝Project Ace有大声场大解析和不错的动态表现,是有十足心理预期的,但我没想到的是,它低频那么好……

是的,海神圈这个低频,非常好!不是说量感多么骇人(那样的话些微有点肤浅了),而是它能够很漂亮的给出交响乐团大鼓、大管、圆号这些低音乐器的形体感和规模感之余,它还能把这几个东西的“余韵”“余震”跟折腾出来,你能明显感觉到这几个大家伙的泛音以一种非常合理非常正确的存在感提供谐振,这个谐振一旦有了,整个低频的堂皇感和肃穆劲儿立马就上来了,氛围就对了,然后我就一路听下去了……

可能有同学会问了:这很难么?不是应该低频多一点的塞子就能给么?

同学啊,真不是,给这玩意儿它都不是量感不量感、下潜不下潜的事儿,这东西首先你得底子硬,你这塞子硬件首先要做到够格且设计科学,然后频率调整起来在数学上的可能性是无穷大的,哪儿多一点哪儿少一点结果就是天差地别,不信的话可以自己找个播放器拉均衡器,或者找台汽车坐进去玩那个均衡,动一点就是动全部,有时候你动的是中高频但低频一下子就不对劲了,用相声的话说这叫“尺寸”,就郭德纲说完上半句于谦接下半句那个时机、语气,这个尺寸劲儿差一点儿就是差老远。

光这个低频,我就敢说海贝Project Ace这塞子功力了得,素质优异超值这种事儿大家只要去试听过都能轻易感知,我却更看重这份低频功力,低频扎这么稳乐器音色还搞这么正,分离度呼应度也都倍儿棒,那你就具备了参考塞的价值,甚至可以正经拿来监听用,只此一样就足以鹤立鸡群。

刚说到哪儿来着?第三步是吧?实际上严格来说我卡在第三步足有好几天功夫,基本就是持续惊叹于它这个低频;同时也在进行第四步,就是不断换歌,更立体的挖掘对它的认知。这个过程并非是有些朋友想象的那种,考试一般认认真真冥思苦想——那样反而是听不明白一条好塞子的,真正的状态就应该很日常,看书的时候坐飞机的时候沙发上歪着身子喝茶的时候,就塞着,啥都听,最好是随机播放不给自己潜意识里留什么曲风预期。这种不刻意的状态才会让你真正深入的了解一条耳塞,也才会暴露一条塞子隐藏的问题。所以说你看我们音频媒体展会上风风火火一天听很多耳塞,那个都只能做到前三步,只能说把一个耳塞大致的水平特点和容易察觉的毛病心中有数,真要深挖,必须花时间,也必须平常心。

第四步下来,我觉得缺点可能只有一样,就是定价太低了,定个什么2999似乎更合理许多(太低的定价不光牵涉到厂家和渠道的利润,更要紧的是有些顾客会自动觉得你就是一千多的东西我要买的是比这更好的,就忽略过去了)。不过考虑到海贝并非传统耳塞厂商,他们对于自家耳塞的价格体系无需太过小心在意。其余方面都是喜欢,喜欢它中频在扎实之余还有着一定的活泼性状,内里严肃而不会面目刻板,骨头硬气身段却不僵化,作为人声塞亦有着温暖充沛丰厚的美好性状;也喜欢它高频的潜力充沛,怎么驱动怎么给精彩,背景透明度也不是这个价位该有的存在……

妈的,还是定价低了,定价一旦低过界假想敌都很难找。你要卖三千块我还可以认真琢磨下A会不会人声比你更油更撩,B会不会比你更强调秩序感之类的,你来个1688元,我就很无所适从啊!

第五步是搭配测试,这个塞子就是那种你说难推吧,不算难推,你说给更好前端有惊喜吧,作为一个好动圈它会回答说那必须有,越给越有。目前来说手头用海贝R8II和凯音N3Ultra我都很满意,包括随手一条小尾巴听着也还不错,所以我的答案是不挑前端,同时前端还是越厉害越好。以及第四第五这两步同时也包含了煲机过程,结论是无需刻意煲,开声自然听即可。

写到这里,忽然有些想骂街,海贝这次的面目堪称凶恶,虽然这种堪称“凶恶”的卷法在R8二代发布时已露端倪,却还是让人觉得残忍……上古时代那些老东西,除非是大耳,否则真的没法跟上节奏一起玩耍了,作为音频硬件爱好者,你听完了很容易去年刚买个啥,今年又买个啥,江山年年人才出,这些万恶的厂商,终于如愿制造出了这个疯狂的世界。

总结一下吧:

海贝Project Ace,江湖诨名海神圈,其神有三,第一是素质强大声场开阔动态优秀细节出众,第二是调音极棒,虽不算很有倾向性很具备鲜明特点,却胜在扎实中正且对古典和现场传达非常写实,这是一种很高明很有境界的玩法,实际上对于流行摇滚金属爵士都可以通杀,因为你正确所以你玩啥都牛,你做舞台监听都是够格的……起码我非常推崇这个调音;第三是性价比杀伤力太大了,论外型论包装论素质论调音它都绝不该是这个价,可它偏就卖了这个价——它不光是对于很多老塞子能形成代差碾压,哪怕是跟这两年的很多产品比起来,亦是如此。

买吧,买吧~~这可能是你买过的,最不会后悔的那一条动圈塞,它值得更多的赞美。

0 阅读:9

耳机林sir

简介:音频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