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本该是容不得半点水分的行业,因为它关乎人命。
可最近,一个名叫董袭莹的“速成博士”却用她的“天才之路”,狠狠撕开了中国医疗体系的遮羞布。
别人苦读11年才能博士毕业,规培3年才能上岗,而她,一个本科读经济学的“文科生”,4年速成医学博士,1年搞定规培,甚至实操考核挂科还能拿全优成绩。
更离谱的是,她在手术台上因情绪失控,被带教医生肖飞抛下全麻患者,带离手术室40分钟安抚。
这种操作,放在普通医学生身上,早就被开除八百回了。
可董小姐呢?至今安然无恙,甚至可能在未来某天,成为那些比她更努力、更有天赋的医生的上司,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董小姐的履历,堪称“医学镀金”的典范。
本科在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一个被网友戏称为“哥大附属三本”的文理学院)读经济学,却成功挤进协和医学院的“4+4”项目。
这个原本旨在培养跨学科医学精英的项目,在她手里却成了特权阶层的绿色通道。
按规定,协和“4+4”要求申请者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背景,可董小姐的经济学学历显然不达标。
但没关系,她的父亲是中冶建研院高管,母亲是高校副院长,家族在学术圈人脉深厚。
于是,她的30页拼贴式博士论文顺利过关,本该3年的规培被压缩至1年,甚至跳过关键科室轮转,直接参与高难度肺癌手术。
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有人打招呼”。
更讽刺的是,协和“4+4”项目本可以成为医学教育的创新尝试,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成了“二代镀金”的温床。
去年,北大光华的一名学霸为了学医,不惜重新高考进入上海交大医学院,而她申请协和“4+4”时却被拒之门外。
相比之下,董小姐的“经济学转医学”之路,简直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特权游戏。
难怪网友嘲讽:“寒门学子挤破头都进不去的顶级医学院,在‘董小姐’们眼里,不过是家族资源变现的跳板。”
而真正让人脊背发凉的,是董小姐这样的人未来可能掌握的权力。
医学是一个极度依赖经验和严谨的领域,普通医学生要经历漫长的规培,拿着微薄的薪水,甚至有人兼职送外卖补贴生活。
他们在病房里熬夜写病历,在手术室当“人肉拉钩”,只为争取一次上台缝合的机会。
可董小姐呢?她不需要这些。
她可以在规培期间动用关系跳过轮转,可以在手术台上因“被护士白了一眼”就撂挑子走人,甚至在未来某天,凭借家族资源轻松晋升,成为那些真正有实力的医生的管理者。
到那时,谁还敢质疑她的水平?谁还能阻止她制定规则?
这场闹剧暴露的不仅是个人问题,更是整个医疗体系的溃烂。
当教育公平被特权践踏,当医学伦理被资源绑架,最终受害的不仅是寒门医学生,更是千千万万的患者。
手术刀下见真章,一个连规培都没完整经历的“速成博士”,谁敢让她主刀?
可现实是,这样的“董小姐”可能正在某个三甲医院里,拿着手术刀,而患者却浑然不知。
医学不该是特权者的游乐场,手术刀更不该是二代们的镀金工具。
如果连救死扶伤的行业都被资源垄断,那普通人还能相信什么?董小姐的“医学奇迹”该终结了,而医疗体系的刮骨疗毒,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