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躺台上准备手术,医生突然发现她腿上有个异物,发现是只活虫

麦冬的记事本 2024-04-15 06:06:37

年近七旬的杭州郊县的洪大妈,多年前就开始有下肢酸胀不适的感觉,她时常感觉下肢沉重、乏力,平时稍微多走一点路就会感到腿酸,走一天下来会感到特别难受,有时候脚踝还容易肿起来。

这种症状有很多年了,之前看过一次医生,医生说是静脉曲张,孩子们看到母亲长期受到静脉曲张的折磨,多次劝说洪大妈再次去医院就诊,好好治疗一下。洪大妈之前是一拖再拖,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感觉是有点扛不住了,就听从了子女们的意见,来到浙江省人 民医院血管外科就诊。

血管外科的专家接诊了洪大妈之后,针对她的情况,建议她做手术,但是洪大妈一听说做手术就害怕和担忧,专家解释说可以做个微创手术,这样创伤小,恢复也快,术后一两天就可以出院了。

洪大妈听专家这样说了之后,放松了不少,之前她一直以为要做大手术,始终心有余悸,这也是她一直拖着不肯来医院的原因之一。

洪大妈同意了做手术,但当时刚好是清明节前,还没有扫墓,洪大妈就想着等过了清明节后再做手术,这样节前还可以如期去扫墓。

洪大妈问医生能不能节后再做手术,医生说当然可以,静脉曲张的微创手术不是特别急的,可以预约到节后,洪大妈就跟医生约好节后手术。

清明节后,洪大妈做好心理准备,安排好家里的事情,就随着孩子来到医院,准备做微创手术了,她期待着这次微创手术后就能解除自己多年的痛苦了。

术前的检查工作完善后,洪大妈如期被推到了手术室,当医生对她进行皮肤消毒时,血管外科虞聪副主任医师突然发现洪大妈的大腿根部有个凸起的赘生物样的东西,这让虞医生吃了一惊,凑近了一看,发现是个小虫子!

虞医生还以为自己看错了,再仔细一看,这只虫子居然还是活的,它的大部分身体露在皮肤外面,头部已经钻进皮下正在“埋头苦干”,他仔细观察,发现这是只蜱虫。

虞医生看这只虫子皮肤周围有点发红了,明显的周围组织已经有点炎症了,虞医生当机立断,在虫子周围的皮肤打了局部麻 醉,然后顺利将这只虫子完整取了出来,然后接着给洪大妈做了下肢静脉曲张微创射频手术。

手术后,医生将情况跟洪大妈和家属说明了此事,洪大妈表示非常惊讶,她都不明白这只蜱虫是怎么钻进皮肤的,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钻进去的。

医生将手术前拍的照片给洪大妈看,洪大妈想了一会儿,跟医生说近期除了去扫墓,也没有接触什么草地植物之类的,如果是扫墓粘上的,那这只虫子在身上已经好几天了,她居然毫无察觉,看来年纪大了,感知觉反应也是差了一点。

医生让她再回忆一下有没有别的情况,能够接触蜱虫的,洪大妈仔细回想,说近期就去扫墓这一种情况了,那天拔了许多杂草,穿的衣服也是比较宽松的,裤子也是宽松的,后面就一直待在家里未到户外过,应该就是那天被藏身于杂草中的蜱虫趁机粘上了。

洪大妈一家对医生感激不尽,幸亏医生仔细,发现了这只蜱虫,没想到做个手术,还顺带驱掉一只活蜱虫,这经历想想都让人难忘。

蜱虫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

我们近几年经常会在新闻上看到有人被蜱虫叮咬的案例,蜱虫通常以宿主的血液为食,通过咬人或动物的皮肤来吸取养分,是一类常见的寄生虫。

蜱虫的繁殖速度非常快,一对蜱虫可以产下几百个卵。蜱虫叮咬我们的皮肤后,大多数会引起我们的不适,有的人可能会有发红的感觉,有的人可能会有发痒的感觉,有些人甚至会发生皮肤感染。

蜱虫的叮咬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都具有一定的危害。如果携带新型布尼亚病 毒的蜱虫叮咬,可能会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以发热、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个别患者可因多器 官衰竭死亡。

春暖花开季节,人们喜欢出游,这个时节也是蜱虫出没的时段,要特别做好防护工作。为了预防蜱虫叮咬和疾病传播,我们在外出去到户外进行活动时,建议一定要穿着长袖衣物和长裤子,这样可以有效地遮盖我们的皮肤,减少皮肤的暴露,从而可以减少蜱虫的接触机会。

当然无论我们穿得多么严密,仍然会有暴露在外的部分,比如我们的领口、袖口,裤脚,这些地方都会有虫子顺着出口进入皮肤,所以我们可以使用防蜱虫喷雾剂或涂抹驱虫剂,出门前提前喷洒一些在这些地方,可以有效地减少蜱虫的附着。

出门户外游玩后,回到家一定要记得拍打或更换衣物,抖落附着的虫子,还要定期检查身体和宠物的皮肤,及时发现并移除蜱虫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发现身上有蜱虫叮咬,一定要保持镇定,不要慌张,不要强行拔出虫子,硬拔可能会导致虫子钻的更深或断裂在皮肤内,这个时候我们最好是去医院找医生处理。

0 阅读:1

麦冬的记事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