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说书闻君(一个学会独处的中年女人)

年纪渐长,朋友越来越少,热闹的聚会少了,心事也不再轻易分享。
以前我会害怕,害怕节日一个人过、害怕没有人联系、害怕落单。那时候,我总觉得孤独是种失败,是人生走到下坡路的证据。
但五十岁之后,我竟慢慢爱上了“孤独”。

记得孩子离家读大学的第一个周末,我一个人坐在餐桌前,煮了一锅汤,却没什么胃口。家里忽然安静得有些可怕,连钟表的滴答声都显得刺耳。
那一刻,我有点想哭——不是因为饿,而是突然意识到:我得开始一个人,面对余下的人生了。

当我不再把孤独当成“失败”,我发现,它其实是赠予。
一个人吃饭,不用顾及口味;一个人逛街,随心所欲;一个人听音乐、泡茶、看书,竟然也能很享受。
孤独,不再是“没人陪”,而是“自己陪”。
我开始喜欢晚上一个人走路,路灯下的影子,只有我自己,却不再觉得空。

有时候,我们在热闹中活得太久,反而忘了自己的声音。
五十岁之后,我开始重新认识自己——原来我不喜欢凑热闹,不爱复杂的关系,我更喜欢安静、有节奏、有质感的生活。
孤独教会我:人生不是看谁更热闹,而是看谁更能在独处中安然。

我学会了一个人做饭,一个人去旅行,一个人种花、泡茶、写日记。
不是因为没人陪,而是我想明白了:陪自己,是人生最稳的底气。
我开始习惯、也开始享受,每一个独处的清晨、每一个安静的午后、每一个没有人打扰的夜晚。
孤独,并不等于寂寞,它是灵魂的休憩,是内心的对话。

五十岁以后,我不再羡慕别人的热闹,我学会了,在安静里照顾自己、疗愈自己、喜欢自己。
孤独不是一种不幸,它是一种境界、一种礼物、甚至是一种自由。
愿你我在中年的路上,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静好时光”。
一个人,也能过得很丰盛。

互动话题:你有多久没有一个人安静地过一天了?你怎么看待“孤独”?
欢迎留言分享你的故事,我们一起温暖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