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睡着后突然大哭?儿科医揭露5大元凶,第3个90%妈妈都中招

春蕴聊育儿 2025-04-30 04:50:47

刷手机时看到热榜中有一个“四个月大宝宝睡梦中不停抽泣”,好奇之下我点了进去。

视频中是一个很可爱的宝宝,一个就营养很足的样子,但在视频中,睡眠中的宝宝正在发出可怜兮兮的抽泣,身体还一抽一抽的,就像受了很大的委屈似的。

网友的评论也是五花八门的,有些还挺搞笑。

好吧,我也笑了。

但作为妈妈,宝宝在睡着后大哭,这种情况也不算陌生了。

偶尔,在好不容易把娃哄睡着,忙完自己的事之后正想好好放松一下,可刚躺下不到10分钟就听见宝宝'哇——'的一声大哭,太懂崩溃了!

为什么宝宝明明睡得好好的,突然就哭得撕心裂肺了呢?

作为二胎宝妈,我要告诉你,宝宝睡觉时哭可不等于做噩梦,而是以下的5个“元凶”。

一,生理有需求~宝宝身体正发出"求救信号"

1.胀气/肠绞痛

小宝宝由于肠道功能不完善,平时哭闹和喝奶时都容易吸入空气,宝宝就会出现胀气的情况,从而出现吐奶,腹胀等不适,有时还会出现肠绞痛。

这对宝宝来说都是很难受的,尤其是肠绞痛,即便是在睡梦中宝宝也忍不住大声哭闹。

因此,要是发现宝宝身体扭动,双腿蜷起,小脸憋得通红后突然大哭,很有可能是宝宝胀气/肠绞痛了。

这时候,我们要赶紧把宝宝抱起来,给宝宝飞机抱,拍拍嗝,热敷或按摩小肚肚等,缓解宝宝身体不适。

2.尿不湿满了

有些宝宝特别爱干净,衣服上有两滴水就很不满,马上要换掉。

当刚喝了奶尿量大或夜间长时间不换尿不湿时,尿不湿满了,这种潮湿的不适感也会让宝宝在睡梦中突然"惊醒"而大哭。

爸爸妈妈可以根据宝宝的排尿规律,及时帮宝宝换尿不湿。

晚上可以在睡前先换一次尿不湿,同时选用吸水性强的夜用尿不湿,避免挑剔的宝宝“发脾气”。

3.宝宝嘴巴饿了

像我们成年人一样,有时想吃东西并不是肚子饿,而是嘴巴饿。

宝宝也一样的。

小月龄宝宝吮吸需求,同时也能带给他安全感,如果宝宝睡着时嘴巴出现空虚也会大声哭闹。

可以先轻拍宝宝安抚宝宝或止宝宝吃安抚奶嘴。

二,睡眠周期~睡眠规律在完善中

宝宝在子宫时睡眠就开始有规律了,每一个睡眠周期后就会醒来5-15分钟左右。

宝宝出生后,睡眠周期自然也在,睡眠周期是这样的:浅睡眠→深睡眠→快速眼动期循环。

宝宝会每40分钟左右就经历一次深浅睡眠交替,但宝宝不!会!接!觉!

迷迷糊糊时就可能会出现大哭的情况。

这个时候我们不要马上抱起宝宝,先轻拍宝宝+观察宝宝10秒,如果宝宝还没安静下来也可以哼歌帮宝宝接觉。

三,神经发育~大脑正在升级系统

宝宝出生时神经系统还没发育完善,出生后仍要不断发育升级。

哈佛大学研究发现:婴幼儿睡眠中大脑活跃度是清醒时的3倍!

于是宝宝可能会出现一些“诡异”的行为:

无意识的笑身体无意识扭动突然挥动手脚闭着眼睛大哭睡着后大笑

这都是大脑在发育,在回放白天的学习内容哦。

爸爸妈妈白天多和宝宝玩,说话,唱歌,玩游戏,做运动等都是可以的,都能刺激宝宝大脑的发育。

但睡前2小时就不要和宝宝玩太兴奋的游戏了,让宝宝心情保持平静,避免神经过于兴奋睡不着或睡着后大哭。

四,宝宝也有小情绪

你以为宝宝不懂事?

其实宝宝比我们更敏感,比如说陌生人的突然近距离的接触,突然出现的巨大声响,和爸爸妈妈的分离焦虑或是突如其来的批评。

这些负面情绪给宝宝带来压力和焦虑,然后在深度睡眠时释放。

我们就会看到宝宝在睡着后突然抽泣,继而大哭,发泄后又继续睡觉了。

适时的安抚很重要,当然,坏情绪不要给宝宝才是最关键的,不要太早让宝宝去承受这些呀!

平时可以给宝宝讲故事,读绘本,多聊天,做被动操等帮宝宝释放不良情绪。

五,外部干扰

宝宝的睡眠环境也很重要,不然也会导致宝宝睡着后大哭。

温度要适宜:26℃以上易引发宝宝"燥热哭"

光线干扰:光线照在脸上会干扰褪黑素分泌,宝宝睡不安稳

噪音:对于浅睡眠宝宝,轻微的声音都是噪音。

想让宝宝睡得舒适,记住这个黄金睡眠环境公式:

温度22-24℃+湿度50%+遮光窗帘(不能全遮光)+持续白噪音+固定的睡眠程序

这就是宝宝睡着后抽泣的5大元凶,一般来说不用特意干预,帮宝宝触决问题多安抚宝宝就好。

但如果宝宝出现这2种哭还伴随以下表现的要立即就医:

1.哭的时候宝宝全身紧绷或翻白眼

2.夜间惊醒较多,每周超过4次

总的来说,我们要知道,宝宝的哭声不是"麻烦",而是ta在努力成长的信号,当再听到宝宝哭的时候,先不要烦躁,不妨先深呼吸,耐下心哄哄宝宝,你会看到,天使宝宝正向你走来。

0 阅读:19

春蕴聊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