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老两口现在这个季节都是早上5.40左右开车去光明广场的健康步道去锻炼,约半个小时左右折返。今天路过某十字路口时,见到
看到一篇做媳妇的微文,大意是终于熬到儿子上一年级,找了个理由让公婆回了老家。公婆说是卸磨杀驴、过河拆桥,用完了就赶回老家
看到这篇微文,楼主请教万能的条友们,这个人情往来的问题到底该怎样解决。根据楼主的叙述,情况是这样的:接到了电话,老家的堂
今天一篇文章也没写,但还累得眼花缭乱,这是为啥呢?仍然和去年一样,今年去俄罗斯旅游是我和好友两家4口人一起去的。他们夫妻
前文说过,闻听族兄从省城医院动心脏搭桥手术回来,想在28日这天去探望,结果儿子听人讲初一十五不能探视病人,于是改在了今天
我真的没想到,一个记录家里的燃气表由机械式换成智能式、因换表后余额少了130余元、经工作人员解释后感到已释惑的微文,能引
前一阵子网上疯炒过我们山东居民用电改为峰谷电价,谷电每度仅为0.38元的消息。其实这真不是现在才开始的,印象中已实行多年
看到很多同龄人吐槽为儿女辛苦一生,甚至是当免费保姆带大了孙子孙女,儿女们却“一脚踢开”,过自己的小日子,对爸妈不闻不问的
昨天(27日)下午我正在院子里坐着与条友互动,忽听得大门外有动静。出去一看,是燃气公司抄表员带着俩人鼓捣我家的燃气表。我
在一个条友的主页到访,刚写完评论头条君立马给出一个话题:老人再婚为什么困难重重?实话实说,也并不是都困难,前几日我就写了
那天忽的想起好久没和一个很要好的本家族兄联系了,他患过脑梗,想问问最近身体怎么样?正值下午,听他接电话似乎没睡醒,我也没
记得看邯郸常跃进师友的文章,他们有《邯郸晚报》七读翁,定期相聚,其情其景令人羡慕。说起来我也有恰巧七人(七家)的定期聚会
近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的精神备受全国人民的关注,出台的各项稳经济保民生促消费的措施更是深得民心。会议提出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
老工友、老同学到一起一聚,普遍吐槽人老了真不容易,别说逢年过节了,就是平日的周末,儿女们带孩子回家,成了给父母的脸、成了
这是“广东的重庆女人”师友的文章中提到的,这位85岁上吊自杀的老人和她原来在一个公司工作。老人有一儿一女,老公以前在城里
我的一个亲戚家,当公婆的正和儿媳妇就买三室房还是两室房展开争论,这是为什么呢?须从头说起,老两口企业退休,养老金都不高。
看到一篇读后扎心的散文诗,大意如下:一位98岁的老母亲住在养老院,在她生命即将终结之时,对院长说想在家中离去。但这个临终
我退休至今17年了,除2014年南京的四叔去世,去那里奔丧外,我没走过其他亲戚,包括兄弟姐妹。上个月去俄罗斯旅游,因在北
动不动就是“断崖式”,这种吓人的话在网络上寻常可见。而且还有一种说法是人过了60岁、70岁更会“断崖式”衰老。这种话语有
我今年69了,入头条近7年了。经常在网上见到同龄人亦或比我还年轻的人,常在探讨:老了怎么办、有了大病怎么办、儿女不孝顺不
签名: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