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4月25日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我国风电光伏新增装机7433万千瓦,累计装机达14.82亿千瓦(风电5.36亿千瓦、光伏9.46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14.51亿千瓦)。
一季度我国风电光伏发电量达5364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22.5%,同比提升4.3个百分点。2025年2月,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已达20亿千瓦,占全国总装机规模的58.8%,一季度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亦提升至39.8%。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在2024年4月首次突破50%,标志着市场进入新能源主导阶段。行业预计2025年全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超过50%(达52.4%),全年销量预计1600万辆,比《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原定的2035年目标提前10年。
2025年一季度在用电量增速仅2.5%的背景下,风光发电增量(1110亿千瓦时)远超全社会用电增量(582亿千瓦时),凸显新能源供给与需求匹配的结构性矛盾。风光发电的间歇性特征使其难以像煤电灵活调节,当发电量短期内大幅超过需求时,可能引发负电价和弃风弃光现象。
一方面,中国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态势使发电企业面临收益不确定性,电网消纳压力持续加剧。另一方面,也为超高电压(UHV)和超远距离电力传输、储能配套、新能源汽车“兆瓦闪充”等新技术、新业态提供了广阔应用场景和发展空间。
随着需求端结构性矛盾的逐步缓解,有望通过几年时间实现非化石能源发电超过50%的目标,真正实现从供给端和需求端均达到以新能源为主导的电力结构,推动全社会节能环保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