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医学圈炸开了锅,有细心的网友发现协和医学院官网悄悄上演了"文字消失术"——当年发布的校长寄语里,关于"哥大经济学本科生董袭莹"的案例描述突然人间蒸发。这波操作恰逢中日友好医院出轨门事件持续发酵,吃瓜群众直呼"信息量太大"!

事情要从那个轰动全网的举报信说起。胸外科专家被曝出轨规培医师董袭莹后,眼尖的网友立刻化身福尔摩斯,扒出这位女主角的学历疑云:她口中"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本科"实为隔壁巴纳德学院。别看两校共享图书馆和食堂,巴纳德可是正儿八经的独立女子学院,毕业证上得盖两个章。

重点来了!协和医学院的"4+4试点班"堪称医学界的"变形记",专收非医学背景的学霸跨界当医生。但2019年的招生简章白纸黑字写着,只收QS/Times前50大学的毕业生。名单里哥伦比亚大学赫然在列,可巴纳德学院连影子都没有。这就像拿着清华美院的文凭去应聘北大光华,你说尴不尴尬?

留学圈的朋友告诉我个冷知识:巴纳德毕业证上哥大名头在前,学历认证时确实能蹭到名校光环。国内HR看着金光闪闪的"哥伦比亚大学",哪分得清主校和附属学院?这招"贴金术"在申请圈早不是秘密,去年就有藤校附属学院申请量暴增30%,可见学历包装已成产业链。

更劲爆的是医学圈内幕。某不愿具名的协和毕业生透露,这些"4+4"出身的博士根本不用像传统医学生那样苦熬十几年。他们前四年学经济、计算机,后四年速成医学课程,毕业就能拿MD学位。知名医生许超说得更直白:"这批人论文发到手软,行政岗坐得安稳,真要上手术台怕是手都抖。"

现在最魔幻的是,面对全网质疑,协和医学院至今装聋作哑。党政办公室的电话快被打爆了,工作人员只会重复"无可奉告"。要我说,这事可比明星八卦严重多了——当医学圣殿的准入门槛都能被钻空子,老百姓还敢把命交给镶金边的速成博士吗?

眼下正是考研留学旺季,这出闹剧给所有人敲响警钟:学历镀金不该成为特权阶层的游戏,医学教育更容不得半点水分。毕竟医生手里握的不是论文,而是鲜活的人命。协和要是再当鸵鸟,恐怕百年招牌真要蒙尘了!

信息来源:极目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