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教师被骗离婚还骗走400万,步步惊心,不想深夜在街上哭就看看

珠峰笔客 2024-05-21 10:29:31

福建省泉州市的一位重点中学的女教师,被香港女骗子骗的离了婚,还被骗走了400多万,女教师不堪重负,跳江轻生被救起。

按常理,一个重点中学的教师文化程度不低,怎么会被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人骗的这么惨。仔细分析骗子的手段并不高明,都是一些常见的诈骗手段,但却让很多人上当受骗,这些方面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看看这个香港女骗子的四个套路,步步惊心:

一、精心设计,让你主动相信

李女士是一位重点中学的教师,2018年在一次饭局上认识了香港居民王女士,正是这场饭局开启李女士的噩梦般的生活。

这是一个朋友组织的饭局,王女士是朋友的朋友,王女士的孩子在李女士执教的中学读书,两人感到机缘巧合。

在整个饭局中,王女士是最靓丽的妞,着装高雅合体,谈吐不俗,很会活跃气氛,处处表现的很有文化素养,展现出成功女士的风采。

这让整天在教育圈子里混,较少接触社会的李女士眼前一亮,再加上对方香港居民的身份,李女士开始羡慕起王女士,产生了几份好感和信任。

此时,骗子出手的第一步达到了目的:博得好感。但王女士并不急功近利,而是放长线钓大鱼,采取了欲擒故纵的策略,开始吊起了李女士的胃口。

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王女士隔三差五便邀请李女士喝茶、吃饭、逛街、聊天,每次都给李女士留下了好印象,感觉对方很对路,和自己很合拍,这时间一长,两人便成为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此时,骗子出手的第二步达到了目的:博取信任。接下来,骗子开始撒网了。

李女士不知道的是,此时,外表光鲜的王女士实际上已负债累累,被法院列为失信人员。

二、给你甜头,勾你欲望

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两人成了朋友,骗子认为火候到了,便给李女士讲起了自己成功的秘诀、挣钱的诀窍。此时,王女士早已经给自己虚构了另外的身份,欺骗李女士说,自己是

晋江一家金融公司的股东,可以带着李女士做投资,这让正想着怎么挣钱的李女士心动了,两人不谋而合。

李女开始了尝试,从2018年8月31日至2019年7月3日间,陆陆续续给王女士指定的公司账户转了150万元,王女士按照每月2%的收益兑现承诺,每月的收益都是准时支付给李女士,这让李女士很满意。

骗到手的这150万自然不会让王女士满意,为了扩大战果,骗子开始加砝码了。

三、用三个身份忽悠,骗离婚

在长期交往中,李女士对骗子王女士很信任,无话不谈,把自己的情况、家里的情况,甚至丈夫的兴趣爱好、脾气性格、生活习惯等等的信息都讲给了骗子王女士。

这正是骗子所需要的,知道这些信息后,王女士开始了布局。

王女士注册了一个微信账号,以一个美女的身份加上了李女士丈夫的微信号,开始了微信聊天。由于王女士对李女士丈夫的底细知道的一清二楚,自然在聊天过程中,让李女士的丈夫感到话很投机,也很投缘,两人成了网上挚友,开始了网上热恋。

时间一长,李女士发现了丈夫的异常行为,两人之间产生了感情危机,相互之间看不顺眼,互生怨气,经常吵架。每次吵完架,李女士都要向骗子王女士倾述,王女士每次都要数落李女士丈夫的种种不好,这让李女士对丈夫越来越不满。

此时的李女士做梦都不会想到,自己和丈夫之间的矛盾都是王女士一手导演的。李女士更不会想到,最狠毒的招数还在后面。

见拆散李女士家庭的计划初步奏效,骗子王女士又注册了一个微信号,这个号是专们对付李女士的。在平时的聊天中知道李女士很崇拜警察,于是,王女士便假冒警察身份,通过微信和李女士聊天。骗子王女士对李女士知根知底,两人的聊天自然很对路,聊着聊着,两人成了网上相见恨晚的恋人。

李女士的异常行为自然也没有躲过丈夫的眼睛,两人的关系迅速恶化,最终导致离婚。

这个过程从2020年4月开始,至2021年10月结束,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可见骗子下了多大的功夫。

此时,李女士已经没有了退路,认为王女士是自己的知心朋友。在这个过程中,骗子王女士用了三个身份欺骗李女士。一个是以金融投资公司股东的身份让李女士尝到甜头。

二是以美女身份挑拨李女士与丈夫的关系。

三是以“警察”身份欺骗李女士的感情,促成李女士与丈夫离婚。

由此可见骗子的心有多狠毒。

四、时机成熟,下手够狠

为了达到骗李女士更多钱的目的,王女士还让自己的几个朋友假扮客户,在微信朋友圈里经常晒投资收益。在骗子王女士步步为营、环环相扣的骗局下,李女士彻底沦陷,又陆续给骗子王女士转了近200万元,直到再也借不到钱为止。

见李女士已被榨干,没有什么油水了。此时,王女士露出了庐山真面目,对李女士爱答不理,承诺的收益也是时断时续。

李女士感到了异常,便不断向李女士索要投入的400多万元本金,李女士想的太单纯了,到了骗子嘴里的肥肉岂会吐出!

2021年11月的一天,李女士继续索要被骗的钱时,王女士承诺,只要李女士再转4万元,便在五天内退还100万。李女士借遍了亲朋好友,凑了4万元转给了王女士,毫无例外,石沉大海。这是李女士被骗的最后一笔钱。

至此,李女士在3年多的时间里,共被王女士骗了4139498元。除过王女士以支付收益的名义归还李女士832216元外,李女士被骗330多万元无法收回。王女士骗来的钱均被其还了债务、挥霍了。

2022年10月6日,已债台高筑、走投无路的李女士,给家人留下遗嘱后跳江自杀,幸好被周围的群众救起。

2022年12月22日,李女士向警方报案。2023年1月10日,骗子王女士被警方抓获。

近日,王女士一审被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13年,并处罚金30万元。

从这期诈骗案件中,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吸取很多教训。

1、管住自己的嘴,严守自己的隐私,不要什么都说,不要给谁都讲。

2、不要相信天下有免费的午餐,管好自己的欲望,贪心必吃大亏。要清醒的明白,能挣大钱的事,别人凭什么会让给你挣?

3、发现被骗尽快报案,避免损失扩大,千万不能有侥幸心理。

4、不要轻信别人,可以单纯但不要犯傻。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这些诈骗方式一定要知道

1、利用伪基站发送木马链接或虚假网站实施诈

骗。不法分子使用“伪基站”,冒用银行、运营商等客服

号码群发短信,诱使受害者点击短信链接,这些链接有

的直接植入木马,有的链接到虚假网上银行界面,诱骗

受害者登入网银,从而达到窃取受害者网银账号和密码

的目的。

2、不法分子利用公众对国家公职人员的信任,心理防范较低的特点,冒充公职人员和熟人诈骗诈骗。

3、利用你的贪心诈骗。在短期内让你“尝到甜头”,提高对骗子的信任度,后期诱使你进行更大规模的投资,最后血本无归。

4、虚假服务型诈骗。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等媒介,谎称提供购物、旅游、教育等各类服务,以不符合常理的低廉价格吸引消费者上当,之后再编造各种理由诱使受害者追加支付,最后一走了之或提供假冒伪劣商品及服务。

最后归纳一下:诈骗手段主要为以下几种方式比较突出:

一是利诱型诈骗。以丰厚奖金、投资回报等为诱饵,使受害

者“自愿”交纳财物。

二是恐吓型诈骗。冒充公检法等办案机关,让受害人转移资金。

三是避险型诈骗。以代理消除不良记录、网购产品出问题需退款、航班退改签等理由,利用受害人规避风险心理骗取资金。

四是情感型诈骗。利用各种社交软件结识好友,设下“杀猪盘”逐步取得受害人信任,骗取钱财。

这些事,你一定要做到

当前诈骗犯罪分子的水平与日俱增,已经能够做到“投其所好”、“精准发力”。在诈骗过程中,犯罪分子与受害人往往会

“心理互动”,防不胜防,但一定要做好这几件事:

1、从自身层面提升知识水平、认知能力,提高风险意识,学会分辨风险信息。这些学会了是自己的本事,避免上当受骗。

2、培养自身良好的心理品质,踏踏实实做人、做事,不要妄想投机取巧、不劳而获。要养成思考的习惯,遇到不确定的情形时,要全面分析、深思熟虑。

3、作为普通老百姓,要关注社会信息和现代技术的变化,了解社会中的风险事件和不同类型诈骗方式和手段,在面对风险情境时积极寻求支持,多听听家人朋友的建议,不要自作主张、自以为是。

作为普通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牢记“三不一多”原则:

凡是未知链接不点击,

凡是陌生来电不轻信,

凡是个人信息不透露,

凡是转账汇款多核实!

注明:部分图片及引用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写文章不易,请多多关照。

0 阅读:108

珠峰笔客

简介:从珠峰角度说不一样的事,写不一样的字。擅长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