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弟建波的媳妇,今年开春在厂里当上了班长,便很少着家了。
每天早5点半离开家门,晚9点半回家。
女儿小佳正在读初四,很快要中考。
弟媳妇不仅不管孩子的一日三餐,衣被冷暖。不闻不问孩子的学习。就连孩子生了3场不轻的病,她都没有陪孩子到过一次医院。表弟一个人又当爹赚钱,又当妈照顾孩子。既要给孩子做饭洗衣服,还要接送孩子上学,上补习班。
一个大姑娘了,3次去医院都是爸爸陪同,其中有一次是妇检,孩子一直小肚子疼。
家里的地板她再也没拖过,碗筷再也没洗过,灶火再也没有打开过。
就这样,她每个月还得让表弟上交给她20000块钱。
表弟和她吵过闹过,摆过道理诉过感情,她仍然我行我素。
更甚至于,昨晚她一进门,高跟鞋一踢,风衣一扔,挎包一摔。坐进沙发,让表弟奉茶水。
表弟正在拖地,没有那么及时。
她突然跳起来,站在沙发上叫嚣:“周建波,离婚。”

她以为大不吉利,害得她天天害怕,不敢走进那间屋子。
若是离了婚,新房归她,她立马卖出去。
她从未想过,新房是公公给了10万,建波出了40万,全款买下来的,她一分钱没有出。
她如果热爱小家,必定会以更高的维度看待公公死在家里这件事:我们威海这边有句民谣:能借房停灵,不借房成双。
停了灵的房屋,在风水上算大吉,在人心上,看她怎么想。
江南那边丧事,弟兄几个都争抢着把父母的棺材接到自己家正厅停放上3天5夜最好7天。
轮到她,怎么就格格不入?
可是建波说:“好,新房给你。”
第二,她说她现在终于活明白了,想通了女人就得在外面拼事业,有钱赚。她再也不会做家务,做家务没有计件工资。可她每个月工资不过6000元,再怎么拼,若是没有建波给她的一月20000,她如何消费的起:每件衣服1000开外,化妆品几千一套,高档按摩会所金卡会员,燕窝海参补药不离口?
她工作有工资,没有人阻止她。
她做点家务那是涌入资金流,她怎么就看不清?

她之所以胶粘在厂里,是那里的确有了吸引她的人。她车间里那青年多好呀,又白净又帅气,比建波就差点钱,可人家嘴最甜:“姐,你可厉害了。”“姐,我都听你的。”“姐,你是天下最好的女人。”……
建波会什么?他只会嘟哝,只会鼾声雷动。
建波说:“好,好,好。请你把离婚证给我吧。”“离婚我净身出户,我怕你和孩子受到离婚的苦,怕你那个心里的人不能像我一样对待你。我一个大男人就算一无所有,还有自己,很快就又能再买房买车。”
“我对生活没有过多需求,只要自己认真踏实做事,做好一个人的本分,给母亲养老送终,别的都是身外之物。”
“既然咱俩三观已经不合,认知不在一个纬度,捆绑在一起,只能是无休止地重复上演今天这一幕。”
倒不如痛快地放手,倒让她去后悔。
建波有自己的公司,收入也是佼佼者。
他只是低调,不张扬。不愿把钱花在明面上,不换豪车不穿明牌不换老婆。他只是有危机意识,生活在富贵里,却享受节俭,保守。踏踏实实去给孩子更多亲子关系,给媳妇更多务实的爱。
毕竟,人生在世,什么是永恒的?就算荣华富贵地位加身,难道就不用提防高楼塌吗?
哪曾想自己的豢养倒让媳妇俯视了自己。
而在我们亲戚看来,媳妇从来没有和建波一条心,她稍有起势就欺负建波,并不是建波的灾难,却是她自己愚蠢之极。她永远都不可能拥有真正的幸福,她自己的格局,认知,亲密关系的模式有问题。
她当年结婚就不是因为爱情,所以她不可能把老公当成一个可以平等对话,相互扶持的人生伴侣。
而只是当成一个可以满足她人生秩序的工具人,附属品。给她赚钱买高楼买豪车买奢侈品,为她贴补娘家。
她对老公没有尊重可言,她只在乎自己的利益,感受。骨子里是极其自私,也是最为自卑的。
她的内在匮乏,精神贫瘠,不具备爱的能力,丝毫没有利他属性。
她在窝里横,用数落建波找到自己的优越感。
可悲可笑。
她的价值排序:原生家庭和她自己排在第一位。根本不在乎老公的感受,看不见他的付出,根本没有共同经营一个三口小家的概念。
这婚离不离?我们威海这边有句俗话:离婚离婚早晚得离。媳妇已经起心动念,建波是顺应还是挽回?友友们给个指导吧,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