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肿瘤60多年,95岁孙院士提醒:不想招惹癌症,有5张“处方

凌觅健 2024-04-25 09:16:47

自1951年投身医学领域起,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燕已经和肿瘤战斗了60余年,如今已经95岁高龄。虽已入耄耋之年,但身体健朗,精神矍铄。

在很多场合,孙燕院士都曾公开表示,他认为癌症是可防可控的,也曾多次分享他保持健康的心得。互助君也整理了孙燕院士的五张“防癌处方”[1],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01 像给汽车年检一样,去体检!

孙燕院士表示:“我是个有肿瘤家族史的人,也早就跨入了老年人的行列,按说是肿瘤高发人群。不过至今肿瘤还没有入侵成功,而且,我可以自信地说,哪怕出现了问题,那也肯定是早期,通过积极治疗,是能够控制的。

敢这么自信,就是因为对于防癌知识,我不仅仅是知道,而且能够身体力行。我每年都进行认真的体检。我们的脏器辛辛苦苦为我们“工作”了一年,每年都应好好检查。”

之前也有觅友问互助君,自己明明有体检的习惯,但是为什么还是患癌了?是不是体检一点用都没有?

事实上,我们每年做的普通体检,只能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和重要器官运行是否正常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对一些常见的慢性病比如高血压、心脏病等筛选较有用,对于中晚期比较严重的癌症也会有一个指示作用。

但这类体检不是针对癌症筛查设计的,更没有检出早癌的功效,而且有的癌症早期没有任何症状,所以想要通过普通体检查出处于早期的癌症,几乎不太可能。

还有一个原因是,目前很多商业体检的所谓套餐,根本没有针对个人健康状况,家族史等重要因素进行考量,最后即使得到了所谓“健康”的体检结果,也只能这些检查的结果“健康”罢了。

图片来源:摄图网

所以,咱们要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防癌筛查呢?简单来说:

1.判断自己是否为常见癌症的高危人群?

①直系亲属中是否有癌症病史。

②生活或工作环境里存在致癌的高危因素。

③身体出现癌症的报警信号时,如不明原因的乏力、肿块,出血等,请立即进行癌症筛查。

2.选择有针对性的筛查项目。

在这里给大家列举一些常见的癌种筛查:

食管癌、胃癌:胃镜(重点关注:40岁以上,有胃癌家族病史,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慢性胃病,酗酒吸烟,高盐饮食)。

乳腺癌:乳腺钼靶,乳腺B超,每年一次(重点关注:有乳腺癌家族史,进行过胸部放射治疗)。

肺癌:胸部CT薄层扫描,每年一次(重点关注:年龄50岁以上,吸烟超过400支的人群)。

肝癌:肝脏彩超,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查(重点关注:40岁以上,有肝癌家族史,有慢性肝病史,长期酗酒,重度脂肪肝的人群)。

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HPV检查(重点关注:35~50岁,感染或曾经感染HPV病毒,宫颈不典型增生,早孕多孕)。

结肠癌、直肠癌:大便隐血试验、肠镜(重点关注:40~74岁,有家族病史,慢性肠炎、肠息肉病史)。

鼻咽癌:鼻咽镜(重点关注:30~65岁,有家族病史,EB病毒(一种疱疹病毒)感染者,颈部有异常肿块)。

前列腺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项目(重点关注:65岁以上男性,有家族病史)。

02 像控制酒驾那样去控烟!

孙燕院士表示:“我们也不讳言,肿瘤的发病率升高了,环境中的致癌因素也比以前多了。我是个肿瘤学专家,可是我也不知道自己身体内什么时候会发生癌变。

其实,不少肿瘤都是被不良的生活习惯“诱发”出来的。比如高脂饮食、喜欢吃肉、不吃蔬菜,容易诱发出越来越多的肠癌患者;吸烟者增多则会导致很多无辜的“二手烟”肺癌患者;性生活混乱、感染HPV(人乳头瘤病毒)则使得宫颈癌发病率上升,然而这些不良因素完全是可以控制的。”

在这里面,互助君想要特别提醒大家要注意二手烟。咱们不是说处于二手烟的患者一定会出现肺转移,但咱小心驶得万年船,是时候劝劝家里那些爱抽烟的了。

小贴士:如果长期处于二手烟中,回家后应马上换下衣服,将衣物彻底清洁,然后再冲个澡,将附着在肌肤上的烟雾颗粒物清洗掉。

图片来源:摄图网

03 饭吃七分饱,马上离开饭桌!

“喜欢在饭桌上谈事的习惯,导致了很多人长期饮食无规律。饮食不规律,饭局上的烟、酒以及不知不觉吃多了,令我们的身体很受伤。

因为曾经有过高血脂,所以我不吸烟、少饮酒,尽量不参加宴会,尽量回家吃饭。我每天只吃七分饱,但又受不了美食的诱惑,于是感觉吃得差不多了,就马上离开饭桌,绝不久待。

我更不会与家人在饭桌旁聊天,生怕管不住自己的嘴又多吃两口饭菜。饿着要比撑着强,瘦点要比胖点好,我偶尔还会把晚饭省下一两顿。”

什么样是七分饱?

咱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是一种吃饱了,再吃几口也可以,不吃也没有关系的状态。

除此之外,饮食上咱们还要注意,减少摄入这些食物:

①高热量、高糖、高脂食物。主要是减少肥胖的发生,肥胖会增加患癌的概率。

咱们可以用BMI数值来判断自己是否有超重:

BMI=体重(kg)÷身高²(m)

但胃癌患者无论是超重还是过轻,都对康复不利,因此要及时调整饮食结构,保障健康的营养摄入,必要时可以咨询医院的营养科哦!

②剩饭剩菜。蔬菜本身就含有硝酸盐,剩饭剩菜若存储不当,暴露在常温状态下,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也会增加。

当然,致癌是依据在剂量上的。偶尔吃吃剩饭剩菜,含量达不到有害健康的水平,但经常吃。亚硝酸盐可与消化道的胺类结合生成亚硝胺,该物质具有致癌性。

04 生活要规律,尽量不熬夜!

孙燕院士曾在采访中说道:“由于职业的关系,特别是年轻时候在协和执行“24小时负责制”,很难保持规律的睡眠。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保证晚上按时睡眠和中午休息1小时成为我养生的秘诀之一。

即使在国外,中午我也会在办公室或实验室眯上一会儿,这样能保证下午精力充沛。进入80岁后,我拒绝晚上的活动和中午的任何会议,已经成为大家都知道的习惯。”

图片来源:摄图网

05 不生气、不折腾、不钻牛角尖!

“精神因素为何会导致癌症呢?过度紧张在医学里有一个“应激说”。长期不良情绪会使人体产生应激反应,过强的应激反应就会降低人体免疫力,使癌细胞有可乘之机。

现在生活节奏加快,每个人背负的压力都不小。建议大家不生气、不折腾、不钻牛角尖,凡事都想开点,做个“没心没肺”的人,因为精神愉快确实能给你一个好的身体。”

写在最后

在最后,互助君想给大家分享一个名词:“吸引力法则”。简单来说,想要拥有某件事物,最好的方式就是假装。其实就是学会暗示。

当我们内心拥有那种得到的状态,那么最终你就会做某件事。

也建议看到这里的你,跟着互助君一起默念:

“所有的疾病都远离我,所有的检查结果都变好,不好的事情都是虚惊一场,健康常伴吾身,生活无忧也无愁。”

喜欢的觅友可以点个“赞”和“转发”!记得点个关注,我们一起抗癌!

内容制作

封面图片:摄图网

责任编辑:觅健科普君

参考来源:

[1] 保健时报《孙燕院士:做肿瘤大夫58年,我有五张“防癌处方”》

温馨提示:本文中所涉及的信息旨在传递医药前沿信息和研究进展,不涉及诊疗方案推荐,临床上请遵从医生或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意见与指导。

0 阅读:0

凌觅健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