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天意使然,吾携友散步于海边,偶得一破碎的青皮葫芦,逐破其壳,取其仔,寻得通风处一大片青石板。将其移稍许于阳光下,晒其仔于上,得成仔半百之数,余秕仔弃之。乘其未干之际,与友人续沿海跺步,愉而忘之。待回家后,蓦然想起,则急急回取之。彼时已近黄昏,然海边风大,凉干之仔,悉数于风挟走,撒于草丛沙砾之中,悔之不及也。唯细心察之,于旁处拾遗十数枚,用纸包裹,细细珍之。
转年的春季,应是五一假过后,我从老家回。此时农节,母亲在家亦种瓜种豆。于是,找出葫芦种,放入碗中,侵水润种,然后下楼去选地,想在房前屋后找一处土质松软阳光充足,方便耕种管理之地。一番推敲之后,终于确定三两处风水宝地。
从家里找出工具开始挖坑,先在其周围松松土,一小撮刚发芽的嫩草也被无情的扣入土里。用小铲整出拳头大小的坑,施上底水,等水打湿了窝,没侵下去,放入事前润好的种,覆盖上土,最后在其周围一尺方圆用细枝扎成小型篱笆,以示标记。一是防止鸟雀,二是怕大人小孩误踏。以此种种,往复做了三四处,心满意足回家,稍是休整。剩下得就是等待了。
以后的日子里,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出芽与否。似有着魔的迹象。因时间久远,实不记得它是几时发芽。想来应是一周后吧。只是在日复一日的上班下班中,季节为之转换。破土的嫩芽,不失时机的悄悄伸出它的第一二三四片叶子。前些日子,它更是顺利地通过了树枝与它之间的细绳,打通了向树冠攀爬的通道。形势一片大好啊。
入夏季节,天气仍是干旱为主。这又为我增加了新的工作。下班后,我打破惯例的三五日一浇水,现改为每日的必修课,而且还乐此不倦和自得其乐。看看满树的葫芦叶,却实该浮一大白。闲时在树下读读书,也是一番田园风情。
仲夏之后就有点忧心了,滨城的气象是八月间常有暴风雨光顾的,如是光有雨还不足为惧,风雨交加,才令人忧心。风雨摇曳中的藤蔓,残遭摧残,稚嫩的叶片,随时都会随风而去,以至于连根拔起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我也是无能为力。谁的成长不经历磨难。只有默默祈祷。好在我所选的栽种地点是在大树旁边,也能为其遮挡一部分风雨。现在回忆起来,那场风暴应是在八九月间吧,大约二天一夜的风狂,雨下得大且绵长,土质彻底浇透,很是稀软,根本站不住脚的,人踩上去有陷下去地冲动。风是不甘落后的,凡有阻挡,必冲其急冲冲地吼。楼角的柳树只有摇头摆头的份。而我的葫芦也不得不放弃一部分老弱病残,凡是稚嫩的、凡是面黄肌瘦的都悄悄地走了。这是生命应有的代价。待风雨过后,满地狼籍,但大部骨干都经受住了考验,其间有几株大的藤蔓上依然还挂着小葫芦,它们经过风雨洗礼后更显茁壮。
期盼着啊,期盼着秋天,期盼着收获,期盼总是美好的,葫芦在长大,美妙的生活在继续,人生应该有更多期盼,就象某位名人曾经说过‘人要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呢?’是的人生要有梦想,有梦想的生活才能活出人生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