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人!中国“三北”工程再进阶,治沙实力,全球点赞!

艾牛科普君 2024-04-07 22:22:24

在上个世纪,我国不仅积贫积弱,大西北地区更是时常出现黄沙漫天的场景,环境十分恶劣,这也给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阻碍。自建国以来,我国就一直在大力提倡植树造林,更是将生态保护作为了一项基本国策。

1978年启动的“西北、华北、东北”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可谓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超级工程之一。三北防护林工程总体规划建设周期从1978年到2050年,耗时长达73年,整个工程分为三大阶段八大周期。

自2021年起,我国三北防护林工程便进入了第三大建设阶段、第六个建设周期。三北工程第六个建设周期,为期10年,从2021年到2030年截止,是我国巩固拓展防沙治沙成果的关键期。

在2023年下半年,在三北工程第六建设周期内启动了三大标志性战役,分别是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

这三大狙击战目前进展顺利,扎根北方的环保卫士仅用半年时间,便在2023年底完成了造林种草1000万亩的目标。1000万亩约等于6670平方公里,大约相当于4个厦门市的面积。

按照六期任务的要求,2030年前我国将完成6亿亩即40万平方公里的造林种草任务,其中治理沙化土地2亿亩,巩固生态保护修复成果4亿亩。从数据来看,任务还是蛮繁重的,容不得一点松懈。

为了治理沙患,三北防护林工程采用了多种治沙方法。

一是通过种植适合干旱地区的树种和草种,采用乔灌结合和草木结合的方式,增加植被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

二是利用麦草、稻草等材料制成方格状,防止风沙流动,从而起到固沙的作用。

三是对一些生态脆弱区域进行封禁,避免人为破坏;将易造成水土流失的耕地退耕,进行还林还草。

四是推广滴灌、覆盖地膜等保水、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五是发展适合沙区的特色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

这些治沙方法的综合运用,有效地改善了三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减少了风沙危害。其中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治理成果最为显著,曾经被称作中国四大沙地之一的毛乌素沙漠也快消失了。

其实除了上述这些方法,近些年我国还发展出了“光伏治沙”的妙招。例如在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内蒙古片区的鄂尔多斯,那里就开展了光伏治沙项目,成功实现了太阳能发电和种草治沙的结合。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不仅经济飞速发展,还发生了一个显著的改变,那就是国土越来越绿了,风沙相比于上世纪也少了很多!

中国正在变绿的这个事实,就连外国也纷纷点赞,无不惊叹我国造林种草几十年的努力和决心,认可中国在防治荒漠化和改善生态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对工程的规模和覆盖面表示钦佩。

中国越来越绿!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功劳。三北防护林工程涉及的国土面积高达400多万平方公里,整个建设工程覆盖了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的 13个省的 551个县级行政区。

不过,三北防护林虽好,也并不能完全阻挡风沙。外蒙古由于不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国土荒漠化严重,超过70%以上的国土已经荒漠化,基本处于摆烂的状态,每年从那边吹了过来的风沙也会时不时地影响国内,严重时甚至能越过秦岭淮河线。要想改变这一情况,就只能寄希望于外蒙古能够与我们合作治沙。不过从外蒙古的经济情况来看,根本不现实。

15 阅读:4531
评论列表
  • 2024-05-06 19:31

    为环保卫士点赞

  • 2024-05-05 13:28

    继续加油干,希望到2050年时可以看到三北地区全面变绿

    用户96xxx82 回复: 用户96xxx82
    备注:在"天河调水"工程的实施方案中,可考虑用"炸弹之父"在空中定向轰炸,以便吸引漫天的带雨云层向大西北方向移动:::::::::
    用户96xxx82 回复:
    5.国家大搞"天河调水"工程,让干早的大西北常年风调雨顺[鼓掌][鼓掌][鼓掌].
  • 2024-05-07 06:56

    收复外蒙古以后统一规划治理!

  • 2024-05-09 23:27

    警告外蒙再有风沙吹过来就展开特别军事行动

  • 2024-05-25 11:57

    保护措施跟上

艾牛科普君

简介:科普创作者,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