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志康康
  • 举重若轻,杂病用风药的奥秘

    徐大椿说过:“风之轻而气盛者,皆属风药。”风能胜湿,故有燥性;风性轻扬,故又具有升阳举陷的作用;其气轻味薄,具有发散之性

    2025-03-29 20:56
  • “热病重舌,杂病重脉”的深度解读

    在中医诊断上,热病重舌,杂病重脉,这话的确是经验之谈。因为热病过程较短,变化却很快,在舌苔上能够及时得到反映。例如邪热从

    2025-03-28 11:22
  • 天人合一,是中医的最高境界

    “人与天地相参也!”“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哲学命题,也是中医临证的指导思想之一。“天人合一”思想中,先贤

    2025-03-25 20:32
  • 古为今用,“风药开玄”才是中医未来

    玄府理论起源于《内经》,建立于金代刘河间《素问玄机原病式》,散见于明清各医学著作。玄府作为气液流通的基本道路,伴随着气机

    2025-03-25 20:32
  • 烧灰存性,究竟是“大智慧”,还是糟粕?

    在国学及中医药学领域,“烧灰存性”是张仲景提出的重要理论,它指的是将药物烧成灰烬但保留其原有的药性。而将这一理论进一步拓

    2025-03-24 20:32
  • 干货!不为人知的中医配伍法则

    方剂配伍方法很多,并不是任意2种或2种以上同类药物的机械拼凑,而是根据疾病的病位、病性、病势、病程并结合药物的性味、归经

    2025-03-23 20:30
  • 方无芍药,必不言治!

    芍药是古往今来中医临床之常用药。清代名医徐灵胎就曾评价芍药,说它“益气,肝气敛则受益,乃养肝之圣药”——芍药花大而荣,得

    2025-03-21 20:32
  • 中医提醒:肝为五脏之贼

    国医大师徐经世认为,肝是五脏的动力和生命的发动机,病理上“肝为五脏之贼”,其利为大其害也为重,提出“五脏辨治以肝为纲”说

    2025-03-20 20:32
  • 胃病治则,不出“四步十法”

    胃者汇也,仓廪之宫,五味所出,水谷之海,此乃五脏六腑之本,多气多血之乡。医者之道,在乎保其舒展通降之性,以奏其纳受、熟腐

    2025-03-19 20:32
  • 中医的源头——病机、气机、天机、神机

    简单地讲,气机就是人体的生理,正常状态人体的气是怎么走的。病机其实是中医的病理,因为外感六淫、七情或者现在的生活方式,或

    2025-03-18 20:33
  • 什么是中医的本质?这篇文章总算说清楚了

    建立在粗浅解剖基础上的中医学,经过几千年的临床推测、思辩和演绎,逐渐形成了现有的中医理论体系。王清任于 1830年著《医

    2025-03-17 20:30
  • “活血化瘀法”的五大法则

    《阴阳应象大论》云:“审其阴阳,……定其气血,各守其乡……,血实者宜决之。”血实者宜决之,正是揭示了活血化瘀的治疗大法。

    2025-03-12 20:32
  • 重磅!酒精直接增加多种癌症风险

    几十年来,科学家一直在收集酒精会导致癌症的证据。如今,他们获得了确凿的结论。今年年初,美国权威杂志发布了一份重磅报告——

    2025-03-12 20:32
  • 绵软无力,血府逐瘀汤主之

    古人说,阴茎为“宗筋之要领,阴阳之交会,冲、任、督三脉所流通,水火两肾之外候”。在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精神物质丰富,性功

    2025-03-11 20:32
  • 传统与现代的交集——医戏同源论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浮生若梦,皆在戏中。高高的戏台上,吹吹打打中,台上戏子如花,唱念坐打,演尽悲欢离合。真实的人生中,生

    2025-03-10 20:32
  • 水火既济,中医由此发源

    中国人于烹饪一道最是擅长,不论烹、蒸都离不开水和火,所以才能体会“水火既济”的精髓;中国人发明的中医亦是如此,汤液离不开

    2025-03-10 20:32
  • 真正的中医大师,治的不是你表面的病,而是你虚实错杂的根

    《灵枢·本藏》曰:“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正体类要·序》亦言:“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

    2025-03-09 20:32
  • 张仲景与倪海厦之间传承了多少代?DS告诉我…

    真正的伟大,从来不是一个人的顿悟,而是一群人,用千年光阴接力点燃的光…某日突发奇想,到底要经历多少代的传承,才能将医圣张

    2025-03-07 20:32
  •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掌握药物的走势

    王冰曾说过:“…故寒热温凉,升降多少,善为方者,意必精通”。中医人光知道中药的四气五味还不够,还得明白它的行走方式。物理

    2025-03-07 20:32
  • 风、火、痰、虚、瘀,头晕令人愁

    头晕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中医古籍中对头晕的病因病机就有丰富的阐述。古代医家认为眩晕发病多与风、火、痰、虚、瘀等相关。《内

    2025-03-06 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