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文1818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得了甲状腺病,海鲜不能吃、豆腐不能碰、连鸡鸭羊肉都得戒?”——这几年,很多病人被这些说法吓得不轻。
但医生的观点是:别被传言带偏了,甲状腺病人不是“吃风喝露”,更不是“忌口就能治病”。
关于甲状腺和饮食的那些说法,有的是误传,有的是误解。今天,我们一次性讲清楚:哪些该吃,哪些真该避。

有病友说,甲亢患者吃了点紫菜,心跳飙到120,吓得再也不敢吃海鲜。那,这锅海鲜该不该背?
真相是:不是所有海鲜都不能吃,关键看“碘”。
海带、紫菜、海鱼等高碘海鲜,确实对甲亢患者不友好。因为甲亢本身就是甲状腺过度兴奋,再摄入太多碘,会火上浇油。
但对于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或桥本甲状腺炎的人,碘摄入反而不能太低。长期低碘,可能加重病情。

医生建议:甲状腺病人不是一刀切戒海鲜,而是要控制含碘量,按病情吃。
二、“豆制品不能吃”是误传还是有根据?豆腐、豆浆、腐竹,这些常见的豆制品,为什么成了“甲状腺病人的禁食榜首”?很多人都听过一句话——大豆异黄酮会扰乱内分泌。
但真实情况是,大豆异黄酮的影响主要在动物实验中观察到的剂量远高于人类正常饮食摄入量。正常吃豆腐、喝豆浆,不会直接诱发甲状腺疾病。
中国营养学会在《居民膳食指南》中明确指出:适量摄入豆制品是安全的,且有益健康。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服用甲状腺激素替代药(如优甲乐)的人,最好不要在吃药的同时喝豆浆、吃豆腐。
因为豆制品可能干扰药物吸收,建议服药后间隔至少1小时再进食。
三、鸡鸭羊肉也不能吃?这说法站不住脚“发物不能碰”,这句话在民间流传很广,不少病人一听自己得甲状腺结节或甲亢,就开始戒鸡、戒鸭、戒羊肉。
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权威指南或研究明确指出这些肉类会直接影响甲状腺功能或导致病情恶化。

相反,这些肉类富含优质蛋白质和铁,是甲状腺激素合成所需的原料之一,适量摄入对身体有好处。
医生建议:鸡鸭羊肉可以吃,关键是少油、不过量、不过咸,注意烹调方式。
四、碘,到底是“少吃点”还是“必须补”?这个问题最容易混淆。很多人一听“碘和甲状腺有关”,就干脆不吃海盐、不碰海藻,甚至买专门的“无碘盐”。
但实际上,中国是碘缺乏国家,强制食盐加碘是为了预防地方性甲状腺病。
甲亢患者需要控制碘,但甲减和桥本患者则要根据体内碘的水平调整摄入。

过度限制碘,对甲减患者反而是伤害。
医生建议:不要自作主张停碘或补碘,应在做过尿碘检测、甲状腺功能检查后听从内分泌科医生指导。
五、甲状腺病人,饮食到底该怎么吃?不管是甲减、甲亢,还是桥本结节,饮食的核心原则是均衡、规律、少刺激。
1. 控制碘的摄入,按病情定量,不盲目忌口。

2. 保证优质蛋白摄入,鸡蛋、瘦肉、鱼类都可以适量吃。
3. 多摄入富含硒、锌、维生素A的食物,有助于调节免疫。
比如:坚果、动物肝脏、胡萝卜、紫甘蓝等,都是有益的“辅助食材”。
4. 少吃腌制、油炸、高糖高盐的加工食品。
这些食物不仅影响甲状腺功能,还可能扰乱激素代谢。

很多人得了甲状腺问题,就一心找“养生食谱”,认为管住嘴就能治好病。
但医生反复强调:饮食只能作为辅助调节,真正控制病情靠的是规范治疗、定期复查、合理用药。
擅自停药,追求“食疗替代”,反而会让病情反复甚至恶化。

互联网上的“甲状腺饮食禁忌”越来越多,什么“不能吃豆腐、不能吃鸡蛋、不能吃海带”,看得人心惊胆战。
但医学讲证据,不讲“听说”。没有明确机制、没有临床验证的说法,听听就好,别当真。
真正值得注意的,是你每天吃得是否均衡,摄入是否过量,是否干扰药效。

甲状腺病人不是“什么都不能吃”,而是要根据病种分类管理,别乱忌口,也别放纵饮食。
听医生的,定期查,按时吃药,饮食有节,才是长期稳定病情的关键。
资料来源:①.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版)[S].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2.②.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甲状腺疾病管理指南(2021年更新版)[S].2021.③.张婉婷.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的饮食误区与科学应对[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2,42(6):412-415.④.王志华.甲状腺疾病与营养素关系综述[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21,29(1):55-58.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